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京師防疫
字數:2314 加入書籤
自從周延儒和陳演兩位大員和其黨被處理之後,崇禎這段時間的人事任命也很頻繁。
內閣首輔由內閣成員蔣德璟擔任。
正史中,在陳演下台之後,便是蔣德璟擔任的首輔,但他擔任的時間太短了,隻有短短一個月。
而這次,陳演還沒上台就下台了,所以蔣德璟提前上位。
當然,他能夠正常上位,也是因為沈浪帶來的資料對他的評價比較正麵的原因,而且他本人也是頗具才能。
蔣德璟出生於書香門第,性格上也頗受其父蔣光彥的影響,秉公持正,善於舉薦賢能,因才施用。
另外,他還善於理財治兵,且博聞強識到了驚人的地步。
他不但熟悉曆代典章,而且對於九邊阨塞、河漕、屯鹽、水利、曆律、刑法等等,都有較深的研究。
對西學的接受程度也非常高,與著名的傳教士艾儒略是故交,我國最早的地球儀就是他仿製的,還在望遠鏡等西器上也頗有造詣。
所以,若史料記載出入不大的話,以蔣德璟的為人和才能,擔任首輔是再合適不過了。
再加上對大明比較忠心,資曆又夠,首輔之位不歸他歸誰?
而且要長期任用,不能像正史那樣隻當了短短一月的首輔。
崇禎自然是接受了沈浪的肺腑之言。
然後又在沈浪的推薦下,崇禎讓範景文入了內閣。
因為範景文也是比較有賢能,在地方上任職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且懂治軍和練兵,對大明忠心耿耿。
至此,內閣的五位成員分別是蔣德璟、黃景昉、吳甡、範景文和魏藻德。
黃景昉和吳甡兩人在史書中的評價也比較正麵,所以沈浪和崇禎最想將魏藻德搞掉。
但考慮到剛將周延儒和陳演這兩位重要的內閣成員清除,再動魏藻德有些不妥,恐會引會百官動蕩。
畢竟,內閣一共才五六個人,一下子搞掉一半太嚇人了。
而且現在也沒有抓住可以置這禍害於死地的證據,暫時先放一放。
在將朝堂整治了一番之後,有兩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防鼠疫、練兵。
防鼠疫,自然是防治北直隸一帶的鼠疫,特別是京師。
因為正史中從今年八月開始流行的鼠疫將會導致京師人口減少四成以上,這對一國都城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而沈浪和崇禎要先搞掉周延儒、陳演這樣的碌碌無為之輩,也是為了給防治鼠疫作準備。
將東廠、京營、五城兵馬司劃歸王承恩管轄,同樣是處於這個目的。
而練兵的目的,就是要為大明練就一支效忠崇禎的強大部隊出來。
崇禎如今對大明的控製力減弱,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手中掌握的實力不夠。
無法直接壓服各派係及各地方軍頭,從而導致他們對朝廷的政令陽奉陰違,在戰場上不聽調令,肆意妄為。
明軍的一次次戰敗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各軍之間無法有效協作而導致的。
為了保存實力,不顧友軍安危而率先脫離戰場,從而進一步加深互相之間的不信任。
更有甚者,為了斂財,會直接向無辜百姓舉起屠刀,拿百姓的人頭當敵人首級來邀功。
大明空有百萬大軍,卻不能真正為朝廷所用,反而成為朝廷的掣肘。
崇禎還不時的擔心掌握重兵的軍頭反叛,拆東牆補西牆的去安撫。
可這不但改變不了軍閥難製的格局,反而會讓朝廷進一步被其拿捏,讓其更加驕縱難製,形成了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