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李春發樓與鄉村愛情故事
字數:6671 加入書籤
出於後世的經驗,朱富貴對於房地產的開發還是很謹慎的。
鳳都並沒有采取後世北京、倫敦、莫斯科的模式搞大環線,不存在幾環幾環的概念。
而是和上海、深圳一樣,是去中心化的分區模式。
當然,官方的說法是沿襲自長安故都的坊市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大明的臨時憲法中,明確規定新鳳陽市為大明法定首都。
鳳陽、南京、長安市為大明故都。
中都鳳陽和南京作為故都無可爭議。
但剩下這個名額是長安,而不是北京,則是朱富貴綜合考慮的結果。
從法理上來說,北京是朱棣的舊都。
雖然朱富貴一向不太在乎朱家內部法統問題,甚至對朱老四的評價一向很高。
但涉及到定都問題,政治正確就非常重要了。
長安天然就比北京政治正確。
倒不是說漢唐故都的加成,而是長安本來就很有可能成為大明的都城。
當年,朱富貴的直係祖先朱標太子尊朱元璋之命,前往西安考察還都長安的可行性。
可惜回到南京時路感風寒,不治身亡。
朱元璋悲痛萬分,再也不許人提起長安之事。
但換而言之,也可以說,還都長安是朱標去世前最後的願景。
長安也是朱元璋和朱標父子魂牽夢繞之地。
當然關中凋敝,長安城還能不能做首都這是個未知數。
不過這隻是技術上的問題。
從政治上,朱富貴肯定要擺出還都長安,盡懿文太子遺誌的態度的。
此外,朱富貴本身對於還都北京這件事就不太感冒。
此事不能細談。
總之,名義上,鳳都乃是長安古都的精神續作,以超前兩百年的規劃進行建設,儲備了大量土地。(如圖)
拿出一部分土地,朱富貴以赫魯曉夫樓為模板,設計了一款“李春發樓”作為大明公民的福利分房。
隻要具備大明合法公民身份(倭島都護府籍除外),服役3年,或者工作滿10年,就能免費分配一套這種房子。
當然了,如今大明百廢待興,第一代大明人自然是有優惠的。
根據德武二年住房保障詔規定,在德武十年,也就是1872年之前,所有大明公民可以先行入住,待服役或工作年限滿足要求後,再獲得房產證。
當然,這種李春發樓是不可以交易的,在特定條件下,將會有大明朝廷收回。
最終解釋權在皇帝陛下手中。
這種樓之所以叫李春發樓,而不是朱富貴樓,主要是為了讓人一下子聯想到這種樓房堅固耐用,安全可靠。
當然進一步,也是因為,朱富貴知道再過幾十年,下一代,或者下兩代的年輕人肯定會嫌棄這種隻有小戶型的房子。
1954年,蘇聯曾建立了大批的從法國“廉價社會住宅”的樣板樓移植的簡易住宅。(如圖)
這種被稱為“赫魯曉夫樓”的建築解決了大量居民的生活居住問題,讓他們從地下室、工棚、危房和過度擁擠的合住房中喬遷了新居。
但這種小戶型的住房,被赫魯曉夫引以為驕傲的象征的住房,在20世紀90年代明顯的暴露出了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舒適生活理解的矛盾與衝突。
曾經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並解決了突出住房危機的社會矛盾的“功臣”成為了落後的象征,被大麵積拆除。
李春發樓當然要比赫魯曉夫樓要進步得多。
不但外觀是中式複古建築,內部的麵積也要大不少。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大明雖大,但也不意味著人人都能住大豪斯。
就好像蘇聯雖大,還必須建造赫魯曉夫樓一樣。
赫魯曉夫樓的麵積隻有30-46平米,層高隻有25米,將極簡主義發揮到了極致。
房屋內所有不必要的裝飾物和功能一律取消,嚴格控製廚房、衛生間、門廳和過道的麵積。
廚房不過5㎡,勉強能放下一張餐桌,一個轉身就會撞到椅子,或者碰倒瓶瓶罐罐。
衛生間麵積也控製在3㎡以內,稍微胖一點的人進去就會很困難,據說赫魯曉夫在一次視察中,親自進入這種廁所試了試,然後說:“我要是都能在這裏上廁所,其他人就都沒問題!”
而大明李春發樓的標準則是,大明東廠督公李春發提督能夠轉身和使用。
所以李春發樓的麵積為65-77平米,層高30米。
廚房和衛生間的麵積分別達到了10平米和8平米。
看上去似乎是很不錯的房子了。
確實,朱富貴相信,後世不少年輕人能夠分到一套李春發樓一定做夢都能笑醒。
不過低情商:人的是無窮的。
高情商:老百姓對幸福生活追求是永不止步的。
朱富貴不能阻止大家追求大豪斯的權力。
畢竟大明虎踞美洲,不建些大豪斯也實在說不過去。
所以一些郊區坊市便被規劃為別墅排屋區。
朱富貴推薦給劉浩的升道、廣德、立政、敦化四坊就是這樣的坊市。
這裏購買一套200平方的小型排屋大約需要1400大明元,相當於35萬人民幣。
可以說是非常實惠的價格了。
以李浩錦衣衛中尉的工資,扣除吃喝花銷,大概年就能付清。
夫婦兩人一同還貸的話,還能更快。
當然,這是地鐵通車前的價格。
朱富貴估計之後怎麽也得漲上一倍。
不過就算漲上一倍,作為首都的房價其實也很便宜了。
在大量李春發樓的托底之下,大明房價的升值空間相對有限。
當然,大明是有房產稅的,而且還是累進稅。
如果負擔不起城市的房價,又不甘心住在李春發樓裏,其實還有別的選擇。
出了都市,整個西部大荒野有的是地方造大豪斯。
在這些地方自己造房子,朝廷是不管的,也管不住。
隻不過那樣的房子用來旅遊度假很不錯,真要常住,那就完全不現實了。
等到朱富貴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皇家大劇院已經到了。
汽車低調地駛入專門的地下停車場,朱富貴在這裏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
“抱歉,我遲到了。”
朱富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們上去吧!”
所謂“朕朕朕,狗腳朕”,自古以來帝王在平日生活中其實也並非一口一個朕的,麵對親近放鬆之人,也常用“我”來自居。
朱富貴便是如此自然而然捏住了白夏兒的小手,一同走上了樓梯。
廣島之戀拍了一年多,兩人早已經熟悉彼此,有過不少肢體接觸了。
畢竟作為一名藝術家,朱富貴認為使用替身是沒有職業道德的事情。
嗯,之前朱莉拍攝聖迭戈小姐除外。
嗯,白夏兒的香豔鏡頭也除外。
廣島之戀的劇情沒有啥好說的,就是一部針對大明北美本部200萬嫁作媳婦的和族女子而拍攝的恰爛錢的電影。
故事開始於德武四年。
此時倭島都護府已經成立。
但由於愚蠢可笑的幕府殘黨及各封建大名妄圖抵禦天兵的雷霆,而導致無數和族男子戰死沙場,田地荒蕪,民生凋敝。
和族少女千知子(白夏兒飾)與母親相依為命。
她是一名海女,或者叫采珠女,依靠潛水采集珍珠來養家糊口。
她的母親是這樣,她母親的母親也是這樣。
千百年來,她所在的,靠近廣島的小漁村的女孩子們,一代又一代,都從事著采集珍珠的工作。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價值不菲的珍珠並沒有給采珠女孩們帶來財富。
貧窮、危險,與死神競賽,這是千知子每日的生存狀態。
直到一個男人突然出現在了她的生活之中。
在一次采珠的意外中,千知子被一個英俊高大的年輕人所救。
之後是一係列在朱富貴看來爛大街的,但是在這個時代足以令觀眾們驚訝不已的山洞、生火、烘幹衣服之類的橋段。
為了在驟然出現的暴風雨和寒潮中保持體溫,兩個年輕人不得不彼此依偎。
白夏兒發現,這個說著她聽不懂的語言的男人,胸膛卻異常溫暖。
原來他是來自大明的青年,叫做朱壽(朱富貴飾)。
他曾經是森下艦隊的一名水兵。
在一年前的廣島登陸戰中,被一個三百多斤的法國鬼子(老李飾)偷襲而身受重傷,不得不退出現役。
經過一年的學習,朱壽成為了一名大明基層幹部,來到千知子所在的漁村進行精準扶貧。
數百年來的采珠傳統已經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
朱壽決定推廣珍珠養殖,帶領村民們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但是這種破壞傳統的做法,受到了包括千知子母親在內的村民們的抵製。
意外邂逅並迅速陷入熱戀的男女;
和族女子對於民族自我認同的彷徨、自卑,到努力學習漢語,學習先進的大明文化;
封閉漁村對於外鄉人的警惕,到被大明幹部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千知子一家從靠天吃飯的采珠女,成為養殖珠蚌的能手;
朱壽也因為工作成績突出,獲得了大明最美村官獎章
總而言之,一部套著唯美外衣的鄉村扶貧愛情故事,就這麽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