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來晚了
字數:3328 加入書籤
老朱和他的大臣們一樣也懵逼了,這就是詹閌要達到的最佳效果,一個有本事、有手段、有性格的形象就此豎立起來。
左右都是個被猜疑,而且老朱已經有了猜疑,他根本沒必要再營造溫潤君子的形象。略帶狂傲的性格,又能在皇帝麵前保持平和,這才是最讓人放心的狀態。
給了所有人一些適應和接受的時間後,詹閌才向老朱作個揖“貧道有些心急,失禮之處,還望陛下海涵!”
老朱的反應和詹閌預判的差不多,坐在禦案後微笑著擺擺手“無妨,無妨,愛卿不過二十幾歲的年紀,年輕氣盛實屬人之常情,否則反倒有些老氣橫秋了。”
看看,這就是正經上位者該有的表現。大臣們或者名教中人,隻覺得詹閌是對手和異類,隻有皇帝才會把他看做對大明有用的人才,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屁股決定腦袋。
相互嗆了這麽久,詹閌能答應的都答應了,不客氣的都懟回去了,老朱也達到了進一步激化雙方矛盾的目的。
至此,今天的武英殿覲見已經圓滿。老朱主動把話題停住,說起詹閌這次進京帶來的禮物,五十刀水印雪花宣。
讓太監取來幾張,拿在手中細細端詳後,問道“愛卿今次所進紙張,朕看了著實與眾不同,有人說是用了前宋交子紙張的製法,不知可對否?”
老朱還是有些眼力的,隻是並不能算對。宋朝的交子確實帶有類似水印的東西,卻遠稱不上是水印,至少不是金屬壓製的。
(很多國人不但喜歡從老祖宗那兒拿東西,也會給老祖宗添置。舉個例子,某文獻中前麵說了七百多年前水印紙出現在意大利,後麵又說這宋朝交子已經有了水印技術。種現象攤開了講,就是因為對近代史的嚴重不自信,轉而不講事實地堆砌古代史的自信,其實完全沒必要,古代的華夏已經非常牛逼了。絕非崇洋媚外,隻是實話實說,水印真不是宋朝發明的。)
不過都無所謂了,哄老頭高興一下也好。詹閌再次笑著作揖“陛下慧眼如炬,這些紙張確實與前宋交子紙張的製法類似,隻是更清晰和複雜一些。”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老朱明知道詹閌是給自己麵子,可還是很高興“愛卿不必如此,朕還是有些自知的。若非有聽聞過的宮人說起,朕是不會知道的,就隻能等今天詢問愛卿了。”
反對的天然就會反對,老朱話剛說完,鄭沂就開始表達自己的態度“陛下,此等事不可為啊!紙張本來就是書寫所用,隻需平整光潔即可,餘者皆無實用之處。奇技淫巧者,不過旁門左道,若天下萬民皆沉迷於此,大禍將至啊!”
當麵上眼藥,還是用壞了老朱興致的方式。表麵看起來這種行為簡直就是腦殘,可實際上隻有浸淫官場足夠久的老油子,才會明白其中根由。
這種套路也許不會有什麽直接作用,甚至讓皇帝不開心。但它的妙處就在於,能讓皇帝感覺到一個人的耿直和忠心,不是忠心耿耿的人,怎麽會時常得罪皇帝呢,奸臣永遠不會做這樣的事。
如果這個人再有些能力,比如博聞強記,比如對一些名單和政事項目對答如流,更有心機的還會提前準備一些符合皇帝胃口的應對答案。
時間久了,皇帝就會發現,某某大臣忠心耿耿,敢冒死直諫,腦子很不錯,辦事也很合自己心思。
這樣的一個人,最終的結果必然是被皇帝重用。除非有一天自己露餡了,或者命不好趕上大事,否則足可安安穩穩幾十年高官厚祿。
鄭沂的盤算可以說很準,老朱臉色當下就不太好看了。就是幾張紙而已,怎麽就能扯到大禍將至呢,你這就等於是說俺老朱驕奢淫逸了對吧?
但是從另一麵再想想,這麽說也不是沒有道理。一張紙而已,不就是寫字作畫嘛,搞這麽多花哨的東西的確沒什麽實質意義。如今國家還苦,百姓還吃不飽,搞這些不好啊。
老朱本來就摳,心裏也有一部分裝著社稷和百姓,很容易被這種說法忽悠。道理很簡單,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對未來的希望,常常會因為自身和時代的限製,而出現完全錯誤的結局。
好在現場有個絕不會受到影響的詹閌,能第一時間拆穿鄭沂的小心思“鄭尚書此言大謬,所謂奇技淫巧,都是新奇技藝衍生的產物。而所有的新奇技藝,都會推動國家乃至世界的發展和進步,這些進步……”
“奇技淫巧便是不思正道,我等身為……”鄭沂剛才被詹閌刺激一番,早就憋了滿肚子火,現在哪還能再容他信口開河,直接打斷了開始進行抨擊。
他敢這麽做,敢這麽給詹閌定性,自然也是有底氣的。出身於大家世族,又因為孝義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家訓《鄭氏規範》的加成,被老朱賜予“江南第一家”的表彰。這種榮譽給出去,隻要這老家夥不叛國,稍微犯點不大不小的錯,基本沒有被責罰的可能。
可惜他遇到的是詹閌,根本沒把什麽狗屁《鄭氏規範》這種封建文化糟粕當回事,更不會對一個腐朽的老八股有什麽好態度。
“誒,你先別急著否認,這樣顯得你很沒底氣。俗話說有理不在聲高,不占理你喊破天也沒用,鄭尚書能等貧道說完了再發表自己的看法嗎?”
用一句渾厚卻不那麽尖銳的話把鄭沂憋回去,詹閌又道“我們的祖先出現在這個世界的時候,還隻是一絲不掛的蒙昧狀態。正是因為有了各種新奇技藝,也就是鄭尚書所不屑的奇技淫巧,才有了現在的各種吃食,各種布匹、工具,才會讓我們的文字從記錄在龜甲上發展到紙張,才會讓我們從幕天席地進步到居者有其屋。如果按照鄭尚書你的說法,拒絕任何奇技淫巧,你為何要穿綾羅綢緞,為何要吃五味調和?幹脆樹葉獸皮裹身,生啖野物之肉就好了嘛。”
說完又對老朱拱手“陛下,這水印造紙法看似簡單無用,實則有大用途在其中。貧道直說最簡單的一種,大明現行的寶鈔,不乏有民間偽造冒用者。如果水印造紙法再有一些進步,能做到大量且規範製造,便可杜絕仿冒的現象,於國於民就是大大有利。”
詹閌的話剛說完,老朱眼神就亮了。寶鈔有很多的問題他當然知道,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現在這個水印造紙,明顯可以起到積極作用啊。
反觀這些大臣,一個個找起毛病就天下無敵,卻沒誰能想出解決辦法。這鴻正的確有才能,就是出現得有些晚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