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京城家具廠

字數:3577   加入書籤

A+A-


    天降橫財之我對錢真沒興趣!
    位於京城城南永定門外的“京城家具廠”,是一家有著百餘年曆史的專門做硬木家具的老鋪麵兒,原廠址位於京城東珠市口三裏河的金台書院附近,直到1963年才遷到永定門外。
    京城家具廠原名“龍順成”,這家老字號從初創起始,就亮出老店特有的經營方式“前店後廠”。
    生產的產品定位,在以買賣人家的鋪麵及尋常百姓居家過日子的桌、椅、櫃、箱、櫥等日用家具為主,同時兼做單獨定製及來料加工。
    “龍順成”這一享譽京城的老字號,其悠久曆史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十三年。
    當時有一位山東的王木匠,憑著高超精湛的木工手藝攜家帶口獨闖皇城,時隔不久便在京城前門外大街魯班館開了家並不起眼的桌椅鋪。
    老話講,但凡店鋪開張,甭管規模大小經營何種商品,總得起個吉利的雅號才成體統,於是王掌櫃通過朋友,請一位赴京趕考的年輕同鄉舉子幫忙。
    好友受托至會館說明來意,舉子沒有任何推辭,在八仙桌上攤開宣紙,握筆思忖片刻,賜名“龍順”,寓在天子腳下買賣興隆、吉祥順利之含意。
    果然,借這一吉名,生意從此“福星高照”,再加上善動腦筋又相當勤奮,王掌櫃努力使產品不斷翻新,經過二十幾年的辛勤培育,終於使其製做的硬木家具在皇城根裏已成為一個知名度頗高的品牌。
    光緒二十五年,王家根據市場風雲變幻的情況,及時地將自家鋪麵與毗鄰的兩家木工鋪子,一家姓吳、一家姓傅合並了。定名叫“龍順成”。
    該店鋪的硬木家具最終形成其自成一體的,成龍配套的工藝化流程。
    他們的每種產品在造形美觀大方上開動腦筋,如既要恪守家具堅固耐用,又要體現中國傳統硬木家具的高文化品味。至少也能讓不怎麽懂家具的外行人一過目,就能八九不離十的知道,這是中國傳統家具的“正宗貨”。
    經王、吳、傅三家不斷的推陳出新,各類家具發展很快,在幾十年間已達到二三十種。
    隨著“龍順成”字號的箱、桌、椅、櫃、條案深入千家萬戶,其聲名不僅轟動京城還遠播華夏,生意一宗接一宗十分紅火,工匠也由最初的十幾人增加至二百來號人。
    由於“龍順成”的家具特別堅固結實、持久耐用,京城內外廣為流傳“龍順成”家具百年牢的說法。
    據說,還有一個在京城流傳甚廣的故事呢。
    話說,清朝光緒年間的一個初秋,前門外一家頗有名氣的酒家。
    這天來了一南一北兩撥兒食客,席間眾人推杯換盞、猜拳行令煞是熱鬧。
    待酒足飯飽即將退席之際,兩桌客人因久別重逢格外高興,燒酒喝的有些過量,似烈火在心中燃燒。恰在此時,雙方因言語不和發生口角,於是借著酒勁兒便大打出手。
    頓時,屋內桌椅板凳飛來飛去,與鬼哭狼嚎聲交織在一塊,遺下狼籍一片。
    等惡戰平息後,掌櫃的和店小二趕忙出來收拾店堂殘局,發現其中不少桌椅都摔散了架,而惟獨刻著“龍順成”字號的家具除了漆皮兒磕掉幾塊外,其主體結構則絲豪無損。
    不久,這件不大不小的事就傳遍京城。使“龍順成”家具質量過硬度的名聲,愈加遠近聞名,每天從早到晚買主兒不斷。
    這些人當中,既有社會上層的達官顯貴、大買賣人家,也不乏知書達理的文人墨客和平民百姓。
    總之,在過去的老京城,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家均以府邸裏擁有一件或數件“龍順成”老字號的花梨、紫檀、紅木、雞翅木等硬木家具點綴居室客廳為榮耀。
    百餘年來,正是它深得四九城新老用戶的信賴。
    一代代京都子民眼瞅著這塊金字招牌由弱到強、由小到大,經曆風風雨雨,從心裏發出由衷的讚歎“龍順成桌椅百年牢”名不虛傳。
    翻開中國硬木家具發展的浩瀚史冊,就會發現,我國早在明清之際,家具製作水平之高、工藝之繁、造形之美均已達到顛峰。
    據史料記載,遠在宋代,我們先人便在家具的設計上已注意到人體學的問題,造形以簡單樸素為主。
    到了明清,隨著政治、經濟的穩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的促進了客戶對硬木家具的大量需要。
    皇宮大內和不少珠寶店、大鋪麵對家具的要求又向龍順成這家老鋪麵提出某些特殊的條件,由此,為家具製做朝著高質量、以適應不同階層所需了良好、嚴格、有序的客觀環境。
    “龍順成”正是抓住這難得的曆史機遇,有幸成為清朝宮廷造辦處指定的皇家家具製作惟一廠家。
    從此“龍順成”的京作家具有了一個輝煌的發展時期。從前麵對民間產品,現在則朝著專為皇宮禦用服務方麵轉移。
    因此,無論在產品線條、表麵花活、雕刻的分寸感、擦臘等係列工藝方麵,都逐步適應皇宮近乎苛刻的要求,從而使其承製的宮廷家具也自此含蓋莊重、華美、典雅的宮廷藝術特色。
    一眾人下車後,先去家具廠的辦公室。
    在路上,馬一都還跟莊誠講了一個故事。
    說在79年,家具廠舉步維艱,沒錢發工資了。廠子沒辦法,上級也沒錢,自力更生吧。家具廠別的沒有,就是家具多啊。於是就在廠門口把老家具掛簽銷售。一對黃花梨太師椅,標價10塊錢,愣是沒人要,賣不出去啊。
    “啊?還有這事呢?”
    “可不嘛。那會兒也是窮啊,都沒錢。”
    “他們的老家具都是自己做的?”
    “嗨,也不是。運動那會兒,全城收上來的四舊,家具部分基本就往它這送,這就積下了很多好玩意。”
    “呃,那現在它的老家具還賣嗎?”
    “應該賣吧。現在就貴嘍。”
    李如成在邊上也說。
    說話間,已經來到了一棟小二樓前,大門上掛著一個木頭牌子,白底黑字。“京城市龍順成中式家具廠”。
    “就是這兒,我們和他們廠長已經約好了。咱們上去吧!”
    “這名?”
    “嗨,去年剛改的。”
    “哦。”
    一行8人走進了辦公小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