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兵將複起,長安境況

字數:5465   加入書籤

A+A-




    漢中崛起!
    漢中崛起第一百八十五章兵將複起,長安境況在定好大方向之後,次日正午時分,曹操領著麾下文武重臣並數百鐵騎護送,出了樊城…一路往許都方向行去。
    關中十數萬涼州大軍要解決,不過…在那之前,曹操首先要做的就是返回許都,盡快穩定兵敗之後帶來的波瀾。
    四方皆可反…但許都不能亂。
    至少在現在而言,劉協依舊是他曹操討平天下最有利的旗幟。
    ……
    長安城,滿目盡蒼夷。
    在縱兵劫掠、廝殺了兩三日後,長安城的局勢慢慢平複了下來。
    麵對韓遂、馬騰二人的詔令,這些涼州出身的將士雖多有不滿者,可在韓遂、馬騰兩部以鐵血手段斬殺了數百違背軍令的軍士之後,西涼聯軍之風為之一變。
    沒有人願意成為一具長安城門上吊死的屍體。
    當然這一切並非韓遂、馬騰心有悔悟,而是潼關那裏傳來了消息。
    曹軍十數萬大軍集結在潼關附近,正在征調糧草,準備隨時入關。
    韓遂和馬騰清楚,這十數萬聯軍看似氣勢凶猛,可因為糧草的限製,後勁乏力。
    若是讓這十數萬曹軍入關,勢必陷入無休止的對耗之中,曹氏耗的起,可涼州不行。
    一旦冬雪漫天而下,他們對這場戰爭的主導權,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丟失。
    城南。
    這兩三日來,張永在城南外圍收留了不少長安百姓,當然這其中,多以老弱婦孺居多。
    城內的青壯有大半戰死在西、北兩門,僥幸活下來的不是喪生在涼州大軍的屠刀下,便是跟著大部衝出了東門,似郝昭這種少之又少。
    “世子再繼續收攏百姓的話,我們所帶的軍糧隻怕不出十日就要告罄了,到時候我們隻怕都要去喝這西北風去了。”
    城南一座破敗的宅院內,馬謖高皺著眉頭走了進來,看著正在與孟邱對練的張永,悠然長歎一聲,在旁邊的一個石墩上坐了下去。
    要說,他們這次前來帶的糧草還算充足,可是耐不住這麾下的隊伍像滾雪球一般的在壯大啊。
    先是在城外收攏了鍾進等近萬曹氏援軍,張永又在進城之後收留了八千左右的婦孺,單憑人數來說已是初來長安之時的一倍之多。
    “幼常,何故如此愁眉苦臉!我不是已經讓人返回藍田籌集糧草了嗎?”
    聽到馬謖的抱怨聲,張永不由收起了手中長劍,輕笑一聲朝著自己的這位行軍參謀兼主簿走了過來。
    “藍田是有錢,這一點我不否認,可在這關中錢並不等同於糧草。有錢,在很多時候未必能買來所需要的東西。”
    “世子!聽我一句勸,我軍現在背起的負擔已經足夠大了這些長安城的百姓,莫要再繼續收留了。否則一旦糧草不足的消息傳出,軍心必定震動。”
    在張永在長安城南收留百姓的時候,有關張永的仁義之名不知何時從城南傳了出去,以至於那些籠罩涼州統治陰影下的百姓想法設法的再朝城南匯聚,隻為求的一條活路。
    仁義之名是好,可是仁義這種事,在馬謖看來也是要分時候的。
    如今韓遂也好,馬騰也好,都是漢中張氏名義上的同盟,在長安陷入滿城殺戮的時候傳出仁義的賢名,這不是再踩韓遂、馬騰的臉嗎?
    還好這兩個老狐狸都是心機深沉之輩,清楚大事未靖,這個時候不適合反過手來收拾張永,不然馬謖覺得在這長安城內,他們絕待不過三日就算有馬超罩著,結果依舊不會有什麽改變。
    當然,這句話馬謖不適合直接告訴張永,隻能旁敲側擊進行提醒。
    否則這件事日後絕對會成為張永內心的一個梗。
    一邊是自己心中的道義,另外一麵則是與馬超、馬騰涼州馬氏的情義。
    “糧草還不是沒告罄嗎?這些百姓終不能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
    “幼常應當知道,涼州大軍幾乎將城中的糧草收刮幹淨,一旦失去了我們的庇護在這隆冬之際,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麽樣的下場?”
    迎著張永平靜的目光,馬謖頓時沉默了下來。
    等待這些百姓的會是什麽?
    要麽為西涼大軍所殺!
    要麽逃出長安,餓死、凍死在前往潼關的路上。
    唯此而已!
    “幼常!你那點小心思我還是能夠猜得到的!你啊有什麽事情縱使嘴上不說,也會表露在臉上。”
    見到馬謖沒有反駁,張永方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身為謀士,你可以運籌帷幄、縱橫闔下但張永覺得,總要守得住自己心中的底線。
    好在馬謖心中還有那道名為道義的底線。
    “你不過是怕我在長安城鬧出如此動靜,不知進退熱鬧了韓遂和馬伯父可對?”
    “瞞不過世子!這確實是我最為擔憂的。”
    見到張永一語戳破,馬謖不由苦笑一聲。
    以張永這種敏銳的察覺感,不去轉職當個謀士實在是過於可惜了。
    “幼常!你想得太多了!”
    “出兵北上,協助涼州大軍圍攻長安,單憑這點我們也算完成了對許都那位的承諾。”
    “所以這長安城,若是能容得下我,我還能待著!若是容不下我也沒什麽好留戀的!隻不過,在我走前,我會將一切能帶走的包括哪些涼州人、羌人眼中白費糧草的婦孺”
    “至於你所擔憂的另一點,你卻小瞧了馬伯父、孟起大兄,韓遂我不清楚,但涼州馬氏的兒郎,豈有心思狹隘之輩?”
    “罷了反正我也說不過你!就算說的過你誰讓你是世子,是拍板的那個!”
    知道自己勸不住張永,馬謖也隻得暫且放下自己心中的想法。
    無奈的向張永聚了白旗。
    “世子”
    就在張永、馬謖調轉話題之時,魏延又突然走了進來。
    “文長來了!可是外麵發生了何事?”
    幾經磨煉之後,魏延身上儼然有了幾分大將之風,處事也越發得心應手了起來。
    加上周邊駐紮的涼州精銳均死驍勇悍戰之輩,自幼崇尚武力。
    所以在橫向對比之下,隻得再次委屈了楊任,讓魏延統管長安城南外圍區域。
    “世子!是馬騰將軍派人來了,讓世子前往城東校場議事。”
    “哦!是馬伯父派人來了。可從曾來人的嘴中套出什麽話來?”
    聯軍議事,張永不是沒參與過但也僅限於剛來的那一次。
    除了那一次參與議事之外,馬騰也好,韓遂也好都沒再邀請過他前去。
    過後張永還想了好一陣子,之後在馬謖的提點下方才有所頓悟,麵子點到即可。
    “這個請恕末將無能,未能從那人口中套出有用的消息。”
    摸了摸腦袋上的頭盔,魏延抱拳回稟道隻不過在低頭的刹那,魏延的目光在那一瞬間落在了不遠處的孟邱身上。
    說來前來報信的那名親衛,論性格應該和孟邱屬於同一類型。
    “既然沒套出話來,那就算了!”
    “這樣,你們兩個看好這裏,我和孟兄前去看看”
    在叮囑了一番後,張永拉著孟邱轉身出了宅院,騎上身旁親衛遞來的馬鞭,翻身上了戰馬,也沒帶多少人領著親衛,在馬騰親衛的帶領下往城東趕去。
    這幾日來,張永也漸漸成為了長安城內的名人,隻要韓遂、馬騰不發話,到也鮮有人敢上來找事。
    沒耗費太多的時間,在驗明了身份之後,把守的涼州甲士便將張永、孟邱迎進了校場中央一座剛紮好的營帳之中。
    “張永見過韓伯父,馬伯父”
    進入營帳,韓、馬兩軍的高級將領基本上都到齊了,不過讓張永驚奇的是,馬超和閻行竟然不在,壓著心中的疑惑也算給足了麵子,挨著挨將認識的將領從頭至尾叫了個七七八八。
    “既然賢侄來了!那就開始吧!”
    望著張永,韓遂、馬騰二人先後點了點頭,算是示意。
    “今天召集諸位前來呢是要和諸位商量一下我聯軍,下一步的方向。”
    “諸位也清楚,在我們那下長安的這兩三日,周邊城池聞風而降,如今這偌大的關中,已成了我聯軍的囊中之物。”
    “可拿下了長安,奪得了關中,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止步於此。”
    開口說話的自然數韓遂,畢竟相比口若懸河的韓遂,馬騰在言語上還欠了點火候。
    “主公,有什麽事情您和馬將軍商定了就是,隻需給我等一個號令就是!別的不敢說,但若要和曹軍死磕,我楊秋第一個站出來。”
    “咳坐下!”
    看著楊秋不分場合力挺的孤影,韓遂麵上多少有單掛不住。
    畢竟重點還沒說這般火急火燎的跳出來,不知道的絕對會誤認為楊秋是他事先安排好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