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火車

字數:8564   加入書籤

A+A-




    旁邊的穩婆看到皇上的臉色,立即回話。

    “皇上,皇後娘娘無礙,隻是身子有些虛弱,稍作休息,就好。”

    “嗯!”李慶淡淡的應了一聲,吩咐身邊的太監,“賞!”

    “謝皇上!”

    赫舍裏恢複了一些體力,露出笑容,問,“皇上,臣妾想看看我們的孩子。”

    “好!”

    不用李慶吩咐,已經有宮女把皇子抱過來。

    李慶小心的接過孩子,見孩子眨著眼睛,用好奇的眼神看著他,他心裏滿心歡喜。

    “我竟然有孩子了?”

    赫舍裏躺在床上,看著皇上和自己的孩子,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

    “這算是太子?還是?”

    李慶又想到‘那位’說的話,‘這裏是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終究與曆史不同。

    李慶把孩子抱到床邊,說,“赫舍裏,來,你快看看。”

    “嗯!”赫舍裏看了一眼,臉上露出慈愛的神情,“皇上,讓我抱一下。”

    “好!小心一些!”

    “皇上,我的身體沒那麽虛弱。”

    如今,赫舍裏的生命力已經達到8,而普通人的生命力是1,相比之下,赫舍裏比普通人強很多。

    短短時間內,赫舍裏的體能就恢複了大半,即使下床走動,也沒有問題了。

    知畫站在旁邊,用羨慕的眼神看著赫舍裏。

    皇子誕生,普天同慶。

    康熙十四年,秋。

    索尼滿麵笑容的踏入乾清宮,行過大禮之後,奉上一份奏折。

    “請皇上過目,這是今年的收成奏報。”

    “哦?”李慶接過奏報,掃了一眼,大笑出聲,“哈哈哈,從今以後,百姓再也不用挨餓了。”

    數年前,一個南水人研製出雜交水稻,經過數年的推廣,全國的水稻產量大大提升,達到畝產五百公斤。

    索尼臉上也帶著燦爛的笑容。

    “這都是托皇上的福啊!”

    “皇上聖明!”

    李慶說,“索中堂,那位袁先生可好?”

    “回皇上,袁先生居住在十八號街,其奉祿標準和貝子一個級別。”

    “再給他加,加三倍。”

    “遵旨!”

    袁先生,就是那位研製出雜交水稻的南方人。

    李慶說過,誰能研究出畝產一千公斤的水稻,就給他封王,世襲罔替。

    那位袁先生雖然沒有研究出畝產一千公斤的水稻,卻研究出畝產六百公斤的水稻,這也是一個功績,可以載入史冊。

    所以,李慶也不小氣,給袁先生封了一個爵位,世襲罔替,而且,每個月都能領到豐厚的奉祿。

    李慶說,“索中堂,這位袁先生是我們國家的功臣,一定要照顧好他。”

    “臣明白!”

    李慶思考了一下,又想,‘還是親自去看看吧!’

    隨即,李慶對太監說,“宣皇後過來!”

    “是!”

    李慶說完,見太監準備打電話,他又說,“撥通之後,我來接電話。”

    “遵旨!”

    片刻後,電話撥通,李慶問,“赫舍裏,身體還好吧?”

    “蒙皇上惦記,臣妾安好。”

    “朕要出宮一趟,決定帶你一起去。”

    “好啊!”

    “等你!”

    索尼站在一旁,心裏極為開心,‘看來,皇上最寵愛的人,還是皇後啊。’

    李慶打完電話,又說,“索中堂,你先去忙吧。”

    “是!”

    索尼仍然是當朝首輔,位高權重,每天都要處理大量公務。

    時間不長,李慶就聽到汽車的聲音,他大步走出乾清宮,見赫舍裏坐在一輛豪華汽車上,向他招手。

    李慶走到汽車旁邊,赫舍裏已經拉開車門。

    “皇上,快上車!”

    經過大半年的調養,赫舍裏的身體已經完全恢複,她臉上多了一絲慈母的光輝,顯得更加美麗動人。

    “去十八號,袁府。”

    “遵旨!”

    汽車啟動,前往宮外。

    僅僅十來分鍾,李慶和赫舍裏就來到袁府,眾人看到皇後的車子,立即出府迎接。

    當眾人看到皇上和皇後同時下車,心中一驚。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李慶早就下過旨,平民見皇上,可以不跪,奈何,有些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改變。

    李慶走上前,拉住袁先手的手,讚賞道,“袁先生,您可是我們國家的大功臣啊!”

    “皇上,臣惶恐,臣隻是做了該做之事。”

    “走,領朕進去看看。”

    “是!”

    李慶這麽做,也是表明一種態度。

    這人,是朕看重的人!

    一路上,李慶一直拉著袁先生的手,詢問他的身體,又詢問袁先生的身體情況。

    “蒙皇上關心,臣一切都好。”

    李慶說,“袁先生有什麽需求,可以直接給朕打電話。”

    “臣謝過皇上!”

    能和皇上直接通電話的人,皆是朝廷重臣,以及皇上的家眷。

    這位袁先生,能直接和皇上通電話,足以說明皇上對他的器重。

    皇後跟在皇上身邊,和袁先生的夫人並排而行,兩個女人小聲說著話。

    “袁夫人,以後,你要經常給我打電話啊!”

    “一定,一定。”

    又是一年春。

    李慶率眾臣參加京城鐵路竣工的剪彩儀式。

    數年過去,京城鐵路終於竣工了!

    李慶看著宏偉的京城車站,心裏感慨萬分,‘不容易啊!’

    算算時間,竟然花了十多年,才建成一條鐵路。

    有人會說,建造鐵路,哪有那麽難啊?而且,還是在京城建造鐵路,應該更加容易才是。

    之所以花這麽長的時間,有多方麵原因,其一,是這個世界沒有工業基礎;其二,是缺少科技人才;其三,則是缺錢。

    李慶雖然有未來的科技知識,但是,要從無到有的建造一座鋼鐵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足足花了五年時間,李慶才建成第一座鋼鐵廠,之後,又花了大量時間,煉製鋼軌。

    當然了,有了工業基礎後,以後的事情就會容易很多。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

    京城第一條鐵路,是京城有軌電車行走的鐵路,主要是為了方便京城百姓出行。

    在京城建造有軌電車,也是為以後修建鐵路積累經驗。

    “鳴炮!”

    李慶下令之後,太監領旨,讓京城護衛鳴炮。

    “轟轟,轟轟,轟轟。”

    陣陣炮聲響起。

    頓時,虛空中出現一道道華彩。

    第一列有軌電車,一共八列,平均行駛速度約每小時四十公裏,最快速度每小時八十公裏。

    這樣的速度,已經和後世的地鐵相差不大。

    鳴炮之後,李慶對赫舍裏說,“皇後,我們先上去體驗一下吧。”

    “嗯!”

    赫舍裏早就想體驗一下坐火車的感覺了。

    她拉住李慶的手臂,踏上火車,走到窗口,看著滿街的百姓,向大家揮了揮手。

    “那是皇後!”

    “皇後向我揮手了。”

    “皇後好美啊!”

    “廢話!那可是我們的皇後。”

    “皇上也很帥氣呢。”

    這裏說一下,數年前,民間媒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僅僅數月,京城就多了十幾家報社。

    如此一來,東方國度的民風越來越開放。

    如今,即使是一個小孩子,也知道皇上和皇後長什麽樣子,還知道皇上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

    “多虧了皇上,我們才能過上現在的生活啊。”

    “是啊!”

    “是皇上讓我們用上了電燈,又讓我們用上了自來水,還讓我們住上了新房子,又讓我們能吃飽飯,現在,還建造出火車。”

    “這樣的好皇上,萬世難遇啊。”

    “是啊!是啊!”

    百姓們看著火車上的皇上和皇後,議論紛紛,感慨連連。

    “嗚!”

    汽笛聲響起。

    李慶說,“列位臣工,都上車吧。”

    “遵旨!”

    緊接著,李慶又對周圍的百姓說,“諸位臣民,都可以排除上車。”

    “我們也能上車?”

    “皇上讓我們上車呢?”

    京城護衛連忙上前維護秩序。

    “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上車。”

    “快上車!”

    “這可是火車啊,我還沒坐過呢。”

    周圍有一隊隊禁衛軍,還有大量的京城護衛,大家都非常遵守秩序,一個一個的排隊上車。

    時間不長,列車上就擠滿了人。

    “啟動!”

    李慶下令之後,列車啟動。

    “嗚!”

    列車鳴叫了一聲,緩緩移動。

    “好平穩啊!”

    “這就是火車嗎?”

    “媽媽,我坐上火車了!”

    這是京城的第一列火車!

    在這個時代,人們也是第一次看到火車,心裏激動無比。

    朝廷重臣站在皇上、皇後身邊。

    李慶說,“以後,大家出行就方便了!”

    “這都是托皇上的福啊。”

    “皇上聖明!”

    李慶說,“按規矩,每人每次乘坐列車,隻需要十文錢。”

    十文錢,在這個時代可以買一個燒餅。

    從錢幣的價值來看,李慶執政年間,國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索尼說,“皇上,這價格,會不會太低了?”

    如今,京城已經普及汽車,隻要是稍稍富足的商人,就有能力購買汽車。

    數年前,因京城人口快速增加,公共汽車也應時出現。

    現在,火車的票價竟然和汽車的票價一個樣,讓索尼不解。

    要知道,這可是國家花了大價格修建的鐵路啊。

    若不是當今皇上威嚴太重,索尼都要質問皇上了。

    “你這是錢多,燒的慌吧?”

    李慶說,“這樣吧,若多坐一個站點,就多加十文錢吧。”

    “這?”索尼張了張嘴,正色道,“臣遵旨!”

    在此之前,皇上就已經和索尼商量過鐵路的運營事項,隻是沒有下旨,如今,皇上當著眾臣的麵說出來,才算是把事情定下來。

    火車緩緩行駛,速度越來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