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招降納叛
字數:6029 加入書籤
趙雲雖最終退出街亭,卻給龐統、黃權等爭取到足夠的時間平定各處。
龐統分兵後,黃權、馬超等一路前去攻打涼州,留馬岱圍困廣巍郡。
黃權、馬超率主力進兵金城郡,太守蘇則堅守不出,派出使者往武威、張掖等處示警。
城中多有羌氐之民,軍中也有羌氐之兵,左右親信語蘇則道“羌氐之人最無信義,況且他們素來崇敬馬超。若為馬超內應,我等危矣,不如盡數誅滅羌氐之兵,驅趕羌氐之民,如此,方可堅守!”
蘇則道“不可,羌氐之兵未叛便誅滅,軍心不振,羌氐之民未亂而驅趕,民心必喪,未戰先敗。”
親信道“等到叛亂時什麽都晚了!”
蘇則並不聽從,令召集將士百姓。蘇則平素公正廉潔,待人寬厚,體恤百姓,百姓信服,在羌氐中也頗有威信。
蘇則對將士百姓道“賊兵作亂,兵臨城下,形勢危急。我以太守的名義發布命令,凡是想離開的無論什麽官職,是什麽人,全部可以離去,我絕不阻攔。”眾人麵麵相覷。
蘇則又道:“今天、明天兩天離開的人無罪,任他去留。兩天後,凡是有心留下,看的起我蘇則的,就同我一起守城,堅守待援,不過那時要是有人想離開就按叛亂論處。
爾等都有父老子女,家中都有妻兒老小,我不強求,留下的,我蘇則謝謝啦!要走的,我蘇則也不勉強。大軍圍城,我尚生死難料,何況各位,各位不必擔心,我蘇則言出必行,無人阻攔。”
眾將士百姓感激涕零,都道“大人不必說,我們都願意隨大人守城,絕不背棄。”
蘇則對羌氐士卒百姓道“爾等家人部族皆在城外,可離去與他們團聚。”
眾羌氐答道“我等既然在大人帳下,大人待我們甚好,我們絕不背棄大人。”言罷紛紛發誓,刺臂出血,要隨蘇則守城。
蘇則深施一禮道“蘇則再次謝謝眾位啦!”隨後,蘇則布置城防,查點糧倉,準備堅守。
守將魏平、閻行駐紮在城中,兵馬近八千人,見黃權不過一萬四五千人,便請命要出城與戰。
蘇則道“賊兵初來,銳氣正盛,當先堅守城池,消磨其銳氣,待其疲乏,然後一戰可破。”
魏平隻好暫時打消念頭。黃權試探性攻城後,發現金城甚是堅固。馬超也從羌人口中問出兵力,黃權見沒有壓倒性的力量,便停止攻城,隻是圍困。修築營壘,把住水源,馬超四處遊蕩,招降納叛。
羌氐部族素來敬仰馬超,城外部族不太買蘇則的情,數個部族前來投降。投降的部族黃權便厚加賞賜,以此來收複羌氐得民心。加緊打造攻城器械。黃權也不避人,就這樣光明正大的幹。
城中的魏平、閻行這些武將有些著急,來向蘇則請戰,魏平道“蘇太守,黃權圍而不攻,一味的收買人心,如果任其發展,羌氐爭相歸附,我們是坐等滅亡,隻有趁機出擊,打敗賊軍,才能轉為為安,往大人允許。”
蘇則道“將軍何必著急呢?”
魏平道:“馬超四處攻打迫降各個縣城,羌氐部族多數開始響應,怎能不急,在等下去,我們越來越孤立無援呀!武威太守的援軍也不見蹤影,不會被襲擊吧!”
蘇則道:“不會,如果我是馬超,擊潰兵馬後,必然會將敗軍驅趕進來,擾亂我們的民心士氣。所以,可以判斷出來,武威的援軍並沒有出事。”
閻行道“太守,按道理武威援軍也該來了,為何沒有派出援軍?”
蘇則道:“是我不讓他們出兵的。否則,羊入虎口,多這幾千援軍於事無補,不如保衛武威,才是上策。
馬超來此,在於速戰。分兵攻打各處,是想兼並州郡,奪取土地,並非為了劫掠。所以他們會以攻占城池為先。這樣的話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
待援軍抵達,馬超士氣下降,糧草出現困難撤退之時尾隨其後,還怕無功可立嗎?現在,我們隻需要靜下心來,等待我們的援軍,出城交戰,勝負難料。
金城一失,涼州震動,城下的賊軍就會抽出兵力前去阻擋我們的援軍。我們可不怕拖,我要拖的他們兵力分散,好使我們的援軍各個擊破他們。這是穩中求勝的法子。”
魏平說不過蘇則隻好退下。隻是蘇則所料正確,事情的變化卻出乎意料。
一個月間,武威、張掖、西平、酒泉四郡使者先後到達馬超軍營,帶來了武威郡顏俊、張掖郡和鸞、酒泉郡黃華、西平郡麹演先後起兵造反,占據郡縣,號稱將軍,響應馬超,寫信給馬超表示歸順之意。
馬超立即與黃權商議,黃權首先答應保薦他們為將軍,讓他們把響應自己的消息告訴蘇則,亂其軍心。
於是,四人各自派出使者往金城,四郡使者輪番進城。武威郡使者首先到達,進入金城郡,一進城便開始散發黃權撰寫的檄文,文章大肆誇大各郡起義響應漢軍是順應天命,反抗曹氏逆賊是大勢所趨。同時四麵告訴百姓除了自己,其餘三郡也起兵響應。
蘇則沒有料到武威竟然內亂,待製止時,已經是滿城盡知。閻行拿下武威使者等十餘人。
蘇則看了一眼道“這是武威的使者嗎?這分明是賊軍擾亂我軍的奸計,全拉出去斬了,斬首示眾!”
閻行應諾,將武威使者押下去,武威使者想說什麽,嘴巴被堵住,什麽也說不出來。
待閻行押走武威使者後,魏平忙道“太守,怎麽辦,如果武威、張掖這些郡縣投賊,我們就成了孤軍,就危險了。”
蘇則淡淡的道“無妨,這不影響我們,我們隻要守好城池就行了,其餘我們不用管,也管不了!”
魏平道“這麽下去,人心就散了,還守什麽城!”
蘇則道“現在,考驗的就是耐心,如果現在出城,如何破賊?縱然破賊之後,我們也必然受損,一旦賊兵支援先到,反而容易讓賊人掃清我們,平定後方,全力打擊我們的援軍。”
魏平怒道“當初賊兵初到,我要出擊你不讓,現在他們站穩腳跟,攪動叛亂,我們陷入孤立。嗬嗬,文官不知兵,耽誤大事。哼。”言罷甩袖而去。
蘇則歎息不已。稍頃,閻行返回稟報已經處置完武威使者。蘇則嗯了一聲。
等了一會兒,閻行準備告退,蘇則忽然道“閻將軍,如果當初賊兵初到,我們出擊會有幾分勝算?”
閻行斷然道“三成!”
蘇則道“為何?”
閻行道“因為馬超,馬超雖然急躁好殺,勇武用兵絕對是頂尖,兩軍交戰,賊眾我少,賊悍我弱,我們不會有太大勝算。
馬超屢屢失敗,主要是大王和夏侯將軍比馬超更加雄武,並不能說明馬超廢物!何況還有個黃權,這些天看來,此人行事冷靜,結好羌氐,打造器械,熟悉地理。有他彌補馬超不足,更是難破。
恐怕他們就等著我們出城與戰,所以太守不出戰的策略是對的。隻是,我們太小看馬超的影響力了,拖下去對我們也不利。”
蘇則點點頭道“據我判斷馬超拖不起!閻將軍有什麽好主意!”
閻行道“大人恕罪,末將沒有什麽好計!”
蘇則歎息一聲道“閻將軍,聽說你當年幾乎斬殺馬超!”
閻行道“正是,那年韓遂、馬騰鬧翻,我與馬超一戰重傷了他。不過下手還是不夠,讓他活了下來,導致今日之禍。早知道,哎。今日再戰,恐怕抵不過他!”
蘇則道“不必在意,馬超匹夫之勇罷了!”
閻行道“大人也不要憂慮,必經現在沒有確定的消息傳來,剛才的使者說不定是賊兵的計謀罷了。”
蘇則道“但願如此。”閻行告退,自去巡視城防。
一連幾日,張掖、西平、酒泉的使者也入了城,不過,蘇則早有準備,一進城便把他們拿下,接著關押審問,得到確切消息,四郡叛亂。蘇則下令嚴密封鎖消息。
黃權抵達金城已經月餘,攻城器械已經準備充分,馬超也親自督戰,開始攻城。
蘇則聞聽漢軍要攻城,立即親自到城頭布防。令他大吃一驚的是,首先站出來不是漢軍,而是百姓,這些百姓走上前去,城頭的將士開始騷動,許多人相互都認識。
這些百姓正是黃權令四郡將金城中有親人的百姓帶來,告訴他們,如果不想讓他們的親人受傷戰死就召他們放棄抵抗,絕不為難,否則,刀劍無情,失去親人就晚了。
所以才會出現這一幕,這一下,城頭上和城下不斷有人呼喊彼此的名字,閻行慌忙彈壓,喝令止聲。
蘇則明白彈壓是彈壓不住的。命人拿來數十條大繩子,垂下城。蘇則道“眾位,自古以來,骨肉親情是割舍不掉的,今天你們的親人就在城下,想和他們團聚的就請順著繩子下去吧!”
閻行忙喝道“大人,不能呀,你要三思呀!”
蘇則道“我們誰沒有親人,怎麽會不知道親情的重量。正因為我知道,所以我絕不能因為我要與賊交戰而使百姓將士骨肉離散,城下有親人的,去吧!和家人團聚吧!”
城上的羌氐將士百姓反而不走了,齊聲道“大人如此對待我們,我們願意誓死跟隨大人。”
接著張弓搭箭,緊持刀槍,準備守禦。
黃權見到這番情景,知道已經沒辦法亂敵之心,便打馬上前道“請蘇則太守搭話。”
蘇則轉出道“蘇則在此,你有什麽話說。”
黃權抱拳道“蘇太守,在下有禮了,前時沒有下戰書,現在特來下戰書,明日我便要開始攻城了,望太守做好準備。”
蘇則道“蘇則與金城數萬將士百姓早已嚴陣以待,爾等隻管來!”
黃權道“好,告辭。”
蘇則道“且慢,城下的百姓你準備怎麽辦?”
黃權道“自然是任其去留。”
蘇則道“此話當真?”
黃權道“自然,我主劉玄德親自定下軍令,枉殺百姓者,殺無赦,主將事先不知則領一百軍棍,主將知而不管革職永不再用,一百軍棍照打。主將參與殺無赦。蘇太守還有什麽顧慮嗎?”
蘇則道“如此,多謝!”
黃權道“蘇太守,我主劉玄德愛民之心人盡皆知,非屠徐州,坑降卒的曹阿瞞可比。”說完,徐徐退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