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高士廉有點膨脹

字數:5470   加入書籤

A+A-




    作為李承乾的舅公兼老師,高士廉表示亞曆山大。

    在他即將去中山王府為李承乾授課的前一天,李世民將他叫到禦書房。

    著重交代了四書五經這些,李承乾早就已經會背了的事情。

    並且,李世民特意交代,讓高士廉教導李承乾政務方麵的知識。

    這就讓高士廉很為難了。

    讓自己教一個八歲的孩子政務?

    這不跟開玩笑一樣呢麽。

    而最主要的是這家夥還是個皇子。

    搞不好是未來要成為帝王的人。

    如若自己教的他學得會還好。

    如若學不會,那豈不是要砸自己招牌了?

    站在中山王府外,高士廉猶豫著要不要進去。

    就在這時,一個小小的身影從王府內蹦躂出來。

    “舅公?”

    “您怎麽在這站著呢?”

    李承乾跑到高士廉身邊。

    高士廉尷尬的清了清喉嚨:“那個,我也是剛到。”

    “來來來,舅公快快請進。”

    李承乾非常熱情的拉著高士廉走進王府,端茶遞水恭敬非常。

    這著實讓高士廉有些啞然。

    李承乾端著茶盞臉上掛滿討好笑容:“舅公,這是我前些時日閑來無事弄出來的花茶,您嚐嚐。”

    高士廉接過茶杯喝了一口,茶水確實非常不錯。

    隻是心裏麵泛起嘀咕。

    不是說大皇子頑劣不堪嗎?

    這哪裏有一點頑劣的樣子,分明就是個乖寶寶呀。

    可他那裏知道李承乾心裏想的是什麽。

    他眼中的這位乖寶寶,此時正在心裏盤算著呢。

    反正高士廉用不了多久就會被貶。

    自己隻需要表現的順從些,就不會被打,更不會被罰。

    等到高士廉走了,自己就又可以當條鹹魚了。

    想到此處,李承乾的笑容更加恭敬:“舅公,在吃塊糕點,可好吃了。”

    “好,好,好。”

    高士廉接過糕點:“咱們開始上課吧。”

    “好,我都等不及了呢。”

    高士廉謹遵李世民的叮囑沒有去教李承乾四書五經,而是和他探討起一些朝堂上的政務案例。

    這對於李承乾來說,倒也不算折磨。

    畢竟麵對麵的聽故事,總比後世看野史有意思多了。

    所以在課堂上,除了偶爾的偷懶之外,倒也沒有搗亂。

    這也讓高士廉得意非常。

    李綱不是說大皇子,頑劣不堪,不可教麽?

    現如今在自己麵前還不是乖寶寶一樣?

    房玄齡不是說自己才疏學淺不配做大皇子老師?

    現如今自己不還是被大皇子欽點過來執教?

    說到底,並非路不平,而是人不行。

    一天課程後,高士廉誌得意滿的離開。

    送高士廉離開後,李承乾長舒一口氣,嘴角掛笑。

    距離自己獲得自由,又近了一天。

    ……

    李承乾眼見距離自己自由的日子越來越近,故而心情不錯。

    但他老子李世民最近可是煩心事兒不斷。

    州縣過多的事情隨著李承乾的十道論後才剛剛得到解決,朝堂上就又吵翻天了。

    當初,突厥不設各種製度,每家每戶自由自在,倒也安穩。

    可在趙德言投奔頡利可汗得到重用後,便開始對突厥舊俗大加變更。

    自古以來,漢人與遊牧民族的處事風格就不一樣。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趙德言頒布的政令苛刻繁瑣,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說是強人所難。

    故而突厥百姓開始有怨言。

    而去年冬季天降大雪,草原上牲畜死亡極多,突厥百姓也遭受凍餓之苦。

    可頡利仿佛沒看見民間景象一樣,依舊年年發動戰爭,並且變本加厲的盤剝百姓。

    因此突厥國內怨聲載道,各部紛紛叛離突厥,頡利兵勢漸漸削弱。

    正因為看見了這一點,朝堂內便有人請求趁勢出擊突厥。

    其中宰相蕭瑀便是呼籲北擊突厥叫的最歡的那個。

    當然了,有主戰派,就有主和派。

    長孫無忌便是主和派的首腦。

    他很清楚,現今大唐正是多事之秋,國內剛剛經過十道變革,不宜開戰。

    主戰派主和派在朝堂上吵得激烈,把李世民吵得頭大,隻得找借口散朝。

    若問李世民想不想開戰。

    他肯定是想得。

    畢竟渭水之盟可是被李世民當做終身恥辱的事情。

    他自己便說過,要把頡利抓過來在國宴上跳舞給自己看。

    同樣嗎,他心裏也知道現在不是開戰的時候。

    所以他才會惆悵。

    散朝之後,心煩意亂的李世民走出皇宮,在長孫無忌的陪伴下,來到了中山王府。

    至於為什麽來中山王府,其中理由很簡單,就是想檢查一下李承乾的功課。

    但若是將這話翻譯過來,那他就隻是單純的想要找理由揍李承乾一頓出氣。

    誰知,在李世民即將來到李承乾上課的院子時,高士廉正與李承乾講今日在朝堂上的爭論呢。

    高士廉坐在堂中,對堂下的李承乾道:“如今簫相與長孫相兩人各執一詞,一方說要戰,一方說要和。”

    “乾兒,我且問你,你覺得該戰,還是該和?”

    “不戰也不和。”

    李承乾無精打采的回了一句。

    聞言,高士廉不解:“不戰不和是何意?”

    “就是不打他,也不跟他講和。”

    李承乾終於抬頭看了高士廉一眼:“說白了就是不搭理他。”

    高士廉微微挑眉,再問:“如今突厥動亂,正是勢微之際,為何不戰?”

    “突厥動亂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而且如若這時出兵,反而還會幫了頡利那老小子。”

    “幫了他?”

    高士廉問道:“為什麽這麽說?”

    “麵對我大唐這樣的強敵,那些部族能不團結一致?”

    “這道理也太簡單了些,在生存麵前動亂也會結束。”

    李承乾搖頭晃腦道:“與其出兵幫頡利那老小子結束動亂,還不如燒上茶水拿著一盤瓜子看戲呢。”

    “而且舅公,突厥雖然人口要比我們少很多,但他們可是全民皆兵,還都是騎兵。”

    “就算是我軍在前期可以占盡優勢,到後來勢必會被突厥騎兵拖入泥潭,進退不得。”

    李承乾臉上略帶惋惜道:“不過我知道,我父皇一直將渭水之盟視為一生之恥,但現在卻不是開戰的最佳時機。”

    聽聞這話,躲在暗處的李世民挑了挑嘴角。

    沒想到,這家夥還挺了解自己的。

    李世民繼續抬頭看向李承乾。

    “可是,我隻希望父皇知道,與其和突厥進行毫無意義的消耗戰,不如將這份仇恨藏在心底。”

    李承乾眼睛盯著前方,然後緩緩抬起手:“然後勵精圖治,增強國力,等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