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易水劍法

字數:10778   加入書籤

A+A-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言暮舉著一把斧頭從晚秋劈到了霜降,又從霜降劈過了嚴冬。北郭先生的蕉尾古琴也從《流水》撫過了《白雪》。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言暮這個如春芽般的小丫頭終於將那手中的斧子,齊齊整整地劈開了樹枝,也劈出了一個春天來!

    

    如今應景地於初春日色中,北郭先生一曲《春風》尾音落下,與梅川對視一眼,兩人心中皆是欣慰。

    

    “師父!阿川叔!我終於劈開啦!”言暮拿著一大筐被劈得整整齊齊的樹枝,高興地跑到他們跟前。

    

    梅川將言暮劈開的樹枝拿起一看,每一根都劈開兩半,全部劈中木心,無一根偏倚。他慢慢地放下手中的樹枝,眼神瞥過言暮那滿是繭子的手,心中百感交集,終是對著孩子點了點頭。

    

    言暮看著對她嚴格的阿川叔終於肯定了自己一回,高興得咧著皓齒笑了出來,北郭先生看著自己領回來的小徒兒,如今竟與阿川這木頭墩子更親,心裏有些委屈,便立刻站起來,對著言暮說道:

    

    “好徒兒,拿劍來!今日起為師就將我的畢生絕學‘易水劍法’傳授於你!”

    

    言暮一聽,藏著星河的眸子立刻亮晶晶地,驚喜地看著站得高高的北郭先生,連忙說道:“好!師父,徒兒現在就去拿劍!”

    

    北郭先生得意地目送著言暮匆匆的背影,眼睛一瞥看向剛剛與自己爭徒兒的梅川,隻見他默默地站了起來,收拾起桌上的茶點。

    

    他竟然,無視她!

    

    北郭先生這下又開始委屈了。

    

    ——

    

    八角山下,易水河畔,一身白衣的北郭先生於這青山綠水,朗朗乾坤間,揮舞著手中利劍。素白單薄的身影,越於河麵上,輕點起一絲漣漪,輕盈得如同飄飛的燕。

    

    而後又如蛟龍,一竄飛到木林之上,身影縹緲如影如魅。草木不動,卻驚飛林間之鳥,未等它們飛出蔥鬱之叢,北郭先生的身影已經落到了河畔綠地之上。

    

    “易水劍法是先人於易水河畔,有感荊軻刺秦王的熾烈肝膽,侯朱二壯士(侯嬴朱亥)的拯危濟難而創,劍勢彗星襲月,劍光奔星晝出,劍風白虹貫日,是天下至勝的劍術!”

    

    北郭先生的聲音於天地間響起,言暮站在一旁,神情專注盯緊她的一舉一動,隻見劍光淋漓,速度快如閃電,山水之間融為一體。

    

    青色的劍光在空中畫成一弧,其中又變化無窮,根本捉不住一絲窺探縫隙。

    

    “易水劍法不像其它江湖門派招式紛繁,一套隻有十式,所謂‘十步殺一人’,十式使完必有死,劍尖必沾仇敵之血。”

    

    十式使完,北郭先生垂手散盡劍勢,劍指蒼綠草地,劍身映著日光,千裏不留一痕。

    

    言暮提緊的心霎時鬆了一分,十式她已全然看盡,一招一式所有步法,手中劍舞向何處,她已全然記住。然而,她卻做不到半招!

    

    言暮深深歎了一口氣,一步一步來吧!

    

    “師父,您剛剛已經使完了十式,也沒見有死人啊?”言暮細細尋思著北郭先生說的‘十式使完必有死’,蹲在地上看著她的青鸞寶劍。

    

    “小徒兒,你錯了!快看看為師的劍尖!”北郭先生還沉浸在剛剛揮劍的瀟灑中,久久不能恢複。

    

    言暮聞言看向寶劍劍鋒,疑惑道:“有血?”

    

    “再看看地上!”北郭先生一臉得意,繼續循循說道。

    

    “唔,一隻灰毛兔子。”言暮看著草叢間,尋得那血痕源頭。

    

    “沒錯,今晚加菜……”

    

    ——

    

    初春暖陽下,言暮身穿翠綠色男式錦袍,揮去了昨年的稚幼嬌俏,玉白臉頰上英氣襲人,挺直的腰杆如白楊般纖細茁壯。

    

    骨節分明的小手伸向漆黑劍鞘,握緊劍柄,手腕輕輕一提,刷的一聲,寶劍出鞘。錚亮的劍身映出那雙黑白分明的眸子,如星辰般明亮,堅定。

    

    北郭先生看著成長不少的言暮,心中感懷,繼續教導:“易水十式,前五式練劍術,後五式練劍心!”

    

    北郭先生一個轉身提劍躍於波光粼粼的河畔上:

    

    “第一式,穿堂。輕功翩飛,蜻蜓點水,目光如炬,鎖殺他人。一劍穿堂,不走一步多餘。”

    

    言暮應聲點了點頭,意守上丹田,一躍站於水麵上,照著北郭先生剛剛揮劍的姿勢,抬手伸劍,於水麵上劃出一道道波痕。

    

    “小徒兒學得挺快!今晚給你加個兔腿!”

    

    梅川悄然將竹排劃至河中,誇完小徒兒的北郭先生見狀一躍跳上,不經意間,驚起一陣小小的波瀾。

    

    突然,言暮被這小波瀾分散了注意力,丹田氣散,撲通一聲,便直直掉進了湖中。

    

    梅川眼神一閃,舉起船槳,徐徐將劃到言暮身旁,一把將孩子撈起。

    

    站在竹排上仙風道骨的北郭先生依舊雲淡風輕:

    

    “練劍要波瀾不驚,再練。”

    

    滿身是水的言暮,嘩的一下吐出嘴中的河水:“是!師父!”

    

    一道小小身影,日日夜夜,踏於易水河之上,直到輕身踏過,水中遊魚不知,江中鴻雁不聞,梅川的竹排獨趟其中,驚起層層浪花,亦擋不住言暮手中穿堂劍影……

    

    “第二式,越山。上山越木,穿梭無間,不見蹤影,不著痕跡。劍下無影,不聞一絲風聲。”

    

    北郭先生身影如鬼如魅,穿梭於山林之間,素白衣身本應突兀於翠綠之中,此刻卻讓人完全捉不住身影。

    

    言暮定睛凝神,眼珠子盯緊北郭先生一招一式,踢腿飛躍於枝丫之中,站於北郭先生身後,隻聽到她語氣輕鬆,笑意吟吟地吩咐:“小徒兒,拔劍將這滿山的紅果兒摘下來。”

    

    語罷伸手摘下一隻大紅果兒扔給言暮,言暮眼明手快,伸手接下,細細地看著手中平淡無奇的果子。

    

    “記得!青一道不可,歪一分不吃,沒莖的不得,要個個飽滿多汁,跟你手中的一般!”北郭先生轉過頭看著小徒兒,說道:

    

    “一刻鍾內,摘一百個!”

    

    言暮咬了一口紅果兒,果然汁甜肉脆:“是!師父!”

    

    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梅川,在鬆軟的土地上插上一柱一刻鍾的香條,還順便掛了一個果筐在枝丫之間,言暮見狀背起大果筐,穿林越山。

    

    正值春初之時,滿山遍野的青果兒,要摘這紅果,確實難得。言暮穿山而行,劍風沒到,果兒已落地,香條燒盡,滿頭大汗的言暮背著一大筐果兒站於北郭先生跟前。

    

    北郭先生挑起其中一個紅果兒,隻見飽滿的肉身被蟲兒咬了一小口:

    

    “練劍要細致入微,再練!”

    

    一道小小身影,朝朝暮暮,躍於八角山之上,直到劍過果落,地上一柱短香還沒燒完,北郭先生手中的果子還沒吃完,言暮又提劍而至,筐中個個紅果兒完美無瑕……

    

    “第三式,聰明。耳聰目明,手快於眼,耳聽六路,目及八方。眼到劍過,不漏一敵殘命!”

    

    流水迢迢,清溪通透,北郭先生站在小溪一塊光滑的石頭上,身未邁一步,劍光已經劃過四麵八方,言暮忽感四周氣息被劍劃得七零八落。

    

    劍罷,言暮深深呼吸,清風徐過,氣息又再次如常。她邁腿踏上小溪中的另一塊被溪水衝刷打磨得反光的石頭上。

    

    丹田下沉,穩住了雙腿,卻聽到北郭先生優哉遊哉地說道:“小徒兒,低頭看看!”

    

    言暮聞言低頭凝視,石下澄澈溪水,小魚兒小泥鰍在周圍飛快亂竄,又聽到師父清麗的嗓音:“小徒兒,再抬頭看看!”

    

    言暮抬頭看向周圍,隻見雨水時分,河水邊上飛滿蜻蜓,微微抖動的翅膀,在日光下發著赤金一般的顏色。

    

    “以你站的石頭為中心,將你周圍所有遊動的魚兒和飛蟲全部擊落。”北郭先生遙看梅川從遠處拿著一個大魚簍,笑靨如花地說道:

    

    “魚兒全部挑出來,記得!劍尖勾起魚嘴,旋轉鋒刃,不得傷魚身一分!”

    

    言暮看著跟自己手掌般大小的魚兒,定了定神:“是!師父!”

    

    提劍揮舞,四麵八方雜亂之音。聽及抬眼,那蜻蜓早已飛到遠處,聞聲低頭,那泥鰍不知鑽到哪個角落。手忙腳亂,言暮忽感腳下一滑,直直跌落在泥淤之中,鼻間沾上一滴汙泥。

    

    北郭先生見狀,直覺滑稽又強忍著笑意:

    

    “練武要遐邇一體,再練!”

    

    一道小小身影,無晝無夜,站於一方石頭之上,閉眼聽息,又合耳凝視,直到逖聽遐視,從周圍到方圓三十尺,皆在眼耳之內。提劍輕掃,蜻蜓雙翅一顫,全數落於水麵,魚兒嘴中一癢,早已被挑於簍中……

    

    ——

    

    易水河畔晝夜分明,山清水秀寂靜無間,而盛京皇都滿城煙花,銅鑼漫天爆竹去晦。

    

    上元之節,家家戶戶掛滿紅燈籠,莊霖趕路回府,想早一分看到比花燈兒還俏的妹妹,卻隻見到八鬥居隻剩下一胖一瘦兩個小丫鬟在打掃。

    

    一問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妹妹早已離開盛京,拜師學藝去了。

    

    “爹!娘親!”莊霖風風火火走近莊大人書房,隻見爹娘二人正在有說有笑,吃著元宵。

    

    “喲!兒子回來啦!”宋琦看了看自家兒子,離家半載個頭又長高了些許,便吩咐起下人:“徐嬤嬤,去盛一碗元宵給少爺!”

    

    “娘親!妹妹去哪兒了?”許是不相信先前所聽,莊霖連忙坐在宋琦身旁問道。

    

    宋琦聞言與莊昊對視一眼,笑著說道:“你妹妹跟著北郭先生拜師學藝去了!”

    

    “去哪學藝了,還回來嗎?”莊霖聽了自己娘親的話,宛如五雷轟頂,自己心心念念的妹妹,連一張畫像都沒留下,就離開莊家了。

    

    “瞧你說的什麽話。”莊大人看著自己緊張兮兮的兒子,也不好逗弄,便直言:“她去幽州求學,學成了自然回家!”

    

    學成才回家?那要等多少年啊!莊霖神色悲戚,看得莊家夫婦二人一頭霧水。徐嬤嬤已經把元宵端了進來,挑的都是莊霖愛吃的餡兒,宋琦見狀寬慰:“兒子,快吃吧!”

    

    “哎!”莊霖深深歎了一口氣,心裏堵堵的,一想到很久都看不到言暮,也不知道她會不會就這樣忘了自己:“我吃不下!”

    

    “快吃吧!”宋琦瞥了兒子一眼,做娘的還是知道怎樣逗兒子高興,便說道:“暮暮說每年八月十五會捎一封信到天機山腳下給你,記得叫人去取!”

    

    信?莊霖一聽,那清風朗月的臉龐頓時有了生氣,對了!他之前囑咐過妹妹每年八月十五寄一封信給自己的!所以說,妹妹不但不會忘記他,還會時時想起他,這世間上也隻有自己能收到她的信咯!!

    

    莊霖這麽一想,剛剛的惱怒就消了一半,但心中還是牽掛言暮,含在口中的元宵也沒有往年的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