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朱胖胖的考慮

字數:2075   加入書籤

A+A-




    測試廣告1  早朝結束,詹閌辭別了阿棣,在老和尚、張玉、徐老四等人的送別下,登上座船揚帆北行。七色字小說網

    這次回北平,可不隻有詹閌一家人。前後近十艘船,分別載著雒僉為首的北平行部官員,以及好幾位前往北平及周邊負責鎮守的勳貴。

    人多了,詹閌也不好總是在自己船上待著,多少得來來回回串個門啥的,經常是一整天就在某艘船上喝酒吹牛侃大山。

    當然這喝酒也隻是跟勳貴們一起,文官們的地盤詹閌可沒興趣。這天下的文官,大多數都是名教徒,他可不想沒事幹就給自己添惡心。

    船行至淮北,過了黃河轉陸路後,就越是這樣了。每到驛站,詹家的人早就打點好了一切,有酒有肉,還有各種樂子,除了沒有那些安排之外,別的什麽都不缺。

    說實話,文官們是真的羨慕嫉妒恨,偏偏又沒處發作。人家吃的喝的都是自備,一點不麻煩驛站,臨走還會留下賞錢,氣死都沒用。

    隊伍過了濟南,一個年輕的文官終於忍不住了。某天晚餐後到了客房,就開始對自己的同房抱怨“都說靖國公仗義疏財,如今看來卻名不副實,一路同行許久,都未曾照拂我等……”

    “住嘴……”房門被從外麵推開,北平行部尚書雒僉冷著臉走進來“你們都記住了,到了北平絕對不能說靖國公壞話,否則有什麽後果都自己擔著。”

    年輕的官員還想再說兩句,至少問清楚問什麽。可又想到雒僉的出身,也就明白了,人家比自己了解得多啊。

    嚴格來說,雒僉在建文元年的時候,就以保定知府歸順靖難軍,也屬於靖難係出身的官員。

    雖然和詹閌沒什麽交集,但是在北平行省當官那麽多年,對詹閌的各種事跡也早就耳熟能詳了。

    詹閌在北平百姓的心中,那真的就是活神仙。誰要敢背後說一句詹閌的壞話,被老百姓們聽見了,就等著倒黴吧。

    今天給這個年輕的官員提醒,也是出於人道主義,往後他肯定不會再說。願意聽的一句話就夠,不願意聽的說太多反而沒好作用,指不定還得把自己賣了。

    他心裏很清楚,詹閌在北平就相當於是皇帝的代表。隻要詹閌願意,很多事情都可以有最終發言權。否則皇帝也不會專門再給他加一個“左都禦史”的銜,那就是代替皇帝看著北平的意思啊。

    而且北平還不止詹閌,郭資作為靖難係的大佬,身兼北平布政使、北平行部尚書、戶部尚書三職,還有個廣成伯的爵位,實打實的靖難係勳貴圈子之外第一人。

    所以別看他頂著北平行部尚書和刑部尚書的名頭,在北平地區撐死能排個第四。第四啊,很多菜到了第四位早就涼了。

    當然他也清楚,隻要自己主動貼近詹閌。以傳說中詹閌的性子,就憑大家都是靖難係出身這一條,就絕對不會被拒絕。

    好比這一路北上,詹閌其實並沒有虧待他。羊皮筒子,加料的炭火,熱乎乎的宵夜,這些都有他的份兒。

    隻不過他身為北平行部官員之首,就算為了今後工作能順利點,也不能讓自己太與眾不同。所以基本上可見的優待,他都很陳懇地婉拒了。

    詹閌對雒僉的照顧,的確也有他靖難係出身的原因。隻是在這之外,也有幾分做給其他靖難係大佬看的意思。

    靖難係的官員多以武將和勳貴為主,文官少得可憐。想要在偌大的大明朝廷裏混好,就必須團結起每一股能夠團結的力量,緊密圍繞在永樂皇帝周圍,聯合對抗那幫金陵係。

    不能像張玉的兒子那樣,整天想著和名教中人打交道。否則遲早有一天被人家從內部攻破、瓦解,到時候戰場上的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