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回頭難

字數:4747   加入書籤

A+A-


    狼食!
    懸崖撒手易,失足回頭難。
    天孽猶可違,自孽不可逭。
    鄭恩與趙匡胤分手不久的一天黃昏,一隊快馬在古道上揚起一道煙塵,直撲千山鎮。
    為首二人身穿錦服,腰係長劍,其它人青衣勁裝,佩帶短刀。一個個衣袂帶風,輕靈矯健,一看便知身手不弱。
    他們來到千山鎮外,一錦服人向後揮了揮手,令馬隊停住,交待幾句,便與另一錦服人一前一後飛馳至趙匡胤舅家門口。
    二人從馬上躍下,一錦服人叩門叫道“杜二公在家嗎?”
    趙匡胤的舅舅杜二公聽見聲音打開院門,不由一怔,顯然這兩個人都有高深的武功,不是一般的民間壯漢或江湖人物。他客氣地迎上前“二位客官,駕臨寒舍,不知何事?”
    一錦服人笑道“舅舅,怎的不認識我們了?我是匡胤小時的朋友,名叫石守信,他叫王審琦,都和您一起逛過廟會、蹴過球呢!”
    趙匡胤年幼時的事,已隔多年,杜二公如何記得清楚?聽說是外甥的朋友,便客氣地請進院中。
    那二人進得院來,邊栓馬匹邊東張西望。
    一錦服人問道“大哥呢,怎麽不出來迎接?”
    杜二公畢竟多年走動江湖,心中尚有警惕,見二人來得有些蹊蹺,裝迷反問道“大哥?什麽大哥呀?”
    一錦服人笑得有些詭譎“趙大哥匡胤啊。我們那日與大哥一起醉鬧禦勾欄,逃回家中;次日,暗到府上找大哥商議善後,又值不遇;細問尊管,偏不肯說,便知兄長逃了出來。我們一來恐怕兄長性急出門,少帶盤費;二來我們倆也想趁此躲一躲災禍,所以就帶些銀兩,相約往四處找尋,打聽到他來到了舅舅這裏,我們便尋了過來!”
    杜二公聽他說出根底,一時也辨不出真假,一麵使眼神讓妻子仙人球去後院告訴匡胤知道,一麵含糊其詞,將二人往客廳中讓“請,請,先到客廳用茶!”轉身又吩咐廚房“有貴客,快準備酒菜!”
    一錦服人攔住杜二公,說道“舅舅,匡胤若是不在,我們就不打擾了!”說著,假意要走。
    杜二公急忙攔住“既和匡胤是好兄弟,到這裏就是到家了,怎能不吃飯就走呢?”
    那人帶氣說道“既是一家人,舅舅怎麽說話吞吞吐吐?豈不是不拿我們當自己人看待?我二人為了尋匡胤兄長不遠千裏,好不容易得到消息,前來相會,想不到卻是這等冷遇!”
    杜二公見他們生氣要走,正不知怎麽辦才好,一把菜刀自廚房飛出,直向那人頭上砍去。
    那人將頭一晃,“啪”的一聲,菜刀擦著耳朵掠過,釘在了房廊的木柱上。
    “劉魁、周龍,二位既然替皇帝老兒送命來了,還想走嗎?”隨著話音,趙匡胤從廚房走了出來。
    與此同時,趙匡胤的舅母也手提兩根鐵棒槌攔住了劉魁、周龍的退路。
    趙匡胤舅母見丈夫示意,到後院告訴趙匡胤,趙匡胤聽說石守信和王審琦尋來,大喜過望,哪知潛進廚房一看,卻是冒名的汴京府捕快頭兒劉魁、周龍,心中怒火便“噌”的一聲竄了出來。
    他抓起一把菜刀,揮手便甩了出去。
    劉魁、周龍均是汴京府名捕,且院外還埋伏著眾多幫手,雖知趙匡胤武功很高,卻毫無懼色。
    劉魁退後一步,正色說道“趙匡胤,你火燒禦勾欄、殺害女樂十八名、打死打傷軍卒二十二人,罪當滿門抄斬,禍滅九族,皇上念你父有功於朝,又主動報案,血衣罪證,隻下旨將你一人歸案,繩之以法。你若念皇上恩典,就該伏首歸案,還敢反抗嗎?”
    趙匡胤笑道“老子已身負命債幾十條,再殺幾個,還能多斬下一顆頭嗎?”邊說邊從腰中抽出蟠龍棍,一招青龍出海,向劉魁頭上打來。
    劉魁燕子般向後一縱,腰中長劍隨即拔出,電光石火般向趙匡胤擊出。
    杜二公見是汴京捕快來拿趙匡胤,進房抓把大刀,與妻子一起同戰周龍。
    潛伏在院外的劉魁、周龍隨從聽得院內交手,下餃子似的從房頂上、院牆上跳進院中,參加打鬥。
    趙匡胤舅母兩根鐵棒槌舞得似車輪般轉動,驟然之間,已有三四個捕快在她手下斃命。
    眾捕快雖說武功不很高強,但作戰經驗十分豐富,見她力大凶猛,再不敢與她硬拚硬鬥,紛紛避實就虛,與她巧妙周旋。
    她左奔右走,團團亂轉,終於被周龍看出破綻,一刀將她的左臂砍了下來。幾乎與此同時,一捕快的刀尖紮進了她的腹部。她也在倒下之前,用鐵棒槌砸碎了那個捕快的腦殼。
    杜二公見妻子倒下,丟開交鋒的對手,飛奔而來,一刀劈倒周龍,急切地問道“老婆,你能走不能?”
    趙匡胤舅母渾身是血,仍頑強凶悍地說“不行。能走我能倒下嗎?你和匡胤快走!”
    趙匡胤見舅母倒下,親情相關,傷心動肝,直氣得毛發倒豎、兩眼血紅。拚命之心一生,威猛自長兩成。
    蟠龍棍的“鳳翔九天”本是一個背棍旋鳳腳棍身左右旋花劈掛的同時,身體騰空旋轉,空中左腳外擺為虛,右腳裏合擊打對方頭部為實。此招騰空旋身,速度高,威力大,但高手對陣,很少應用。騰空腳下無根,旋身背後無眼,倘對方反應疾速,對應出招,將很難再有挽回之機。
    趙匡胤打得性起,哪管三七二十一。
    他大吼一聲,蟠龍棍一個旋花勾掛,擊開劉魁長劍,幾乎同時,左腳外擺擊向劉魁心窩,劉魁回劍上撩他的腳踝,他身體已經騰空,右腳已到劉魁太陽穴。
    劉魁大驚,急提氣後縱,哪知趙匡胤早存了拚死之心,右腳擊空,便順勢將身體整個兒向劉魁撞去。劉魁後縱之腳尚未落地,胸前已經被趙匡胤右肩撞上,身子騰空向後飛起,撞在院牆上,丈二磚牆“轟隆”一聲倒下,將劉魁埋在了下邊。
    趙匡胤還怕劉魁不死,又搬起簷下石柱座,砸在劉魁身上,這才回身將蟠龍棍上下翻飛,追殺剩下的捕快。
    眾捕快見兩個頭兒全都失手,哪個還敢拚命,紛紛越牆而逃。
    趙匡胤打散眾捕快,回頭來見舅公、舅母,含淚說道“甥兒不孝,為舅舅、舅媽添災惹禍了!”
    杜二公一邊為妻子包紮傷處,一邊頭也不抬地說道“事到如今,什麽客氣話都不要說了!那些人跑回去,必定到臨近州府搬兵,這兒是存不得身了。舅舅無能,不能保甥兒平安。你速到別處去吧!”
    趙匡胤不舍道“您和舅媽呢?”
    杜二公說“你是全國通緝的欽犯,又懸有重賞,他們目的是拿你的。若知道你走了,便不會大動幹戈了。我和你舅媽自會找地方暫避,你莫操心!”
    杜二公也不待趙匡胤回話,便吩咐家人著意地揀選了一付極精致、最齊整的鋪蓋,又打點了許多金銀,包成一包,送了過來。杜二公將包裹遞給趙匡胤,說道“包中鋪的蓋的、四季衣服都有,還有黃金五十兩,白銀一百兩,你就是什麽不幹,也夠用上二年。你生在富家,自小沒吃過苦,也該受些磨難,長長見識。你拿著走吧!自己處處小心,不要牽掛我們。你走後我們即離此地,不要傳書聯係,以免暴露自己!”
    話說到此,趙匡胤心裏明白,舅舅對自己嘴上關懷,心裏是巴不得自己走得遠遠的,莫再受到牽連拖累。想到自己高官世家,當年在汴京城無人敢惹,到如今卻落個如喪家之犬,躲在這裏苟且安身,希圖飽暖,尚且不能,真正是見譏於當世,遺笑於後人。不由得一股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落下淚來。
    杜二公見他淌淚,還以為是他不想離去,沉臉訓道“大丈夫四海為家。如今亂世,你武功高超,出去闖蕩闖蕩,倘能創立一番事業,也不枉父母養你一場,哭個什麽呢?”
    一個處處喊打的欽犯,家不能歸,親不能投,還能創立什麽事業?
    趙匡胤見舅舅如此說話,知道求也無用,隻得接過包裹,拜別離去。
    趙匡胤逃出千山鎮,急急如脫網之魚,惶惶如喪家之犬。大路不走走小路,客店不進進破廟。這天他流浪到孟州城外,本打算繞小路而過,忽又想道“我整天在窮鄉僻壤遊蕩,吃不好,睡不好,何時是個頭?
    “俗話說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城市雖有官府,但居住稠密,人員複雜,行商出出進進,什麽地方的人都有。我若更名換姓,找一打工之處,量官府不會找到,豈不過上了平安的生活?”
    他搜腸刮肚找尋可投靠之人,想起當年在汴京開相館的苗先生就居此城,心裏琢磨道“當年他在汴京開相館時,受不了苛捐雜稅之苦、地頭蛇之欺,投我當靠山,多次請我飲酒,給我找妓,對我十分巴結。那次,他難耐寂寞,玩弄女人,中了人家的仙人跳,若不是我出麵擺平,他當即就得傾家蕩產,甚至被抓進大牢。我有恩於他,若找他,他豈能不鼎力相助?”想到此,便拉拉帽簷,大步走進城門。
    欲知後事,請看下回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