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要按我教規矩來

字數:2050   加入書籤

A+A-




    測試廣告1  為什麽更漂亮的鄭旦沒什麽人知道,稍差半籌的西施卻天下聞名,眾人稱頌。隨夢小說網 這個問題,真的不好回答。

    “貧道隻是隨口一提,吳知縣不必為難。”看著吳進一臉嚴重便秘的表情,詹閌還是揮抬手阻止了他接話,萬一這貨為了討好上官而瞎幾把胡說,壞的可是自己的名聲。

    實際上也是詹閌的身份作怪,吳知縣在他麵前說句話都得腦子裏過兩個圈,就怕哪個詞沒用對給自己惹出麻煩。

    真要討論鄭旦和西施之間的問題,哪用得著什麽嚴謹,都已經是曆史人物、曆史故事了,想怎麽打扮不行。

    按照官方史料的記載,鄭旦死在了吳國。有人覺得,她可能是因為懷上了吳王夫差的孩子,進而愛上了吳王,屬於是變節了的,所以不應該被銘記。

    也有人覺得,西施之所以名氣更大,是因為她和範蠡的愛情故事,才被逃不過世俗糾纏的癡男怨女們深深記住。

    其實,如果不分辨曆史的真假屬性,想要得出一個結論並不難。認真過一遍西施的傳說,以及後世對西施的評價和形容,至少能得出兩點。

    首先,西施是個善於炒作的心機彪,更懂得如何推廣自己。試想一個身體柔弱,還犯有嚴重腸胃疾病的女人,怎麽能夠在那個時代擔任間諜這樣的工作呢?

    西子捧心就是人設,有了人設就更容易被人提及,討論多了自然會成為話題人物,也就是所謂的熱點。

    其次,後世文人的無下限吹捧,給了西施這個人物更廣闊的的傳播空間。自從秦漢之後,中國的文人們越來越弱,非嬌柔體弱的未成年不能駕馭,病態的西施自然就比會舞劍的鄭旦更受歡迎了。

    而傳說終歸是傳說,代替不了現實。西施被那麽多文人吹捧、意淫,實際上她的人生卻要比鄭旦慘痛太多。

    鄭旦好歹是為了任務而犧牲的,沒有了目睹成功之後悲劇的條件。她死的時候,也許是帶著強烈的信念,和對未來的希望,堅定地選擇了死亡。

    西施倒是成功了,也安全返回越國了。但等待她的卻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一條將會裝著她被扔進滾滾江水的牛皮袋子。

    沒錯,西施和範蠡的故事都是編的,滿足某一部分人群的扭曲思想和無恥目的。範蠡在告別夠賤後,帶著家人老婆孩子離開,其中並沒有西施。

    認可最多的一種說法是,西施被夠賤瞄上了;偏少數的說法是,西施回到越國後開始勾搭夠賤。反正不管哪樣吧,夠賤的老婆受不了這個事,直接把西施裝麻袋沉江了。

    話說回來,反正誰也不知道曆史有幾成可信,那麽就不妨大膽假設一下。西施這麽會炒作,在戰國時代就熟練掌握了利用輿論的技巧,哪怕再是尊重英雄,夠賤的老婆也無法接受一個如此高段位的心機彪吧。萬一她心機再起,跟夠賤的後宮裏興風作浪怎麽辦?

    簡單遊覽過了苧蘿村,前往陶朱山之前,詹閌覺得應該留下點什麽,讓諸暨這個地方的人記住自己。

    想了想,對吳進道“吳知縣,貧道待不了幾天就得離開,還有件事要托付給你。稍後貧道會支給你五千貫,拜托你在苧蘿村尋地建一座鄭旦亭,紀念這種為國奉獻的偉大女性,還請費心了。”

    詹閌能說出有事拜托的話,吳進根本就不帶考慮的,忙應承道“公爺言重了,下官可當不得您拜托,必然盡心盡力辦好這樁事。”

    說完稍頓了頓,又覺得應該再努力上進一點,就嚐試著問詹閌“公爺要建這鄭旦亭,是諸暨的福氣啊。下官鬥膽,討公爺一幅字,鐫刻於亭內,也好叫本地百姓都沾沾公爺的仙氣。”

    靖難之役打了兩年多,阿棣登基都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