第1576章、殿試

字數:7716   加入書籤

A+A-


    但殿試最終需要皇帝陛下禦批,而呈上去的試卷隻能是十二張。
    因而眾官就為了貶落那三張試卷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但不管怎麽爭論,方小悅那張試卷都沒人去攻擊。
    因為他的策論在眾官看來,太無害了,對自己的施政完全無害。
    反倒是三張看上去為國為民的試卷,在一番爭論之後,就被貶落了。
    這並不奇怪,這些官員需要的並不是什麽為國為民的好官,他們需要的是能夠幫助自己的子弟門生。
    另外需要強調一句,殿試裏的試卷並不會湖名,更不會撰抄。
    因為所有試卷最終都會送到皇帝的禦書房去備桉存檔。
    而皇帝陛下如果不滿意眾官呈上來的十二張試卷,那麽也可從剩下的試卷裏挑選。
    因而下午三點,皇帝陛下剛剛從午睡裏醒來,貼身太監汪德發在皇帝陛下洗漱的時候便小心翼翼的上前稟報。
    聽到汪德發的稟報之後,皇帝陛下擦了擦手,示意對方將試卷呈上。
    很快,汪德發就將十二張試卷放在了禦桉上。
    皇帝陛下一邊喝著參茶,一邊坐在了禦桉前。
    要說當今聖上,絕對不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其更喜歡吃喝玩樂,貪慕女色。
    不過還好,現任首輔等官員,能力還算不錯,因而倒是將大澤國維持得不錯,就算是偶有個天災人禍,也沒有讓大澤國徹底崩潰,變成流民四處流竄的災難之國。
    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帝陛下看到那些試卷上寫的文章時,臉色不太好看,因為這些文章裏大多數都是較為偏激,動不動就自認為如何如何,如果讓自己當官的話,自己將會如何如何。
    這也就是為什麽首輔等官員要先挑選一遍的主要願意了。
    畢竟誰都怕萬一哪個狂生在文章裏寫一些大逆不道的東西,那樣的話,皇帝陛下一發怒,別說那些考生了,就連殿試裏的眾官,有一個算一個,恐怕都不得好死。
    雖說挑選上來的文章,多多少少有點問題,但已經是最好的了。
    至少不會讓皇帝陛下當場大怒。
    不過就算是問題比較少,皇帝陛下看多了之後,心情很不美麗。
    畢竟當今聖上很看重麵子,誰要是說大澤國現在如何如何有問題,什麽吏治腐敗,民不聊生,必然會引發他的雷霆之怒,畢竟對於他來說,大澤國發展得如何,就等同於他當皇帝的能力如何。
    說大澤國不好,豈不是打他的臉嗎?
    因而在看了幾篇之後,皇帝陛下的臉色是越來越不好看。
    就連旁邊侍候著的幾位大太監,心裏也是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
    要知道,這是有前例的。
    以前就因為某地爆發洪災,當地官員處置不利,導致流民遍地,最後還引發了暴亂,流民聚集於一地攻打縣城。
    當時皇帝陛下還年輕,更加氣盛,看了巡視禦使的奏折之後,大發雷霆,當場就將一位沒看到眼色的大太監打死!
    不過那位大太監也應該感覺榮耀了。
    畢竟這曆史上,還沒有哪位太監是被皇帝親手打死的。
    能夠成為第一,豈不是榮耀?
    不過現在的皇帝陛下畢竟年紀大了,打人也不會親自動手了,每次都隻會示意一下,自然會有人將人拖下去打,狠狠的打。
    但此時的皇帝陛下翻動試卷的手停了下來,仔細的看著一張試卷。
    良久之後,皇帝陛下的臉上露出了愜意的笑容,竟然伸手拿起朱筆在試卷上畫了三個圈,然後又將另外兩張略微看好的試卷上分別畫了兩個圈,一個圈:
    「此人文采飛揚,可為狀元!其餘兩人尚可為榜眼,探花,其餘等次就由首輔定吧。小鄧子,你將試卷給首輔送過去。」
    說了這話,皇帝陛下就起身離開了位於乾坤宮的禦書房。
    那位被皇帝陛下稱呼為小鄧子的大太監應了一聲之後,急忙上前,將十二張試卷卷起,裝入明黃色帶著龍紋的布套內,然後在數名小太監的陪同下,朝著負屭宮行去。
    此時的負屭宮內,首輔大人與眾官還在等著。
    在殿試出結果之前,他們是沒法離開這裏的。
    因而就算是等得再晚,他們也得等。
    還好,試卷送去乾坤宮沒三個小時,大太監鄧有忠就將試卷送了回來,並傳達了皇帝陛下的口諭。
    口稱萬歲萬歲萬萬歲接旨之後,首輔等人就開始商議了起來。
    狀元、榜眼、探花這三甲,皇帝已經定下,不用多說,他們需要商議的則是二甲、三甲的排名。
    當然,以首輔等人的能力,排個二甲、三甲還是很簡單的,不用太過於費神。
    因而沒多久時間,名次就定下。
    「各位大人,二甲十人,餘者為三甲?」
    首輔環視一圈問道。
    眾官齊齊點頭:「可。」
    隨後,侍候在一旁的大太監鄧有忠就派小太監取來了空白黃紙。
    首輔則親自動手,將名單一一抄寫到黃紙上。
    這黃紙可不是普通黃紙,乃是皇宮禦造監製造,采用三種不同的宣紙粘合而成,其上有龍紋暗底,極難偽造,乃是皇榜與聖旨用紙。
    三十名貢生的名字很快就抄寫在龍紋黃紙上,隨後首輔等官員在其上用印,大太監鄧有忠也請出了皇帝寶璽用印。
    至此,一二三甲定下,殿試方才正式結束。
    當然,這貼皇榜就不用首輔等官員操心了,大太監鄧有忠帶著幾個小太監,身後跟著一隊甲士就出了皇宮,來到太平橋外的宮牆處。
    此時這裏已經圍了不少人,還有一些衙役守候。
    那些衙役就是官方報喜的人員,等到皇榜一貼上去,他們就會飛快的將信息傳遞到貢生處。
    見到一群太監帶著甲士過來,圍在宮牆處的人群隨即分開。
    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惹出亂子的,吃罪不起啊。
    鄧有忠指揮著兩個小太監將皇榜貼了上去,端詳一番,感覺沒有問題之後,方才留下兩名甲士守著皇榜,自己則帶人離開。
    甲士守皇榜是必須的。
    萬一有人冒著大不韙的罪名,非要給皇帝陛下添堵,將皇榜給撕了呢?
    那樣的話,大太監鄧有忠就麻煩了。
    等到太監一行人離開,衙役們飛速就撲到了皇榜前,用準備好的紅紙,抄下一個名字隨即便兩人一組出發前往報喜。
    實際上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可是三年一度難得一次收取紅包的機會。
    運氣好的話,連續跑兩次也是可以的。
    當然,這就需要看誰動作快了。
    「報!恭喜單寧縣馬不已馬老爺高中三甲第十七名!步步高升!」
    隨著拉長聲音的報喜聲傳來,在一處客棧前早就等得焦急的幾名仆人頓時大喜,隨即便將準備好的鞭炮點燃,在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裏,那位狂喜之中的馬老爺急忙拿出兩個小小的金元寶給了報喜衙役打賞。
    這倒是讓那兩名報喜衙役心頭一陣狂喜。
    不得不說,這報喜的活計完全就是看運氣。
    運氣好的話,就好似眼前這位全身冒著財氣的馬老爺,伸手就是兩個金元寶,這換成白銀可整整有二十兩以
    上!
    即便京城物價高企,也算是一筆橫財了。
    但如果運氣不好,報喜遇上窮酸文人,那麽被打發幾個銅板也是有可能的。
    方小悅此時正躺在客房內睡覺,而張元明也沒有去小院子裏練刀,而是守在客棧前,眼巴巴的看著通往皇宮的街道,期望著驚喜的到來。
    他並不相信自家表弟會考不上,唯一的問題就是表弟能夠考到什麽名次。
    實際上與張元明一樣守在客棧門口的人還有兩位。
    他們都是這次幸運考上貢士的考生,期望著這次殿試,自己的成績能夠高上一些。
    沒多久時間,就有兩名衙役遠遠衝了過來,嘴裏大叫著恭喜的話語:「報!恭喜長河縣曾百福曾老爺高中三甲第三名!步步高升!」
    聽到這話,守在客棧門外的一名貢生就興奮的跳了起來,他急忙吩咐身邊的書童:「小離,快快拿賞錢!」
    他自己卻拿著火鐮去將鞭炮點燃,在一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裏,這位曾老爺的眼睛眉毛都快笑沒了。
    畢竟他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能夠考上三甲第三名已經算是很不錯的結果了,等到授官的時候,至少能夠分到較為富裕的縣去當縣令。
    相對於曾百福來說,另外那位貢生臉上的笑容就更加盛放了。
    畢竟他的報喜還沒到,而像殿試,大家都有份的,因而報喜來得越晚,自己的名次就越高。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又有報喜聲傳來:「恭喜月濤縣黃墨軒黃老爺高中二甲第8名!年年進爵!」
    二甲第八名?那位站在客棧門外的黃墨軒此時高興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這完全就是意外的驚喜啊。
    要知道,他考上貢生也就第30名!貢生一共也就30人,他是最後一名。
    偏偏殿試,自己居然考了個二甲第八名,也就是殿試第十一名!
    這可要比三甲強多了。
    三甲僅僅隻是同進士出身,授官也是外縣的縣令。
    而二甲就是進士出身,則是留在六部觀政,十個月後授官從六品。
    這無疑要比三甲舒服多了,也保留了日後入閣的機會。
    而三甲是萬萬沒有入閣的機會,隻能夠在外官的位置上來回挪動,逐漸升遷,最終在總督,巡撫的位置上停下。
    「恭喜礦爐縣方明瑞方老爺,高中一甲第一名,金榜狀元!」
    隨著這一聲報喜聲響起,客棧門口的人都震驚了。
    張元明此時高興得快要發瘋,就好似個猴子來回蹦跳著,嘴裏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還好,客棧老板提醒他先將報喜錢給了。
    值得慶幸的時候,方小悅在睡覺之前就想到了這一點,因而張元明身上放著兩個大紅包,每個大紅包裏有一張十兩白銀的銀票。
    要說這比不上之前那位打賞20兩白銀的曾百福,但也算是大額紅包。
    那兩名報喜衙役伸手接過紅包,感覺裏麵輕飄飄的,就知道裏麵是銀票,而銀票打賞一般來說都是十兩起步的,因而他倆緊接著又是一陣的吉祥話,說得張元明都以為自己是考上狀元的正主了。
    將兩位報喜衙役送走,張元明也沒管上來恭喜的客棧老板,轉身就去了客房,吵吵嚷嚷的將方小悅從睡夢裏吵醒了。
    說實話,這個時候被吵醒的方小悅恨不得一巴掌將張元明給扇到牆上去。
    這家夥太吵了,自己原本正做著美夢呢,結果就被一陣咋呼給叫醒了。
    當然,張元明乃是他表兄,他也不可能真的將對方給扇到牆上去,隻能無奈的起床。
    等他起床去到客棧
    一樓,客棧老板率先就迎了上來,開口就是一陣恭賀。
    至於住在這間客棧裏的其他舉人也紛紛圍了上來。
    大家都知道方小悅考上狀元,日後前途必然廣大,這個時候與之交接,對於自己日後必然有好處。
    方小悅也是很無奈,要是這個時候他不出來招呼一下的話,他的風評就必然會受損,指不定就會傳出他孤傲等等之類的傳聞。
    三日之後,進士們便匯聚在皇宮重陽門外。
    作為新科進士,他們需要前往永華宮拜見皇帝謝恩。
    其整個過程讓方小悅感覺無比枯燥。
    大概就是眾進士跟著小太監進入皇宮,然後在永華宮外排成數列等候,直到某位大太監出殿宣眾人進殿見駕。
    此時文武百官已經守候在永華宮內。
    眾進士進殿後,隨即便向皇帝陛下三拜九叩。
    而首輔則宣讀聖旨,給進士們授品授官。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授正七品,由吏部安排朝試,成績優異者直接授予上縣縣令,成績中等者授予中縣縣令,成績下等者授予下縣縣令。
    二甲賜進士出身,授從七品,發往各部觀政一年後,經考核委任為各部給事中。
    一甲賜進士及第,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
    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這看上去有個BUG。
    三甲授正七品,二甲居然才授從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