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時代的限製
字數:3113 加入書籤
一場金星淩日耗時持久,老和尚畢竟年事已高,堅持了不到兩炷香的工夫就有些累了,捶著後腰把位置讓給了郭資。
郭資看了一會兒,又來了新問題“嵬之,我看到太陽上又出現了好幾個黑點,這是怎麽回事,正常嗎?”
當然是正常現象了,詹閌以前看水星和金星淩日的時候,也遇到過不止一次。除非是有條件在室內觀測,否則很多人都會遇上。
抬手測了一下風力,答道“今天的風稍微有些大,會帶起地上的塵土,塵土落在鏡頭上會因為倍率而放大。隻要不影響觀測的效果,就不用去理會。”
就這麽一邊講解一邊看著,從金星公轉軌道說起,一直到太陽係各大行星,以及一些簡單的天文現象為什麽會出現,詹閌都做了簡單普及。
到了午時近半,也就是快十二點,三個新手都看了不短的時間,詹保也帶著人把午飯送來了。
詹閌招呼三人吃飯,吃完了好趕著看出淩的過程。這期間也不會讓望遠鏡閑著,簡單教會詹保操作角度後,把倍率固定下來,讓他帶著一眾仆人、隨從、兵丁們都看兩眼,算是隨機埋種子了。
詹保還是夠聰明的,知道什麽時候需要低調,更是有財不外漏的傳統意識。直到午飯結束後帶著人收拾餐具離開,對姨娘們在幹什麽都沒提起一個字。
草草吃過午餐,老和尚已經看了不短時間,就坐在椅子上喝茶,順便消化自己內心的震撼。剩下還有半個時辰左右的機會,就留給還沒有看過所謂“黑滴現象”兩人了。
等到未時二刻出頭,整個淩日過程結束,最後一環觀測的淳於士瑾也坐回椅子上。就從老和尚一個人的沉默,變成了三個天文菜鳥共同沉默。
一盞茶下去,身居高位又相對年輕的郭資先開了口“活了三十餘年,今日方知什麽叫真正的‘天外有天’,原來這世上竟然有無數不曾親眼見過就絕難相信的事物存在。當真是令人唏噓啊,宇宙之奧妙,絕非書卷文字可記載形容的。”
“這就叫世界真奇妙,生而為人,即便窮盡一生,所能知者也不過滄海一粟。”詹閌很明白郭資要表達什麽,主動給他補了一句。
郭布政使大點其頭“沒錯,沒錯,世界真奇妙,嵬之這句概括再貼切不過了。哪怕隻是今日這一幕,世間也僅有我等寥寥幾人有緣得見;若對於廣袤的宇宙,卻是不值一提了。”
老和尚也若有所悟,提出的問題更加驚駭“嵬之,貴教曆代祖師行遍天下,定然見識過更多的奇觀妙事。不知可曾想到,或聽聞,在這地球之外也有人嗎?”
我去,也太敢想了吧,能鼓吹著阿棣扯旗鬧事的妖孽,腦洞竟然這麽大?
這就是詹閌聽到問題後的第一反應,老和尚跟他交流最多,了解到的科學知識自然更豐富,有相對超前的問題實屬正常。隻是他壓根沒想到,這個超前竟然能超出這麽多來。
而第二重大意外,就是老和尚的態度了。他的問題中包含了“聽聞”,那麽又要從哪裏聽聞呢,行道教的祖師,當然要從真神哪裏聽。這足以說明,老和尚心裏那根掛著佛像的旗杆,已經開始搖晃了。
這可是好現象,不過還得慎重對待,必須保持客觀的態度,切忌胡亂吹牛逼。老和尚是聰明人,肯定也會對自己哲學邏輯世界坍塌有預感,說得天花亂墜隻能給他補全根基。
詹閌略一思索,答道“宇宙之大廣袤無疆,以我們在夜晚抬頭可見的星辰為例,即便有路也是千萬年都到不了的地方。根據我教一位祖師的推測,有些星辰的光亮,其實發自幾百年前,甚至幾萬年前。而光線比我們行走的速度,超出至少數以千萬倍計,可見其遙遠。在這樣大的一個宇宙裏,必然會有另一個地方,或者許多個地方,存在和我們一樣的,相似的,又或者不同的世界。”
前麵的話隻是簡單裝逼,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大裝。行道教對外宣稱的就是追尋真神已百代,可以說走遍了天下,而且不止走了一遍,相對於隻能遠觀的天空,山河湖海中的內容才是更多的。
“唉!”詹閌歎了口氣,接著道“人太渺小了,即使我教曆代祖師孜孜不倦,也沒能探清宇宙之點滴,哪怕我們腳下的土地,都還有很多不解之處。我教鴻哲祖師曾到達一座巨島,那島上的大鷹雙翅展開有一丈不止,專門捕食當地一種高有丈餘,渾身細毛的禿脖無翅大雞。據說那大雞肉質鮮嫩,美味異常,可烹製各類佳肴。隻是可惜,鴻哲祖師離開的時候遇到大風浪,隻記下了那個巨島在南方數萬裏之外,卻沒能留下海圖。之後我教又有四位祖師曾試圖前往尋找,最終均未到達。可見即使在地球上,也還有無數我們未曾可了解的,地球之外就更是遙不可及了。”
(鷹叫哈斯特巨鷹,大雞就是恐鳥,都是曾經真實存在於新西蘭的,這個不能吹牛逼。)
這波可沒白忽悠,加上詹閌一臉向往就差沒流口水的吃貨饞樣,三個旁觀者想不信都難。而且不約而同在心裏升起一個念頭,這貨到底得有多愛吃,才會這樣。
一番講述後,道衍大師的根基就徹底沒能穩住。再接下來,三人就開始針對風土民情做各種嚐試性提問了,大力給機會讓詹閌鼓吹行道教,他自己也樂得做一些科普。
具體路線肯定不會說,就按照大約的方位,和這個時代的大致情況。從美洲說到非洲,再到大明略有耳聞的歐洲,以及跨過草原後一片冰天雪地的北方。
細講肯定不能,時間上就不夠,差不多都是選擇一兩個有代表性的籠統講一講。至於說這樣會不會透露太多信息,從而帶動未來永樂大帝的某些征服欲,還真沒必要擔心。
就以這個時代的科技發展,能給的也隻是限製,隻要他自己不願意,其他的誰都沒那個本事。
北方和西方要翻過韃子這座大山,幾乎是不可能的。往南也不合適,那片都是屬國。往西去美洲就更不可能了,連特麽個六分儀都沒有,橫穿大洋去送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