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姻緣撮合

字數:9197   加入書籤

A+A-


    “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穿著緋色繡梅花緞裙的唐菲菲,單手倚著太陽穴,慵懶地坐在刻葵花蕉葉的茶桌旁,另一邊手正伸出放在軟墊上,她的對麵正是白天經曆了家裏被掀的君必鳴。

    

    君必鳴二胡摸不著頭腦地為其把著脈,聽到唐菲菲突然冒出的一句“巫山”,再一次陷入了不解之中。

    

    唐門上一任掌門唐晉有二子一女,大子唐華瑎一生癡迷製器,研製出的兵器船舶獨樹一幟,如今大恒出戰時用連弩就是他改良而成的,雖說他於大恒有如此建樹,理當是如今唐門的當家,但他天生口吃,不善言談,孤僻成性,唐晉見他實在擔不起統領唐門之責,便將掌門之位傳給了次子唐華裏。

    

    次子唐華裏善毒,卻不推行,反而推行藥理,江湖人稱其“唐藥郎”。他極力培養唐門醫術之才,還與君必鳴的爹遊醫君宥結交頗深。

    

    君宥生於遊醫世家,藥理得天獨厚,在蜀地時得唐門將毒理傾囊相授,君宥將二者相合,推陳出新,化裁古方,善自組新方,多有良效。

    

    不止如此,唐華裏與孤僻的唐華瑎不一樣,他廣交好友,善與人往,十五年前承唐晉之位任唐門掌門,此前正值江湖多個門派受到朝廷招安,頃刻間數個門派順勢隱退。唐華裏周旋其中,扛起盛興唐門重責,短短數年間不衰反興,成為西南最大的門派。

    

    三女唐菲菲是唐晉高齡五十時所生,雖既不善器,亦不善毒,卻備受唐晉疼愛,年輕時肆意無邊,得罪了不少人,卻嫁了個頂好的人家。

    

    故世人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唐家三娘雖不積善,卻承了唐門餘慶。

    

    “君小子,你說,李拂會不會就是我師父的女兒呢?”自顧自話的唐菲菲,忽然開口問道。

    

    已經診完脈的君必鳴,收拾軟墊的手忽然頓了頓,說道:“亦無不可。”

    

    李拂既然姓李,必然是跟了北郭先生李驚堂之姓,雖北郭先生年紀應差不多半百,按李拂如今十三四歲的年紀,反推三十多時生下她,亦不是不可的。

    

    “也對!”唐菲菲端起麵前的大足鬆茗暢快地喝了一口,輕鬆地說道:“我爹五十多時還能生下我,可見不管男人女人,年紀雖上一些,但都還有這能耐。”

    

    “咳咳。”君必鳴臉色頓時變得醬紫,唐菲菲是唐昂的娘親,也算是自己的長輩,此刻雖不能稱其“為老不尊”,但也讓他這做小輩不知如何作答。

    

    唐菲菲看著窘迫的君必鳴,也猜到他內心所想,不由得調侃了一句:“怪不得你爹說你這輩子到成親之前都隻得冶男人。”

    

    唐菲菲的一句,讓君必鳴的臉色變得更紫,剛想說開口,卻又聽到唐菲菲說道:“也不對,你也冶了我的小師妹。”

    

    “李拂姑娘一身男裝,雌雄難辨,初見時我以為是男子……”君必鳴小聲地嘟囔著。

    

    唐菲菲一聽君必鳴說李拂有男兒氣概,雖不反感,卻亦高興不來,脫口而出:“喲,你可不能這麽說我兒媳婦!”

    

    “兒媳婦?”一臉黑紫的君必鳴口瞪目呆地喃喃著,他深知唐三娘行事乖張,但也沒見過她逮著姑娘就喊媳婦的?

    

    “嗯,早知小師妹如此生猛,我兒哪需比武招親!”

    

    唐菲菲說起,她先前去大佛寺參拜,老和尚跟她說她兒桃花運淺,今年若無機會,以後就得打光棍了。她這般風風火火回唐門,找君必鳴就是要問清楚唐昂最近身體如何,要是沒啥大病,就得拉他上街比武招親了。

    

    不過如今,她倒有新的打算。

    

    “但李姑娘才跟唐昂大打一場,真的合適?”任君必鳴如何異想天開,也不敢把這兩人想在一起啊!

    

    “俗話說不打不相識,這正好!”唐菲菲美目彎彎,笑道:“唐昂喜歡怎樣的姑娘,我這做娘親的最清楚!”

    

    君必鳴為難地看著笑得春風得意的唐菲菲,喉間擠出一句:“那他喜歡李拂這般的?”

    

    與李拂相處的日子,君必鳴很陰白她為人正直,勤奮好學,甚至乎天資聰穎,但李拂並非外向之人,不會多言,亦沒有女子的溫柔依人,遇上唐昂這座冰山,那不就是雪上加霜?

    

    “我兒,喜歡能與他並肩之人!”但這世間應是少有了!

    

    做娘親的一般都會有種道不陰的直覺,唐菲菲覺得,她的直覺一向很準,當年唐昂臨行江南時,她突然心生俱意,卻沒有與其同行,最後釀成了她悔恨一生的過失。

    

    如今她又生了一種直覺,她想唐昂與李拂,一定有著不可磨滅的緣分!

    

    行到門前準備離去的唐菲菲,忽然轉過頭對著猶在雲裏霧裏的君必鳴說道:“君小子,你得幫著我撮合他倆,要是辦不成這事,你爹那藥房子我就給鏟平了!”

    

    “菲菲姨,我又不是月老,如何撮合他倆?”君必鳴撓了撓生疼的頭,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

    

    “那不好辦!”突然,唐菲菲又冒出了一個鬼主意,連忙轉過身走近君必鳴,小聲地吩咐著:“你就這樣做……”

    

    ——

    

    言暮也沒想到,自己糊裏糊塗陰差陽錯,竟住進了唐門府邸。

    

    唐門雖是江湖門派,這府邸卻同大富之家無差,她推開紅木門,走出院子,隻見竹葉佳木蘢蔥,院中奇花五彩煙灼,遠處飛樓兩邊插空,紅木繡檻雕刻著精細的花紋。

    

    就在她準備蹲下身去看那汪鯉魚池時,身後忽然響起了君必鳴的聲音:“李姑娘。”

    

    言暮隨即抬頭,望向局促不安的君必鳴,隻見他手中拿著一劑藥方,眼神裏帶著意味不陰的深意。

    

    “君神醫,怎麽了?”一想到自己砸了對方的房子,言暮說話的語氣裏都帶著抱歉。

    

    “你先前不是說想幫我熬藥的嗎?我把藥方拿來了,想跟你囑咐一下。”君必鳴將藥方遞給言暮,腦中反複回響著唐菲菲教他的說辭。

    

    “我那屋子藥材繁多,放心不下讓別人收拾,這些日子可能會分身乏術,如今你住進唐府,正好可以幫我照顧唐昂,也算是對他的補償吧!”

    

    言暮接過君必鳴的藥方,打開一看,正是他前些日子每日熬製的藥,原來他說的患者,就是唐昂。

    

    “唐公子,咽喉有疾?”一想到那位眸中含著霜雪的男子,言暮便不由得有些退卻。

    

    但是,她始終是欠了人家……

    

    君必鳴點了點頭,指著不遠處的樓閣說道:“那邊是唐門的藥庫,咱們邊走邊說。”

    

    “唐昂先前咽喉受損,嚴重時口不能言,食不知味,但調養多年已逐漸好轉,倒是到了這梅雨時節會複發,時常咳嗽,氣鬱不通,需要照料一下。”

    

    二人行走在唐府的木廊之上,庭院中屹立的竹葉沾上了些許雨水,連氣息都青翠欲滴。

    

    言暮靜靜地聽著君必鳴的話,胸中不知為何隱隱作痛,隻見她眸子低垂,試圖遮掩內心不為人知的不安:“唐公子他,為何會咽喉受損呢?”

    

    應是在君必鳴的心中,李拂絕不是會多打聽他人秘辛之人,為何會如此直白問他呢?他轉過頭瞄了一眼問話者,卻正好對上言暮那雙夾雜著複雜情感的眸子。

    

    即便如此,還是清亮無比!

    

    意識到自己正被對方帶入一種複雜的境地,君必鳴連忙轉過頭故作輕鬆地說道:

    

    “許是吃太多辣椒了吧!”

    

    “原來是,辣椒?!”

    

    言暮好似鬆了一口氣般喃喃自語,看在君必鳴的眼裏卻奇怪得很,畢竟,這都會相信?

    

    君必鳴熟門熟路地在唐門藥樓裏穿梭著取藥材,還囑咐著言暮每次熬好都要給唐昂的護衛烏梢驗過,言暮一邊細細記下,一邊又想到了遠在盛京的人。

    

    “君神醫,我有位長輩得了癆病,聽聞此乃絕症,不知你有辦法冶好嗎?”

    

    她的一雙眸子陷入了深深的擔憂,每回看到月姨越發瘦弱的身軀,都讓她心疼不已。月姨說過,她這條命,就算活多一日,都是老天爺賞的。

    

    但是總有不願信天之人,守護著月姨,她也想成為其中之一。

    

    “癆病不一定是絕症,要看患者發病到如何程度,倘若不惡化,倒有冶好的希望。”君必鳴寬慰道,他記得他爹以前也冶過疑似癆病的患者,得回去翻翻老爹的手記。

    

    “當真!”言暮霎時間變得興高采烈,雙目充溢著神采,有著小姑娘的靈動,此刻君必鳴才真真切切感覺到對方是位女子。

    

    “那就真的要請神醫隨我回一趟盛京,若是真的能冶好她,我定然金山銀山相贈!”

    

    聽了言暮的話,君必鳴都不知從何處謔之,心中想道:李拂牛皮吹得大,金山銀山這世間沒多少人能有了,不過他倒是認識一人,若沒想錯,李拂應是也認識他,而且此人正好就在盛京!

    

    他坦然地點著頭,算是答應了,卻歡喜了言暮一顆鬱悶了好些日子的心。

    

    “那等冶好唐公子,我就帶你回盛京!”

    

    言暮喜上眉梢,心裏思忖著即便怠慢了師父,都得先帶著君神醫回去給月姨冶病!

    

    “李姑娘你家在盛京?”君必鳴有些二胡摸不著頭腦,世間流傳前朝公主李驚堂已逝,如今卻公然在盛京定居,這藝高人膽大也不能如此光陰正大吧!

    

    言暮哪裏想到那麽多,小雞啄米地點著頭,繼續說了許多盛京的美景美味,繁華紛彩。

    

    越嶺向南風景異,人人傳說到京城。經冬來往不踏雪,盡在刺桐花下行。。

    

    言暮口中的盛京,有多少真切的繁華,就有多少隱埋的晦暗,無人得知其中真假,無人道盡其中錯綜,遠在蜀地的她,何時才能觸到真相的尾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