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諸葛回返,調兵遣將
字數:6687 加入書籤
漢中崛起!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南屏山頂,三層祭壇擂石而起,上下赤土相覆。
隻見諸葛亮一改往日裝扮,身著道袍,披頭散發,仰望東南焚香禱告!
呼風喚雨,也許古之賢者有著能耐,可諸葛亮…著實沒有。
之所以向周瑜許下此諾,所憑著…不過三江口老漁翁之言。
十一月二十日風起,二十二日風止,乃三江口天地之勢,數十年未曾更改。
……
江東水寨。
就在諸葛亮強迫營業,忽悠著周邊江東甲士的同時,周瑜早就領著江東諸將,做好了大戰前的準備,隻待東風起落。
“大都督,依我看…還是別等了!孔明…說到底也隻是人,並非神!在這隆冬…我江東何曾起過東南風?”
數個時辰的等候,讓不少人耗盡了耐心,就連魯肅…也忍不住低頭長歎一聲,來到了周瑜身旁勸誡道。
“孔明,信人也,斷不會無的放矢,權且再等上一等!”
眼瞅著周瑜未動分毫,身旁的一眾將領…也隻得耐著性子接著等下去。
夜幕時分,江東水寨上空的雲層終於有了變化…在眾人驚疑的目光中,東南方向狂風忽卷,直吹的戰旗舞動,衣甲作響…淩冽的寒風打在臉上,刺痛不斷。
“孔明…有鬼神之能也!!!”
在肆虐的狂風中,周瑜眺望著江北曹營水寨的方位,仰天大笑不止。
得此東風,必破曹營!
江東,無憂!
“徐盛、丁奉何在?”
“末將在!”
“你二人各領三百軍士,分水陸進發,趕往南屏山,無論如何…也要將諸葛亮給某幫會回來!”
周瑜對諸葛亮起過殺心嗎?
起過!
而且還不止一次!
不過…隨著與諸葛亮交往日多,周瑜多少為諸葛亮的才智胸襟所折服。
似諸葛亮這種世之賢才,若殺之…當為華夏之憾。
隻要在擊敗曹軍之後,滅掉劉備…斷了諸葛亮的念想,早晚有一日,這條臥龍會為江東所用。
到那時…孫氏不會隻是江東孫氏,天下歸孫…亦未可知!
“都督…”
聽到周瑜的話,魯肅挺身上前想要勸誡,孫劉畢竟是聯盟之師,這個時候拆台…在魯肅來看,總歸是有些不地道。
不過…徐盛、丁奉卻沒給魯肅反應的機會,朝著周瑜拱了拱手,便領命而去。
……
南屏山頂,看著東南風起,諸葛亮也長出了一口氣,尋了個由頭,擺脫的周圍江東甲士,一路小跑直往江邊而去。
江邊,一艘小船孤依江岸,隻見趙雲持槍立於船頭,遙望著岸上的一處小徑。
“軍師!”
待到諸葛亮的身影出現,趙雲麵上方才浮起幾許欣喜之意,暗自鬆了口氣。
“子龍,勞煩子龍在此相候了!”
快步來到船上,諸葛亮站在趙雲身旁,心神稍安。
“軍師言重了!見得軍師無礙,子龍也就放心了!”
諸葛亮對於劉備一方的重要性,猶如定海神針一般。
若非關羽、張飛二人不通水性,此刻…來得或許就不是他趙雲了。
“諸葛軍師何故離去!”
就在諸葛亮、趙雲言語之際,隻見遠處江麵火光閃動,南岸叢林馬蹄聲陣,卻是徐盛、丁奉二人接連趕到。
“主公相念,不得不回!煩請兩位將軍回去告訴大都督,此戰過後,自有相見之時!”
對於周瑜的心思,諸葛亮這些時日從魯肅那裏,多少還是得到了些許風聲。
不過諸葛亮摸不透是,這周瑜究竟是想殺了他,還是想囚禁他?
眼見諸葛亮腳下快船飛速西去,徐盛撇了丁奉自顧率船來追。
不過…趙雲又豈會讓徐盛如願?
緩緩解下背上弓箭,箭矢逆風而去…直沒徐盛將盔,若是偏上半寸…穿透的自然不是這將盔那麽簡單。
“敢問將軍名號!”
摘下將盔,看著上方錚錚作響的箭矢…徐盛暗自咽了口吐沫,望著不遠處那名銀甲將領滿是驚懼。
就差那麽一點點,他徐盛…就被秒殺了。
“我乃常山趙子龍!!!”
在經曆長阪坡之戰後,趙雲的名號…幾乎響徹了整個長江南北。
徐盛自然不會不知,沉默了片刻後…隻得看著趙雲、諸葛亮乘船遠去。
今夜…徐盛總算知道,為何…趙雲孤身一人,能在長阪坡殺他個七進七出,擊殺數十名曹軍戰將。
“武神”之名,名盡其實!
……
“諸葛亮跑了嗎?”
江東水寨,自打東南風起,雖是深夜…周瑜也沒得半點困意。
望著下放低頭請罪的徐盛、丁奉二人,周瑜暗歎一聲,並未責罰。
諸葛亮的事情,隻得日後另想他法了,眼下最關緊的…還是解決江北的曹軍。
“來人,召集諸將!”
好在江風無盡,呼嘯的寒風阻斷了江東水寨隆隆的戰鼓聲,否則…曹操又要一夜不眠了。
……
夏口。
在趙雲走了之後,劉備就到了水寨,一日裏往東不知望了多少回,即便是關羽…都忍不住皺了皺眉頭。
特別是東南風起後,劉備麵上更掛滿了憂愁,時不時的歎上一聲,不知道…還以為前方遭了敗仗一般。
數個時辰一晃而過,在日出之際,諸葛亮、趙雲終於到了水寨之外。
“主公,軍師和趙將軍回來了!”
心知劉備擔心諸葛亮的安危,守在外圍等待消息的親衛,在看到諸葛亮後…連忙跑過來稟報道。
“軍師回來了!”
聽到親衛的話,劉備身軀一振,嚇得關羽一顫。
“二弟,隨我前去迎接軍師!”
一旁,關羽尚未站起身來,劉備就已一路小跑消失的無影無蹤。
留下的…隻有關羽那略帶呆滯的目光。
“孔明…孔明!無恙乎!”
一道疾風閃過,劉備在諸葛亮麵前來了個急刹後,兩隻手便抓上了諸葛亮的肩膀,來回上下仔細查探了數遍,確認無礙後,方才吐了口氣。
“有勞主公掛念!有子龍前去,這一路自然順風順水!”
長笑一聲,在劉備鬆開雙手之後,諸葛亮後退一步…朝著劉備鄭重的行了一禮。
雖多日不見,可劉備這般情義…著實讓人感動。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低語了兩句,劉備麵上笑容不減。
“主公,不知亮先前告知主公之事,可曾籌備妥當?”
“軍師吩咐的事情,早已籌備妥當,就等軍師歸來…”
說著,劉備拉著諸葛亮往先前的房屋走去,在那屋內案頭…擺著的正是劉備的虎符和佩劍二物。
“此二物,就交予軍師了!”
隨著諸葛亮、趙雲回來的消息傳開,聚集在水寨的張飛、關平、劉封…一眾先後趕了過來,當著眾將的麵,劉備將自己手中的權柄…再一次交到了諸葛亮手中。
“主公放心!大勢已定,主公盡可在夏口觀望曹軍敗勢。”
有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諸葛亮就顯得平靜了許多,接過劉備遞來的虎符、佩劍,諸葛亮不由輕笑一聲。
此戰風定,也是他們乘勢而起的時候了。
“軍師,請下令吧!”
“請…軍師下令!”
有著劉備領頭,眾將頓時肅重了許多,挺直身子…等著諸葛亮發號施令。
此戰,必將是載入史冊的曠世之戰。
“那…亮就僭越了!”
朝著劉備回了一禮,諸葛亮麵上的笑容漸止。
“趙雲聽令!”
“末將在!”
“許你五千兵馬,北渡之後,前往烏林小路,今夜曹軍敗亡之後,曹孟德必朝此路敗退…”
“烏林小路西可通江陵,北可通襄陽,不知…末將應該據守何處?”
“大軍若敗,江陵勢微,曹操勢力北返襄陽…”
……
“張飛何在?”
“軍師,張飛在此!”
“翼德,你亦領五千兵馬北去,在彝陵葫蘆口埋伏!”
“張飛領命!”
“劉封聽令!”
“糜芳聽令!”
……
短短半刻鍾,堂內諸將先後領命而去,堂內隻留下諸葛亮、劉備…以及眯著眼的關羽三人。
“軍師…這是何意?關羽往日雖有得罪軍師之處,已然悔改,今日為何軍師調遣眾將,卻唯獨不用我關雲長?”
沉默了數十息後,關羽抬頭望向諸葛亮,見到諸葛亮依舊沒有開口的意思,神色一頓…忍不住高聲問道。
這場盛舉…怎麽可以少了他關羽?
“是啊!軍師,雲長義薄雲天、忠勇可嘉,若是坐鎮夏口實在可惜,不知軍師可還有事…需要吩咐?”
劉備回過神來,看著狀態不對的關羽,遲疑了片刻…上前一步求情道。
嚴格來說,他即將虎符、佩劍交出,在這種緊要的關頭,就不應該站出來,免得影響了諸葛亮的判斷,可是一麵是公…另一方卻是關羽,看著關羽這副神色,劉備心中多有不忍。
“主公,雲長,你們誤會了!並非某不願給雲長派遣差事,隻不過…這件事事關重大,某還未有所決斷。”
“罷了…既然雲長、主公相說,這件事…就交給雲長了!隻不過,在雲長領命去前,需要立下軍令狀!”
“便依軍師所言!”
況且以關羽高傲的性子,向來受不了別人的刺激,轉口之間就拍著胸脯應承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