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雙雄相會

字數:4385   加入書籤

A+A-


    曹仁撤回後,軍心士氣總算有些恢複。二十日後,曹操率五萬大軍抵達。曹仁、於禁、徐晃等將曹操迎入賬中。

    曹操對眾人道“我收到你們的戰報了!公明打得不錯!前時伯仁應變的也很好。比你曹子孝這個總督諸軍的征南將軍強!”

    曹仁拜倒請罪。曹洪、於禁等也是如此。

    曹操道“子廉、文則你們都起來。敗仗雖然你們有責任,不過主要的是主將曹仁的錯。

    你錯判形勢導致軍心與警戒鬆懈,盲目分兵。導致曹子廉被伏擊。

    幸虧曹子廉應變及時,被埋伏了,也依靠兵馬精銳與戰,關羽軍估計也會損失萬人,尚可接受!你曹仁四萬兵馬,打成什麽樣了?”

    於禁拱手道“大王息怒,禁當晚值班,沒有做好防備,不敢推脫責任,請大王降罪!”言罷拜倒。

    曹操道“文則起來,你勸曹仁不要分兵,徐徐穩妥的進取。曹仁不聽,你又不是主將,有什麽辦法!雖有失職,但功過相抵,不予懲罰!曹子廉也是如此!

    伯仁、公明破賊立功,應當重賞,待會前去領賞。”眾人應諾。

    曹操又道“曹子孝兵敗,撤其征南將軍,暫代假征南將軍。看其能否將功贖罪。如若不能二罪並罰。去領五十軍棍。”曹仁拜謝。出帳受罰。

    曹操悄悄對蔣濟道“子通,去告訴一聲,打的輕點,還要打仗呢!”蔣濟領命。

    曹仁打完後,返回帳中。曹操令眾人退下,隻留下曹仁。

    曹操起身走到曹洪眼前問道“聽說你被關羽打的要抹脖子!有這事沒有?”

    曹仁一愣,旋即不好意思。曹操看出來了拿著劍柄恨敲曹仁一下罵道“你怎麽好的不學?抹脖子,跟誰學的。我要一打敗了和你一樣我曹操十條命也不夠。

    你說你在我身邊都學啥了!好的不學。知恥而後勇不學!反敗為勝不學!”說完又狠敲了曹仁一下。

    曹仁喏喏道“哪個多嘴的!是,小弟一時糊塗。眼見南陽近在咫尺卻突然。唉!這也是我小看關羽才導致這翻局麵!”

    曹操道“你不知道吧!桓階帶回來消息說孫權偷襲荊州,被劉備從益州出來來了個反偷襲。折損四萬人。”曹仁震驚不已。

    曹操接著道“屁股好點沒?”

    曹仁道“還好,大王手下留情。”

    曹操笑道“既然還好,拿去整軍,會會劉備,瞧瞧老對手!”曹仁應諾。

    曹操率眾將出戰,劉備亦統率三軍而出。曹漢兩軍對陣。蔣濟在曹操旁邊道“大王是否要出陣見劉備?”

    曹操道“用不著,沒啥好說的。劉備不是三言兩語說的動的人!擂鼓進軍。”

    曹軍陣中擂起戰鼓,徐晃率本部兵馬出陣。漢軍處關羽統兵迎戰。兩軍將對將,兵對兵的交上手。

    交戰良久,漢軍處劉備大旗前移。曹操凝目望去,劉備一身精鎧,跨馬立與旗下緩緩進軍。曹操也不猶豫,一聲進軍,王旗矗立,曹操身穿戎裝,駕駛戰車逼近。

    雙方都保持克製,隻是給予對方壓力,並不投入主力。

    關羽、徐晃抖擻精神,奮力搏殺,以鼓舞士氣。

    曹操首先看出徐晃不敵關羽,而且漸漸不支。曹操當即領大軍再次押上,劉備也不退讓,親自上陣。兩軍接陣一戰,廝殺到天黑,不分勝負,各自收兵回營。各損數千人。

    回歸大營後曹操慨歎道“不過十年,劉備竟然能與我爭鋒。”

    接著曹操又大笑道“這樣才是劉玄德,不妄我視其為英雄,如此方有逐鹿之趣。傳令,令關中張郃騎兵加緊趕來。合肥張遼也是如此。絕不能放任劉備發展,這是心腹之患。”手下應諾而去。曹操整頓兵馬準備大戰。

    劉備回營後不禁道“曹操勢力依舊強勁!”

    張飛道“大哥不需憂心,待明日我去捅他幾個透明窟窿。”眾人大笑。

    劉備道“曹操雖然親自前來,但南陽民心已歸我,已經非曹操之地。”

    法正道“主公,南陽雖已是我軍囊中之物,曹操卻不會輕易後退。”

    劉備道“孝直有何話說?”

    法正道“主公,此時交兵,從人心上說誰先後退便輸了,先退便是示弱。從曹操性格上說曹操此人,欲難欲上,極度頑固。

    從兵事上說曹操也明白南陽之重要,隻要放棄南陽,中原震動,黃河以南再無寧日。所以曹操會與我軍長時間對峙下來,尋找戰機,擊破我軍,方能穩固中原。”

    劉備點頭道“若隴右被攻之信來到,曹操會如何?”

    法正道“隴右若為我軍所有,從長遠來說,威脅更大,一旦隴右全失,關中不寧。

    不過曹操用兵出其不意,當小心為上,況且涼州、隴右羌漢雜處,動亂不斷,如何取舍,還不好說!眼下,準備傾力與戰吧。”

    劉備稱善道“正和我意。”傳令三軍整備,準備大戰。眾人應諾。

    不日,張郃率曹軍騎兵趕到。曹操此時聚兵近八萬,張遼兵馬也有近一萬,正在趕來,十萬兵馬,倉促間集合,外加所耗不輕。南陽堅固,人心向劉。江東兵敗後再無動靜。

    曹操繞營巡視,見諸將人心不齊,對是否奮戰到底存在疑慮。遂聚眾將商議。

    曹操道“南陽反叛已經歸心劉備,前時劉備大軍新勝,襄陽、樊城已經全部失守,劉備後路穩固,外加隻顧堅守,我軍倉促間聚齊,猶如散兵,如此對峙,也未必有收獲,不知勝機何在!”

    蔣濟道“魏王,我有四利,可願聽之?”

    曹操道“快快講來。”

    蔣濟道“一利我軍與劉備對峙,主力集結於此,有二心之輩必然以為劉備勢大,必連接劉備,我等可趁機除掉此類人,使上下一心,免再生南陽兵變之事。

    二利劉備雖然一時得誌,但劉備僅一州半之地,如此大規模交戰,兵力抽調如此厲害,必然精壯不足,土地如何播種。

    再者荊州缺糧,前者江東傳聞關羽跨界征糧正是如此,一州之地能撐到幾時,益州距離南陽路途遙遠,運輸艱難,糧道過長,所以拖到最後劉備會先吃不消。

    我軍八州之地,冀州、徐州、關中富庶,自許昌、洛陽運送的糧草也方便。百姓眾多並不耽誤農耕,受損自然輕。

    三利劉備、孫權本是同盟,經此一戰,聯盟土崩瓦解,正聯合孫權反擊劉備。劉備獨木難支。

    四利,平原之地騎兵稱雄,今劉備騎兵少,我軍騎兵到達,不斷襲擾劉備兵馬,拖垮劉備。

    若退入城中,正好圍住南陽,先剪除援兵,再擒賊擒王,擊殺劉備。有此四利,魏王何故退兵?此時一退,中原不屬魏王!”

    曹操大喜道“若非先生,幾乎誤了大事,眾將士再有猶豫言退兵者斬。”

    關羽破曹仁後,梁郟、陸渾等地賊寇孫狼等起兵聯絡劉備、關羽。

    劉備授予官職、印信,命眾人襲擾曹操糧道,曹操令曹真、曹休配合滿寵盡數掃平。

    眾賊寇畢竟是烏合之眾,被殺的大敗,無奈之下逃往投奔劉備。

    張遼也率兵趕到與曹操會和,曹操令屯於鵲尾坡,對樊城形成壓迫。曹操又遣使桓階再往說孫權,桓階入柴桑言攻劉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