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全球科技迭代的加速

字數:4114   加入書籤

A+A-




    古往今來,學習新鮮事物,不能說是年輕人的專利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這種動物確實會越來越對自己以往的成功經驗形成路徑依賴。

    麥克馬洪多年來來率領法軍在阿爾及利亞,克裏米亞,意大利等地叱吒風雲,戰功彪炳,早就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思維方式。

    他用鼻孔指著遠處那些墨西哥仆從軍,對翻譯官說道:“你認為這群鄉巴佬的建議有什麽參考價值嗎?”

    翻譯官看了看,墨西哥仆從軍別說士氣了,看上去就連基本的軍紀都維持不住。

    “所以不用擔心,巴讚那家夥隻是輸給了鐵絲網這種奇淫巧技罷了。”

    “這些拉丁人不過是從東方人身上學到了一些卑鄙伎倆,而獲得勝利需要的是堂堂正正的軍隊。我看是巴讚被墨西哥的鬼天氣熱昏了頭,說些無稽之談來掩蓋自己的無能而已。

    所謂的明式散兵戰術,隻不過是缺乏訓練的中世紀東方遊牧兵複魂,不足為懼。”

    麥克馬洪成為軍人的時候,拿破侖雖然已經不在了,但麥克馬洪和每一個法蘭西軍人一樣牢記著拿破侖的名言:

    兩個馬木留克兵絕對能打贏三個法國兵;

    一百個法國兵與一百個馬木留克兵勢均力敵;

    三百個法國兵大都能戰勝三百個馬木留克兵;

    而一千個法國兵則總能打敗一千五百個馬木留克兵。

    拿破侖大帝的語錄說明,散兵遊勇式的勇武在排成線列的西方軍陣麵前是徒勞無用的。

    個人的勇武在如今的戰場上無限趨近於零作用,隻有集體的力量才是偉大的。

    資本主義相比於傳統農業-手工業社會最大的優勢,正是在於“集中力量辦大事”上麵,而近代軍隊對比傳統軍隊的優勢,同樣如此。

    可以說,對於散兵戰術的輕蔑深深刻在法國人,或者說全歐洲人的思維定勢裏麵。

    每一所歐洲的軍事學院都相信,戰爭的藝術就是要將士兵訓練成為沒有思想的機器,形成整齊劃一的隊列,從而最大程度上發揮槍支的火力。

    隻要能端著步槍走到最近處射擊,勝利就將唾手可得。

    可以說,這樣的認知在線膛和米尼彈發明之前是完全正確的。

    滿清軍隊就算裝備了先進的洋槍樣炮依然不是洋人的對手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

    然而,人們總是會忘記一點,曆史總是在螺旋上升中發展的。

    隨著槍支的火力,射程,精度的提升,“閃”已經比“殺”更重要。

    更何況,散兵並非沒有戰術。

    大到戰術穿插,小到一個班內的三三製配合,雖然不如線列槍斃那樣顯而易見,可散兵作戰的戰術紀律要求完全不少,甚至更多。

    其實這個時代的歐洲軍隊也有散兵,比如說偵察兵或者說斥候。

    米尼彈發明之前,膛線槍就是偵察兵的專用武器。

    由於那時候的子彈要卡進前裝膛線槍非常麻煩,無法實戰,隻有打一槍就跑,不需要連續裝填射擊的偵察兵才會使用,他們是天然的散兵作戰好手。

    然而,如今更加先進的後裝撞針槍都已經普及了,但歐陸軍隊中,散兵的戰術依然局限在偵察兵之中。

    揮手趕走了語速巴拉巴拉,手勢嗚哩哇啦的墨西哥人,麥克馬洪繼續視察防線。

    “司令英明!”

    軍需官適時地跟上恭維道:“明人真正能給我們造成麻煩的也不過是那些叫做鐵絲網的東西罷了。

    我們蘭西的鋼鐵廠已經在加緊生產,第一批物資按照計劃差不多也該已經到達”

    嗚嗚嗚——

    這時候遠處的汽笛聲也應景地響徹奧克利峽穀。

    從峽穀中間緩緩駛出一輛老舊的蒸汽機車,拖拽著十多節車廂,以老邁的姿態緩緩停下。

    這條從東部濱海地區聯通西北礦區的鐵路曾經是墨西哥合眾國的重要政績,而如今,它也成為法軍補給和進兵的重要幹線了。

    把路修得太好就會發生這種事情。

    虛假的雅利安人在境內修建了大量優質的公路,從而導致美蘇機械化部隊進兵神速,短短時間內就淪陷了自己的首都柏林。

    真正的雅利安人用泥濘不堪的道路,稀爛無比的基礎建設,有效地抵禦了來自北方某大國對於新德裏可能的機械化突襲。

    這場博弈,世界大國恐成最大贏家。

    對於如今的墨西哥來說,基礎建設當然也一塌糊塗,甚至遠遠不如印度,而且是如今的英屬印度。

    這對於武穆軍的機械化推進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故而更加需要定先把聲勢打開,創造更好的閃電突擊環境。

    今天這趟列車已經是最近一周第三趟抵達的軍需列車了。

    軍需官喜氣洋洋的清點了運輸來的物資。

    除了子彈、火藥、豬鬃刷子、潤滑油等常規軍耗品,列車上還有數個車廂裝滿了麵包、紅酒之類的東西。

    而在最後三個車廂,則塞滿了一個個木頭箱子。

    開打以後,裏頭都是纏繞好的鐵絲網。

    鐵絲網這種東西,對於如今的歐洲人來說並沒有什麽技術門檻,這也是為什麽大明並沒有對其進行技術封鎖的原因。

    與之類似的還有充氣輪胎技術。

    硫化橡膠已經發明了30年,不過至今歐洲大部分車炮的輪胎都是類似早期自行車那樣的大直徑軲轆,外麵包著幾層硫化橡膠而已。

    大直徑是為了減震。

    直到充氣輪胎的出現,才慢慢將車軲轆的直徑縮小。

    往輪胎中充氣這樣的設計也是很難保密的,在平倭戰爭後,這一技術就引起了英法等國的重視。

    他們的充氣輪胎也都很快誕生了,但質量與大明的輪胎相距甚遠,甚至可以說有雲泥之別。

    朱富貴之所以每個月要花幾萬文化值買輪胎,就是因為以這個時代粗製濫造的輪胎和後世輪胎性能相差太大,就算用在民用汽車上都難以滿足需要。

    至少,目前英法的軍用車炮的輪胎,還不敢做成小軲轆,因為他們的輪胎爆胎率實在太高了。

    他們隻能做成中型咕嚕,並且準備許多備胎。

    可至少比起曆史上,已經很進步了。

    這就是大明使用先進技術必然帶來了全球科技迭代的加速,也就是所謂的邊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