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6章:股份製
字數:5853 加入書籤
A+A-
還別說。
就在今天下午的時候。
長孫無忌剛剛來找過李世民。
而他來找李世民的目的,正如李承乾所說,要將自己手下的產業全部都交給朝廷掌管。
也是因為跟長孫無忌聊這件事兒,所以他才會在皇宮消失了整整一個下午。
以至於小初子派人去尋他都沒有找到他的蹤跡。
而見李世民那驚訝的表情,李承乾微微一笑。
“父皇不用管兒臣是怎麽知道的。”
“您隻需要告訴兒臣,是或者不是。”
李承乾道:“亦或者告訴兒臣您是如何想的,想要接受,還是想要拒絕。”
“這個……”
李世民沉默了好半天都沒有說出話來。
見此情景,李承乾大概也猜到了他心裏麵的想法。
兩人畢竟當了這麽多年的父子,他的心思瞞不過李世民,李世民的心思同樣也瞞不過他。
“所以,父皇是打算同意。”
“但又覺得愧對長孫家,所以才將主意打到了兒臣這兩個閨女身上。”
李世民的眸中閃過了一抹羞愧的意味。
很顯然,李承乾是戳中了他的心思。
李承乾表情無奈的搖搖頭。
“既然如此。”
“父皇又何必這麽拐彎抹角呢?”
“大可以直接跟兒臣說出來。”
李世民挑眉看向李承乾:“我說出來你能同意?”
“不能!”
李承乾想也不想的說道。
李世民表情一黑:“你不同意還說個啥?”
“父皇應該是了解兒臣的。”
“兒臣這些年,最不喜歡的就是聯姻這些事兒。”
“男女成婚的前提,至少要有最基本的感情。”
“不然,這婚成的一點意義都沒有。”
李承乾低頭看向李世民懷中的小家夥道:“您難道希望您懷裏這個小家夥,將來嫁給一個自己根本不喜歡,沒感覺的人,因為不快樂,致使她年紀輕輕就鬱鬱而終麽?”
“怎麽可能?”
李世民昂首道:“長孫家那小子我都看過的,絕對是頂好的人,將來也必然是人中龍鳳。”
“可是我跟父皇說的,並非是那小子行不行。”
李承乾瞪眼說道:“而是我閨女,您的孫女喜不喜歡!”
別人不知道,李承乾還能不知道麽?
古往今來多少貴族家的女兒都因為這些個利益糾葛而葬送了自己?
不說旁人,就說李麗質。
如若沒有李承乾小時候給長孫衝的各種磋磨,讓他在很早的時候就看清楚了自己的本心。
李麗質會生活的這麽好麽?
要知道。
在另一條時間線上的李麗質可是在二十出頭的年紀便香消玉殞了。
這其中或許有李麗質身體上的原因。
但那就是全部了麽?
如果她真的生活的幸福,如果她真能像這條時間線上的李麗質一樣在皇家是掌上明珠,在長孫家仍然被當成金疙瘩疼愛,她還會那麽早就香消玉殞麽?
答案是肯定的。
她就算是活不到七老八十,起碼壯年是能達得到的。
而例子就擺在眼前,李承乾又怎會把自己的女兒親手推進火坑?
“父皇啊。”
“兒臣從小到大沒求過您什麽。”
“隻有一次,就是不讓您將姐姐嫁到北漠去。”
“如今,兒臣,兒子,再求父皇,爹爹一次。”
“別讓兒臣的女兒走哪條老路了。”
說到這裏的時候,李承乾忽的湊近了李世民,道:“而且有件事兒,兒臣一直都沒告訴您。”
“舅舅要交出產業給朝廷掌管這件事兒並非是看在您的麵子上。”
李世民皺皺眉,似乎是想到了什麽,狐疑的看著李承乾道:“這件事兒莫不是你搞的鬼?”
“是!”
李承乾很大方的承認了。
而且他對李世民也沒有任何隱瞞的必要。 .??.
李世民的眉頭皺得更深:“若是我沒記錯,當時可就是你說要驅虎吞狼,用長孫家去鉗製世家的,如今是怎麽?怎麽還突然逼著人家放棄產業?”
“父皇誤會了。”
“兒臣並沒有逼著他們。”
“兒臣隻是暗中提醒了一下舅舅而已。”
李承乾淡聲道:“但不管如何,這都是為了天下的百姓著想,也是為了咱們大唐著想。”
“兒臣與舅舅合夥做生意到如今已經有十年光景。”
“而在這十年之中,長孫家的產業已經在兒臣的幫助下,覆蓋到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麵。”
“如果長孫家的產業關門一天,許多百姓都將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更沒有錢賺。”
“如若這種產業,朝廷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那麽就將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李承乾又貼近了李世民一些,在他的耳旁說道:“您兒子可是暗中奔波了好長時間才做出來這麽一個局。”
“您如果在這時候給您兒子下絆子,扯後腿,那可就……”
後麵的話,李承乾沒有繼續說下去。
而以李世民那個聰明勁,他怎麽可能猜不到李承乾想說的是什麽呢?
此時此刻。
李世民的目光一直都在李承乾的臉上。
過了良久,李世民方才將目光收回來搖頭苦笑出聲。
“你啊,你啊。”
“你利用了長孫家,如今又將人家一腳踢開。”
“這要是叫旁人知道了,以後誰還敢給你做事?”
“你難道就不怕你在未來徹底成了孤家寡人麽?”
李世民語重心長的說道:“權利不是這麽用的,皇帝也不是這麽當的啊……”
李承乾聞言,也隻是微微笑了笑。
“父皇誤會了。”
“兒臣可沒有說要將長孫家徹底踢開。”
“什麽意思?”
李世民皺著眉頭道:“你不是要讓朝廷接管長孫家的產業麽?”
“的確是接管。”
“但卻不是父皇想的那個意思。”
李承乾道:“兒臣的意思是,不要產業,隻要地契。”
“什麽意思?”
“朕怎麽越聽越糊塗了?”
李世民道:“不要產業,要地契有什麽用?”
“朝廷出錢去買這些產業的地契。”
“比如在長安城東,長孫家有八十間店鋪。”
“朝廷出資將這些店鋪全部買下來,但往後的使用權還是在長孫家一方。”
“而從此往後,長孫家除卻需要繳納二成的稅收之外,還需要付給朝廷租金與分紅二成。”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我們朝廷將會成為長孫家最大的合夥人,生意經營,長孫家做主,但店能不能繼續開,開多少,卻是我們朝廷說的算。”
“我這麽說,父皇應該能理解的吧?”
如果是放在後世。
這麽說就通俗易懂了。
說白了,這就是股份製。
朝廷與長孫家各自占有產業的一半股份。
不參與產業經營,但卻有權主導產業的經營方向。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