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再現書場(三)
字數:3295 加入書籤
幾個還不知道麻煩就要降臨的家夥,聊了一陣杜婉華後,又把話題轉移到報紙上。不過這次不是討論上麵的內容了,而是關於報紙本身。
挑起話題的是那位俊行兄“其實這個報紙,我們也可以做。鴻正妖道雖然陰險卑鄙又惡毒,但有些想法卻不得不承認的確還說得過去。他能用這報紙鼓吹靖難,我們為何不能用報紙與他鬥上一鬥?”
六人中一直沒說話的那位也開口了“俊行說的沒錯,這報紙沒什麽大不了,如若不是擔心被朝廷排斥,此類雕蟲小技早就有人想出來了,哪能輪得到他。既然他能做,別人當然也能做,我們就辦他一份報紙,匯集一些誌同道合的賢能之士,既可以文會友,也能針砭時弊,豈不美哉!”
俊行兄得到認可,更來勁了“確如啟正兄所言,我等飽讀聖賢之書,自不能將這滿腹所學空耗。課餘之時,抒一番憂國憂民之見解,發幾分胸懷天下之感慨,也好叫天下人見識見識。我等文章雖不敢與大儒聖賢想比較,與這等粗鄙不堪的東西卻也是天淵之別,彼時有眼者自可分辨,哪家才是真學識,哪家又是假道德!”
那位認同黑甲軍戰力的則是說出自己的擔憂“此事雖好,可我們若也做一份報紙,會不會被這針對,行道教與燕王殿下的交情,我們怕是不好做啊。”
另一位也有類似的擔憂“是啊,還有這全是不要錢白送的,要做這樣一份報紙,不知得耗費多少銀錢,隻是我等出力怕遠遠不夠啊。”攫欝攫
俊行兄對此表示反對“其實不然,那妖道早已被陛下奪去封號,待到朝廷大軍北定燕山,就是他被驅逐之日,行道教氣數已盡,不足為患。這天下還是要靠我輩中正之士,才能擔得起的。”
啟正兄咬著牙,口氣很是不屑地表示讚成“沒錯,靖難都不知能堅持多久,屆時朝廷天兵攻入北平,我等又何須在意他們。隻可惜那妖道慣用妖術,定然會伺機遁逃,否則他家中那上千的姬妾,必被充入教坊司,真是便宜他了。”
兩個持懷疑態度的被駁斥之後,也不再說什麽了。他們和行道教、靖難軍都沒什麽瓜葛,何必為了不相幹的人搞得內部出問題。
反對的聲音被壓下去,討論也就更激烈了。出謀劃策的有,鼎力支持的也有,就是沒有考慮報紙該怎麽辦的,更沒有想過詹閌是用什麽來印報紙。眼高手低想當然,誌大才疏然並卵,大抵就是此時的寫照了。
幾人聊得正歡,旁邊不遠處桌上商人模樣的客人走過來“幾位公子,這報紙店家說了是每桌一張,可否將我們那桌的還回來?”
年齡比較小的那個正要把手中的報紙交還回去,卻被俊行兄的話攔下動作“我等還未看完,你若要看,再去找旁人借閱便是了。若是不成,還可去找掌櫃的再要一份。”
來人愣了一下,明顯是沒想到會被拒絕,反問道“還要看嗎,可方才明明聽到你說這報紙粗鄙不堪?”
俊行兄兩眼一瞪“我從沒說過,你聽錯了,快快離開這裏,莫要蝕了我等雅致氣氛。聖人有曰……”
話沒說完,就聽到“蹬、蹬、蹬”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從樓梯傳來,然後就是掌櫃的聲音越來越近“幾位軍爺,就是那幫讀書的,辱罵誹謗燕王殿下和我們東家,還說靖難軍必敗,小人已經在這裏聽了多時,簡直不堪入耳,妖言惑眾,心腸歹毒,險惡……”
領頭的一個百戶擺擺手讓掌櫃的住嘴,幾步走上前沉聲道“你們幾個,光天化日妖言惑眾,竟敢辱罵燕王殿下與鴻正掌教,詛咒靖難軍,都跟我走一趟吧。”
讀書人當下就不幹了,威信最高的啟正兄一拍桌子站起來“荒唐,無稽之談,我等隻是在此處討論時事,何曾侮辱過燕王殿下。這掌櫃紅口白牙顛倒是非,他說什麽便是什麽嗎,你可有何證據?”
很不巧,還真有人站出來了,就是剛才索要報紙未果的客人“這位軍爺,小人與幾位朋友可以作證,這幾位的確辱罵過燕王殿下和鴻正道長。軍爺上來之前,他們還在商議辦一份新報紙與鴻正道長對壘,還說什麽南軍不日即將橫掃北平的話。”
靖難的非常時期,某種問題肯定是從重從快,絕不會半點含糊。而且這種事根本不需要物證,有了店家和客人的口證就足夠收拾他們了。
這邊茶樓上六個讀書人被帶走,惹得周圍客人一片叫好聲。另一邊書館裏,看客們的叫好聲則是快要把屋頂掀翻了。
不叫好不行啊,詹閌講的太熱血、太爆炸了。黑甲軍擊潰居庸關,燕王殿下智取懷來,燕王殿下識破李景隆奸計埋伏勇破南軍大營等等,一段段故事連讀報帶評說,直聽得台下眾人熱血沸騰,有如親臨戰場。巘戅flyn&ap99ool&ap99o戅
看時間也差不多了,詹閌也準備用一個小段來結束今天這場演出“為何我靖難軍每戰必勝,勇無可擋?燕王殿下智勇雙全是其一,靖難軍上下齊心可斷金石之威是其二,朝堂上一堆草包指手畫腳是其三。說到這裏,貧道是要鄭重感謝一下的。靖難軍勇猛無敵沒錯,可要是沒有這些人從千裏之外的京師大力支持,想要取得今日的勝果怕是要加上幾分難度了。”
這種豬對手神助攻的段子,在十四世紀末的效果可要比二十一世紀強大多了。詹閌把金陵城朝堂上名教諸君子引為“自己人”,著實讓台下的觀眾笑噴,大笑夾雜著歡呼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停下。
詹閌抬起手虛壓了壓,表示自己還有話說,眾人這才強行忍下來,聽詹閌接著道“此事雖說好笑,卻也正是那些人最擔心和害怕的。他們怕大明有太多勇武的軍人,怕大明有太多英雄的將領,那樣他們想要控製天下的奸計就永遠無法得逞了。列位,前宋為何被異族所滅,就是因為文人地位遠超武將,二品武官見了五品文官都要下跪,甚至七品小官都能對著他耀武揚威,打仗要聽文官的,治國要聽文官的,皇帝要聽文官的,隻有金人和蒙人不聽,結果就是舉國為奴。”
這一段,讓眾人恢複到帶著些憤怒的安靜節奏,詹閌也說出最後的致辭“今天,在這裏,貧道要送一句話給那些朝堂上的大人物們。‘,’,我靖難軍上下,必將團結一心,跟隨燕王殿下,為大明天下除去這些奸佞之徒,縱然身死魂消也在所不辭!好了,今天先到這裏,我們明日再會。”&ap21434&ap21437&ap32&ap31508&ap36259&ap38401&ap32&ap102&ap108&ap121&ap110&ap99&ap111&ap111&ap108&ap46&ap99&ap111&ap109&ap32&ap21434&ap2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