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章文武百官,齊聚皇宮
字數:3536 加入書籤
禦膳房之內,百餘號廚師,都在為了今天晚上的晏會忙碌著。
而皇宮大殿之內,其中一個大太監,也在指揮著一眾小太監、宮女,打掃,裝飾,擺放著桌椅,進進出出,忙的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暖閣裏,李翔聽著外麵的陣陣動靜,猶自悠閑地看著一本書,算是難得的忙裏偷閑了。
這書也不知道是由何人所著,將眾多遊人遊曆四方的所見所聞匯集在了一起,這其中的內容,倒也頗為有意思,當個樂子看看也是不錯。
天還沒黑下來,宮外就開始進人了。
北方這塊地方,等到了冬天之後,天黑的還是相當之快的。
而這些人天還沒有黑下來就已經到了,算是來的相當之早的了。
六部的王猛、諸葛亮,都察院的韋孝寬、田豐等人,攜手而來,邁入宮門。
光祿寺卿賈似道,年末來京述職的刺史姬旦等人隨後下了馬車,寒暄著,也一個個地接連走進宮門。
嶽飛帶著嶽雲、嶽雷,常遇春、常茂等幾乎同時抵達,客氣幾番,邁步而來。
這些在外的將軍,返回洛陽也還沒有幾天。
長孫晟、衛青等外戚勢力,都是在一起,開心的談笑,一路直奔皇宮之內。
宗室裏,李靖,李嗣源等也相繼而來,都很從容,談笑如風。
滿朝的文武百官,不管是中央派係,又或者是地方派係,不一會的時間,就相聚在皇宮正殿,依據已經排好的座位,接二連三的先後落座。
時間還沒到,李翔啊這個時候還沒有過來,一大群人坐在席位上,相互的交談起來。
幾百名朝臣,裏裏外外分成了一個個不同的小圈子,各自互相進行寒暄。
或許是因為前幾年都不安生,好不容易今年來了一個安生年,又或許是因為這舊的一年就要結束,新的一年正式開始了,眾人都很開懷,沒有顧忌多少,頗為開心的說著,笑著。
王猛與諸葛亮,李靖,嶽飛,陳萍萍等人坐在一起,相互之間放下‘恩怨’,有些釋然的閑聊。
無關政務,無關風月,如家常般,寒暄熱鬧。
這幾個人,就是如今朝廷之內地位最高的幾個人了。
王猛本來就是文臣之首,諸葛亮雖然從地方調到了中央才一年的時間,但是,大有一副超過眾多前輩,成為在王猛和管仲之後文臣第三的趨勢。
李靖算是軍方第一人,隻不過如今已經不在領兵罷了。
至於嶽飛,他是目前軍方權力最大的一個人,就算名義上大家的職位相同,可是,在對外戰事之中,有資格調動好幾州兵力的他,至少也要比其他的大都督大上半頭。
陳萍萍,雖然在官職之上和其他幾個人沒法比,但是,他在宮裏麵不僅是最大的幾個大太監之一,而且,更加還是繼毛驤之後掌握了浮水房這個龐然大物,實際上的權力不比另外幾個差。
沒有多久,另外一名大太監劉公公走出來,看向了下麵的這群官員們。
眾人一見,頓時息聲,齊齊怔怔地看著他,似等他傳達些什麽。
劉公公微微一笑,道,“諸位大人勿憂,陛下還在換衣服,雜家隻是來吩咐上菜,你們盡管聊你們的。”
劉公公到底也是宮內最大的幾個大太監之一,而且還是貼身侍奉皇帝的那一種,雖然說,大部分的朝臣,對於太監這個職業都不願與之為伍。
而且,前朝的十常侍之亂,近在眼前,很多朝臣對於他們還抱著一副警惕之心。
不過,到底人家也是常伴君主,不去巴結他,但是也沒必要招惹上他。
所以,大多數人都是禮貌的點點頭,表示他們已經知道了。
其中,王猛想了想,揮手將人招過來道:“劉公公,今天陛下可有其他的安排?”
劉公公佝僂著身子,盡量表現的尊敬一些,這才低聲的回答道,“陛下雖未明說,不過雜家猜測,陛下隻是希望與諸位大人一起熱鬧一番,並無他意。”
如今,在場的大大小小的官員,絕大多數,劉公公作為皇帝近侍,都沒有巴結對方的必要。
但是,眼前的這一位可不同。他要是惹上了這一個的話,那可真的是嫌自己的命長了。
王猛擔心李翔借這個機會做其他事情,一來,這幾年都幾乎都沒有過過安分的日子,總要讓他們安分幾天的。二來,皇帝有的時候還是偏向激進的,但作為臣子的他們,在現在這麽一個階段,卻偏向於安穩發展。
故而,王猛聞言心裏稍鬆,道:“有勞劉公公了。”
劉公公笑而不語,轉而開始命人傳菜。
宮女們端著盤子,如同流水一般從側門接連進來,一道道的小菜,整齊有序的擺放在朝廷公卿的桌前,緊接著,又有正菜,一盤盤的由宮女們接連上來,最後是酒水,似羊脂玉瓶,精致玲瓏。
一群人看的目瞪口呆,而後麵麵相覷。
宮女上的菜肴都非常精致,看得出,皇宮裏的廚子的功夫都非常厲害,但是,卻沒有‘分量’,看這樣子,基本也隻有尋常菜肴的五分之一大小,似乎一口就能吃完的樣子。
‘這是什麽意思?’
眾臣心底泛起嘀咕,不知道還未出麵的皇帝是啥意思,是告訴他們要節儉嗎?
“陛下駕到!”
突然之間,一名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繼而一身帝王常服的李翔大步而來,健步如飛地走向龍椅。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近百號人一同起身,向著龍椅方向齊齊行禮。
“謝陛下。”
足足數百位朝廷公卿,所有人幾乎一同收回手,而後相繼落座。
李翔環顧著這些人,都是他大晉的中堅,一個個現在或者未來都將是大晉的中流砥柱。未來大晉的發展,在他的手中,也在這些中流砥柱的手中。
他很高興,拿起手邊的酒杯道,“除舊歲,迎新年,諸位,今日我們君臣同樂,滿飲此杯!”
“敬吾皇。”眾人端起酒杯,遙遙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