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西伯利亞的命運之戰

字數:1973   加入書籤

A+A-




    在東至西伯利亞,西至英格蘭王國已經陷入一片戰火中時,大明也沒有停下腳步。

    在沈浪的推動下,在崇禎的命令下,大明軍隊分成三路繼續西進。

    目標分別是西南的烏思藏地區,西麵的葉爾羌汗國,以及西北的瓦剌諸部。

    這三個目標,實力最強大的便是瓦剌諸部,畢竟曾經也是製造過土木堡之變的輝煌,雖然衰落了,但在蒙古各部中,依然是比較強大的一支。

    而瓦剌諸部中,被後世所熟知的又要屬準噶爾部了,那可是能夠和強盛時的大清叫板的存在。

    不過很可惜,此時的準噶爾部還沒有成長起來,噶爾丹也不過是一個才六歲的小孩子。

    對於這樣一個鬆散的聯盟來說,沒有一個強勢的首領出現,很難統一起來建立一個強大的汗國。

    所以,不管是烏思藏、葉爾羌汗國還是瓦剌,在看到大明迅速的複興之後,便先後投奔,主動請求成為附屬國。

    但是,沈浪要的是改土歸流,將他們直接納入到大明的直接管轄治理之下。

    這次出兵,就是要他們接受這樣的改變,如果拒絕,那就隻能刀兵相見了。

    自然也有些不信邪的,或者是無法舍棄自己權利的,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不惜對大明說不。

    可隨即他們便明白,他們與大明軍隊早已經不是一個維度上的,直接被摧枯拉朽的橫掃,根本不是一合之敵。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他們除了完全臣服,沒有第二種選擇。

    大明對改土歸流已經很熟練了,收繳兵器、遣散軍隊、派軍隊統轄、派官員治理。

    接下來就是慢慢的將交通線鋪設過去,加強控製的同時,推行大明官話、引導他們的信仰、統一貨幣等等,將他們迅速的納入到大明的體係中。

    此刻,大明的疆土已經北起西伯利亞,西北接羅曼諾夫王朝,西接哈薩克汗國和布哈拉汗國,東南接莫臥爾帝國。

    勢力範圍延伸至南洋,東至倭國,已經是名符其實的世界第一大帝國。

    至此,大明的第一階段擴張暫時告一段落,消化所得的同時,也不要太驚著周圍的鄰居。

    以防他們停下現在的爭鬥,然後聯合一起提防著大明。

    ……

    西西伯利亞,已經跨過葉尼塞河的女真探子果然發現了這裏是一片土地肥沃的平原,而且還生活著不少韃靼人。

    不過,從韃靼人口中他們得知,這裏原本是西伯利亞汗國,已於五十年前被羅刹人征服,現在他們被羅刹人統治著。

    甚至一些年長者還是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對故國很是懷念,對凶殘的羅刹人非常的痛恨。

    正因如此,很多韃靼人對女真人便親近了不少。

    當然,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雙方在文化上也更加接近。

    女真探子迅速通過千裏傳聲筒將這裏的發現匯報給後方的攝政王多爾袞。

    為了支持多爾袞西征,沈浪又送了三十部千裏傳聲筒給他,所以女真人是不缺這種千裏傳訊的玩意兒,也為他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需要在苦寒的西伯利亞千裏迢迢的來回傳信,節省了大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