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孔子、麒麟、仙帝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不久,天儒門的傳法大會,正式開始了。
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走上高台,這人身高九尺六寸(1.86米),年逾古稀,鶴發童顏,眉峰如劍,眼神似電,他隻是掃視了台下一眼,就讓眾人鴉雀無聲!
緊接著,台下眾人全都躬身行禮:“拜見夫子!夫子安好!”
秦笛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上台的乃是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這是一位大人物,被稱為“萬世師表”,“大成至聖仙師”。
秦笛睜大眼睛仔細看,然而他卻看不出孔夫子的功力,究竟到了哪一個層次!
按理說,他練樂樂眼功,即便是仙王巔峰,也逃不出他的眼光,可是夫子的境界,竟然看不出來,對他來說,這簡直是一件怪事!
秦笛心想:“難道說,孔夫子不聲不響,竟然進階仙帝了?他到底證道成神了沒有?如果證道的話,是否完成了第三步證道?眼前的一切看著神奇,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沒想到在世間被批成弱雞的儒門,竟然擁有一位貨真價實的仙帝!”
秦笛原本對天儒門有些懷疑,不知道儒家怎麽能大宗門,敢跟道家、佛家和魔門分庭抗禮,可是在這裏他見到孔夫子,心裏的懷疑一下子消退了!
不管是哪個宗門,隻要能擁有一位仙帝,那就是了不得的事情,更何況天儒門除了孔夫子之外,還有堯、舜、禹三位仙帝呢?加起來至少有四位仙帝了!既然有這麽多仙帝,就算是玉帝,也不敢欺上門來!
這時候,孔夫子站在高台上,開始揚聲講話,聲若金石:“很難得,能在這裏見到這麽多的後輩!
子在天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可回。
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
話說我們天儒門,上宗三皇五帝,中承三官大帝,下有諸聖大賢,可謂源遠流長,人才濟濟。
諸位或許不知道,儒門六藝,原出自鴻蒙金書!
昔年鴻鈞講道,在座的不僅有人族,還有龍、虎、龜、鳳和麒麟這五大聖獸。
其中龍、虎、龜、鳳聽講時居於外圍,各自得了一頁鴻蒙金書。
麒麟立足的地方,距離鴻鈞很近,鬥膽搶到了兩頁金書。
隨後龍歸於東方,虎歸於西方,龜去了北方,鳳飛往南方。麒麟則留在了中央星域。
後來,五老帝君開荒拓野,向四個方位開辟出二十八宿,分別碰到了龍、虎、龜、鳳,並且與它們結盟,每人分享一頁鴻蒙金書,先後證道成為仙帝。
麒麟將兩頁金書吞入腹中,在五大聖獸中顯得格外醒目,因而到多位古仙人的圍攻,身受重傷,不得不隱藏起來。
後來,黃帝統一了中央玄黃大星域,找到了重傷之後久久不愈的麒麟,隻得到一頁鴻蒙金書,又給麒麟逃走了。黃帝憑著那一頁鴻蒙金書證道成為仙帝。
以後又過了很多年,一直沒有人見到麒麟。
直到兩千五百萬年以前,有一位仙王名叫“哀公”,西狩途中捕獲了麒麟。
那時候的麒麟已經病入膏肓,骨瘦如柴,看上去根本不像是麒麟了,因此當時沒有人認出來,看它身上也沒有肉,便將其拋棄路邊。
我那時還是一位普通的天仙,駕仙車途徑該處,一眼看出了麒麟,當時心中悲歎,唱了一首歌,名曰‘獲麟操’:‘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羲我心憂。’
唱完之後,我將麒麟放在仙車上,準備找一個風水寶地,將其埋葬了。
誰知道仔細一看,卻發現麒麟並沒有死!
從那以後,我小心翼翼的嗬護麒麟,想盡辦法給它治傷,然而它的傷得自於多位古仙人,那些人用各種神器重傷了它,所以總也治不好。
直到後來,有一天,麒麟口中吐出一頁鴻蒙金書!
正是有了這一頁金書,才讓我的功力突飛猛進。
我的功力提升之後,治療的手段也開始多起來,此後一千多萬年,我每天彈琴,為它梳理氣機,慢慢的,麒麟身上的傷漸漸好起來。
它跟我一起生活,有時候也出去轉一圈,與龍、虎、龜、鳳交流,順便從四靈那兒帶回來一部分鴻蒙金書的內容。
而我在進階仙王之後,也曾親自登門拜訪五帝。
因此之故,我們天儒門,跟五帝宮關係密切。
堯舜禹三官大帝,乃是五帝傳人,各自得到一部分鴻蒙金書的傳承。三人接受了我的邀請,願意做天儒門的太上仙尊。而我則將自己珍藏的鴻蒙金書,拿出來與他們分享。
再後來,我整合了三皇五帝堯舜禹的部分傳承,再加上親手掌握的一頁鴻蒙金書,盡力糅合在一起,開創出禮、樂、射、禦、書、數這六大法門,然後招收弟子,成立天儒門。這便是天儒門的曆史。
所以說,我們天儒門有著豐厚的底蘊,不是諸位當潛心研究,仔細鑽研,學無止境。”
秦笛聽到這裏,禁不住點了點頭,心道:“按照古書記載,“西狩獲麟”發生在春秋末期魯國西境?大野澤。《左傳·卷十二》載: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
《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十四年春,西狩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鑰商獲,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
《兗州府誌·聖裏誌》載:“周敬王三十九年春(哀公十四年),西狩於大野。叔孫氏家臣鑰商獲麟。”“折其左足,載以歸。叔孫氏以為不祥,棄之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麋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乎來哉!反袂拭麵,涕泣沾衿。子貢問曰:夫子何泣也!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之。”
據考證“西狩獲麟”發生在春秋魯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書,也恰恰在這一年脫稿,這時孔子已71歲,從此已不再著書。這證明了至今仍在巨野流傳的“孔子獲麟絕筆”的故事是真實的。
傳說孔子出生時也有異象。在公元前551年(魯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親?顏徵在懷了孕,祈禱於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時,頭頂長得有點像尼丘山,幫取名孔丘字仲尼。
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死,他心中感慨,揮筆寫下挽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孔子感麟而憂,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駕鶴西去。孔子離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的詩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