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開工日
字數:4136 加入書籤
次日,羅立的工廠還是沒有按照小馬哥的預期立刻展開生產。
雖然流水線設備經過一夜的調試已經達到了生產條件。
就連蒸餾純淨水裝置也在羅立與廠家技術工人徹夜未眠中安裝完畢。
五萬件空飲料瓶和商標從羊城連夜運到了鵬城。
但是,來自福山的下崗工人們卻成為了木桶漏水的最短板。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操作過這樣先進的流水線設備。
所以在第二日清晨來到鵬城工廠後,這些工人隻能看著原本屬於他們的那條生產線麵麵相覷。
這讓等了許久,心中滿是期待的羅立和小馬哥大跌眼鏡。
一番了解下來他們才知道,當初福山國營汽水廠使用的設備還是五十年代采購的老舊產品。
當初工廠花了70萬進口了這條生產線後,隻是在上麵視察時開過一次工。
而那次開工時的實際操作者,多半還是來自於扶桑,幫助企業調配設備的人員假扮的。
羅立和小馬哥得知真相後,隻好苦笑著重新請來調配生產線的技術工人,
對這些來自於福山的下崗職工展開了為期一周的再培訓。
看著小馬哥期望破滅時的頹廢。
羅立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
畢竟從建廠至今,小馬哥在短短的時間裏為了工廠的建設傾注了所有精力。
除了看得見的基建廠房,還有譬如自來水的安裝這種極為重要又令人不容易察覺“小事”,都被小馬哥默不作聲的搞定。
羅立甚至一度認為,自從小馬哥上了自己的這條船以來,這位商業天才就沒睡過一天的覺。
在羅湖工廠啟動後,更是24小時連軸轉。
所以對於這種工作狂人來說,無法實現預期的生產進度,無疑是對他付出努力的最大諷刺。
不過,羅立很快發現,自己多慮了。
當他做足了準備,終於找到小馬哥想要給予安慰的時候,看到的卻是投入基建的小馬哥更加瘋狂的工作狀態。
甚至,小馬哥還在質問羅立為什麽不趕快抓緊開展培訓,讓那些工人們早點兒上崗。
在“巨人”的監督質詢下,“三巨頭”中的老大羅立無比汗顏,
下定決心,果斷對前來工廠的工人們展開了早、中、晚連續數日的培訓。
甚至在這期間,除了來自設備廠家的技術指導外,
羅立還親自充當起了老師,為下崗工人們現場教授起了,來自20年後工廠車間的工作標準流程。
並親自使用設備,生產完成羅湖工廠的第一瓶冰紅茶。
利用休息時間,羅立回憶著康老師工廠的運作模式,
原版py出從進入工廠到走進車間再到日常生活的一係列規章製度,保證企業形象和生產安全。
三日後,當一份看似十分苛刻的規章製度掛在車間大門上時,立刻引起了工人們的熱烈反響。
原因無他,隻因為規章製度第一款第一條上說明
騰飛工廠工作標準分為兩種。
第一種
工人每日實行8小時工作製,
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
基礎工資按一、二、三級分別支付350元、450元、550元每月標準。
第二種
工人每日實行12小時工作製,每周休息一日,基礎工資按一、二、三級分別支付加班工資100元、120元、150元每月標準。
生產超額完成任務還有額外獎勵。
這份工資標準掛在車間的大門上,
幾乎讓所有看到的人都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1993年全國平均職工工資隻有269元。
所以當羅立開出了高於平均工資一倍的薪酬時,所有期待有一份工資養家糊口的下崗職工如何能不激動。
接下來的培訓,職工的學習熱情達到了,
就連許多原本跟著許飛混社會的古惑仔也加入了學習者的行列。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成為一級工人,拿到最高薪水。
麵對高收入,那份苛刻的規章製度也就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當然,他們也牢記著規章製度的每一條條例,
因為在每月倒扣分製的考核下,就算是一級工人也會隨時因為操作不當,言行不當而變成三級工人。
羅立徘徊在教室外,望著一張張滿帶皺紋渴求知識的麵孔,心中不免有些心酸。
要知道,這些人能從福山遠赴鵬城做工,已經像是大浪淘沙一般篩掉了那些跗骨之蛆。
他們沒有體質子弟的慵懶,隻有帶著對生活的一切美好的向往。
既然這些人將希望交給了自己,那麽自己有責任帶著他們一同實現夢想。
福山的工人來到鵬城後的第六天,工廠終於啟動。
那一日,羅立並沒有組織什麽剪彩儀式。
他隻是請來了自己、許飛、小馬哥的父母家人,
在一串千響鞭炮聲中拉動了流水線運轉的電閘。
50瓶每分鍾,這是流水線第一天的生產速度。
雖然這個速度隻是滿負荷運轉率的三分之一,但卻是羅立、小馬哥、許飛三人的全部心血。
三人站在車間外的玻璃窗前,
激動地望著一瓶瓶罐裝飲料整齊的排列在皮帶上進行著清洗,殺菌,罐裝,封裝,貼標
望著簡易車間內一排排工人忙碌的身影,
望著車間外數十台工程機械緊張的運轉帶起的漫天塵土,
望著一輛輛拉滿貨的解放卡車駛出騰飛飲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簡易大門奔向祖國各處。
羅立、許飛、小馬哥三人在各自家人和喬小婷的目光中,
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