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所圖甚大
字數:1048 加入書籤
A+A-
李至剛彈劾詹閌,在東瀛屠殺十數萬人,在琉球屠殺近兩萬人。雖有莫大功勞,卻也難掩其罪。
有人會搞事情,這是詹閌早就預料到的。可一出頭就把事情搞這麽大,還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嚴格來說,李誌剛也屬於靖難後歸附的官員,行事應該緊跟阿棣的節奏才對。今天這樣的做派,難不成早上出門沒吃藥嗎?
詹閌心忖自己和李至剛並沒有太大的過節,無非就是當初沒有答應幫他老鄉,讓他失去了一個發財的機會而已。
即便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可也得先看看這財路是不是你能走的。李至剛之前能做到參議,現在更是貴為一部尚書,腦子應該不會太缺才對啊。
如今這毫無征兆的,連個試探都沒有,出來就是搏命架勢,不管不顧往要害處招呼,實在太蹊蹺了。
詹閌快速分析著,做出一個肯能性很大的結論,東瀛的利益讓名教坐不住了。希望能夠通過攻擊和抹黑自己,從中偷取一些好處。
這種套路在政治上,尤其是名教的政治上,其實並不算稀罕。名教之所以稱為名教,就是因為他們以名、望作為最主要的政治資本之一。
對內可以用名來抬高、吹捧自己,對外可以用名來打擊敵人、對手,往往百試不爽,極為奏效。
不管你什麽人,多大的官,哪怕是皇親國戚。隻要被抹黑了,又不能當下自證清白,避嫌就會成為單選項。
你這邊避著嫌,對方就能針對你的人或事大下其手。輕則摻沙子、撈油水,重則全盤推翻或鳩占鵲巢,從古至今到未來,不外如是。
名教講究個“禮儀之邦”,人家打上門來都是以妥協為主,更別說對外擴張的侵略性屠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