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不同的曆法

字數:4148   加入書籤

A+A-


    兩個軍官也是心情鬱悶,在一起喝酒喝醉了。

    吳廣見時機成熟,就上前對他們說“反正誤了期,大家都要被砍頭,您二位也要被責罰,不如幹脆讓大家現在散夥逃命吧。”

    軍官一聽大怒,拿起軍棍責打吳廣,還拔出寶劍來威嚇他。

    這個舉動引起民夫們不滿,群起而哄之。

    吳廣趁對方酒醉無力,順手奪過劍來將他殺死。

    陳勝衝上去殺掉另一個軍官後召集眾人說“我們在這裏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達漁陽了,而誤了期限大家都要被斬殺,即便僥幸不被砍頭,戍守邊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要送命。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真的是天生的嗎?”

    聯係到之前的種種“上天預示”,眾人紛紛點頭。

    兩人按事先謀劃好的,詐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宣布起義。

    事情進展之順利,超出了兩人的設想。陳勝自立將軍,吳廣為都尉,一舉攻下大澤鄉,接著又迅速攻下蘄縣縣城。

    附近飽受秦苦的百姓紛紛響應,聚眾“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加入起義隊伍。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起義軍連克銍縣、酂縣、苦縣、柘縣、譙縣五座縣城。

    等五縣,很快把起義的火種帶到了自己的家鄉中原大地。

    控製安徽、河南交界的大片地區後,起義軍已擁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一千多人,步卒數萬之眾。

    緊接著,就攻取了戰略重鎮陳縣。

    取陳縣後,陳勝稱王,以陳縣為都,國號為“張楚”。

    緊接著,各地以“張楚”軍名義起義,天下無處不烽火。

    原來被滅的個諸侯國的已貴族也紛紛收羅舊部,起兵反秦。

    陳勝封吳廣為假王,率主力西擊滎陽,直搗鹹陽,希望可以畢其功於一役。

    然而,回過神來的秦軍憑借深溝高塞固守滎陽,吳廣久攻不下。

    陳勝另派周文為將軍率兵繞過滎陽,直取函穀關。

    周文這一路大軍十分順利,一直打到了戲地,距離鹹陽僅百餘裏的戲地。

    秦二世胡亥起用章邯,赦幾十萬刑徒為軍。

    章邯率軍將周文逼退關中後,連克曹陽亭、澠池。

    無糧無援的周文率部激戰十餘日,終因不敵而拔劍自刎。

    章邯繼續東進,與固守滎陽的秦軍形成兩麵夾擊之勢。

    起義軍將領田臧以“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借陳勝之名殺了吳廣。

    至此形勢逆轉。

    章邯一路東進,於秦二世二年十二月攻取陳縣,陳勝被迫退至下城父,被車夫莊賈所殺。

    陳勝吳廣二人從大澤鄉起義到兵敗身死,前後不過半年時間,留給後世最出名的典故有兩個。

    一個就是起義時陳勝所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另外一個就是謀劃期間做的“魚腹丹書、篝火狐鳴”的事。

    李淳豐笑著說道“因為陳勝吳廣敗了,所以魚腹丹書、篝火狐鳴成為了眾人皆知的偽讖;若是他們成功了,這就是貨真價實的讖語了。是以,童謠讖語都是有心人所編造出來的。”

    秦曉鸞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所以你說這一切都是陰謀,哎呀不對!”

    李淳豐問道“怎麽不對了?”

    秦曉鸞像是有了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叫了起來“我發現史記中有一個地方完全寫錯了!”

    李淳豐忙問道“哪裏?”

    秦曉鸞說道“你剛才說,相關記載都是始皇帝崩於三十七年七月。可是史記裏麵說的是他三十七年十月癸醜出遊。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這怎麽死的日期還在巡遊的日期之前了?難道不是寫錯了嗎?”

    李淳豐哈哈大笑起來“武才人,那是你沒有留意另外一段記錄。”

    秦曉鸞不明所以地看著他。

    李淳豐說道“《秦始皇本紀第六》載,二十六年,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

    秦曉鸞還是沒太聽明白。李淳豐解釋了起來。

    這個疑問需要從曆法上予以解釋。

    春秋戰國時期,黃帝曆、顓頊曆、夏曆、殷曆、周曆、魯曆並行。

    其中,黃帝、周、魯三曆以冬十一月為正月,相當於幹支曆建子;

    殷曆以冬十二月為正月,相當於幹支曆醜月;

    夏曆以春一月為正月,相當於幹支曆建寅;

    顓頊曆以冬十月為正月,相當於幹支曆建亥。

    秦國自獻公十九年開始,所施行的是顓頊曆。

    而當時的顓頊曆,還隻能算得上曆法的一個小分支,所使用的範圍也僅僅是在秦國而已。

    那時的秦國也就是雍州那一塊偏遠之地,諸侯國視之為夷狄之邦,沒有人使用這種曆法。

    剛才那一段記載說的就是秦始皇在二十六年時,規定全國都以顓頊曆為準,朝賀都是以十月為歲首(正月)。

    三十七年十月出巡,也就是那一年的第一個月出門,同年七月病故,以當時所用的曆法就是如此。

    而且不僅是秦朝,顓頊曆一直用到漢朝。

    直到漢武帝啟用以正月為歲首的太初曆,才算正式結束。

    秦曉鸞不由得吐了吐舌頭,暗罵了自己一句“沒文化,真可怕”。

    李淳豐笑道“不過,我也是從時間線上,發現了秦皇之死是個陰謀的線索。”

    秦曉鸞興趣來了“您快說說。”

    李淳豐說了起來。

    說出“今年祖龍死”這個話的具體時間雖然不能確定,但卻明確說了發生在三十六年秋,也就是說這話的時間是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內所發生的事情。

    而按照當時所用的曆法,九月那一年就結束了,所以秦始皇一直用“祖龍乃人祖”等各種理由去解釋,就是因為那一年隻剩下三個月了。

    這裏也能印證,秦始皇當時的身體狀況肯定沒有什麽大問題,才會覺得“今年沒幾天了,山鬼所言不一定準”的心理。同時也能說明另外一件事,也就是這事讓李淳豐起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