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諸公方
字數:1827 加入書籤
這就好像德川家康憑實力取得天下後,這時候足利家可謂是已經凋零至盡,關東公方、古河公方、小弓公方、堀越公方這些僅存的足利分家都已滅絕了,故此德川家康雖然為了應付天皇和天下大名,硬將自己德川家的祖上,變成河內源氏義國流名門足利氏的兄弟新田氏的分家得川氏,以強調自己也是源氏之後,自己建立幕府也是順理順章的。
但是德川家康此舉,隻是為了讓天皇冊封其為幕府將軍的時候容易辦而已,在他真真正正成為幕府將軍,執掌天下大權之後,可有重申足利之名號,都是宣揚德川名號,朝野上下,估計連“足利”兩字也無人提及。
說起來,其實足利分家中最出名的關東公方、小弓公方、堀越公方,卻是頗有淵源的。
其實關東公方,就是許多人說的鐮倉公方,乃是由第一代足利幕府將軍足利尊氏派遣其子足利基氏到達鐮倉,支配關東八國和伊豆、甲斐共十國所創立的,由於鐮倉公方所轄為關東地方,故又稱關東公方。
關東公方自第二代足利氏滿以來,素與幕府不和,到了四代鐮倉公方足利持氏,更因為五代幕府將軍足利義量死後的繼承問題,與新任的六代將軍足利義教反目,受到幕府派兵及關東管領上杉憲實的追討,引發149年間的“永享之亂“,最終兵敗自害,關東公方一時斷絕。
後來足利持氏的兒子足利成氏在幕府許可下,繼任關東公方,但後來為報父仇殺死上杉憲實的繼承人上杉憲忠,正式與幕府決裂,自然引來幕府和關東管領的聯合攻打,史稱“享德之亂”。
最終足利成氏不敵,隻得將根據地遷往下總國古河城,改稱自己為“古河公方”,丟棄了由幕府賜予的“鐮倉公方”名號。
這個時候,幕府為了增大自己在關東的影響力,第八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政派出自己的弟弟足利政知前往關東,準備任其為鐮倉公方以鞏固幕府的統治,可惜當時古河公方在關東的勢力還是不弱,足利政知隻能暫居於伊豆國堀越城,無法就任鐮倉公方,而被世人稱為“堀越公方”。
之後應仁之亂爆發,足利幕府自顧不暇,堀越公方隻能繼續不尷不尬地留於堀越城中,再無緣鐮倉公方之位。
後來幕府與古河公方達成停戰協議(史稱“都鄙合體“),承認了古河公方對關東公方繼任的正統性,堀越公方就失去了名義上的合法性,更不容於關東之內,直至被今川家客將伊勢盛時(北條早雲)攻滅。
而古河公方的下場也甚為淒慘,在第四代公方足利晴氏與河越夜戰中被北條氏所敗後,就成為了北條家的傀儡,五代公方足利義氏死後,古河公方被廢除。
至於小弓公方,則是第三代古河公方足利高基(足利高氏)的弟弟足利義明被上總武田氏所擁立,於下總國的小弓城(今千葉縣千葉市)建立的,宣稱自己才是第二代古河公方足利政氏的合法繼承者,一直與足利高基對抗。
不過小弓公方存在的時間也並不長,足利義明在自立為公方後不久,就在與北條家的“第一次國府台合戰”中戰死了,小弓公方就此滅絕,其領地和遺臣盡被裏見家所得。
從這些曆史就可以得知,足利家在取得天下大權之後,其實是仿效華夏周朝的做法,將自己的親族分封到日本各地的,其中陸奧地區就有筱川公方、稻村公方。
可惜這些公方都沒怎麽起到鞏固幕府統治的作用,故此幕府後來也不再分封公方了,不過正常分封的公方沒有,但是由於戰亂和爭鬥等原因,足利家的公方還出過不少,其中有越前的鞍穀公方,畿內的堺公方,阿波國平島的平島公方(堺公方流亡到阿波國後改稱),越中國的越中公方。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