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飛襲城
字數:5244 加入書籤
漢中城固外,劉備派吳班為護軍,前來傳達出兵將令,令張飛、雷銅整點大軍,襲取南鄉、房陵,收回上庸三郡。
張飛領命後,吳班指著下麵胡兩名年輕人道“那兩人是申耽之子申通,申儀之子申連,當初申耽將自己的妻兒並宗族送往成都為人質,王上於是用申耽兄弟繼續把守上庸三城(四十三章)。
不料曹軍襲來,申儀、申耽先後投降,始料不及。王上仁慈,並未殺申耽妻兒宗族,如今大軍出上庸,取房陵、南鄉,特命二人隨軍,看能否勸降申耽、申儀棄暗投明。”言罷叫二人上來拜見張飛。
張飛衝申通、申連道“嗯嗯,好好幹,把你們的父親拉回來,你們父子好團聚!”申通、申連應諾。
張飛、雷銅、吳班率步騎兵一萬五千兵馬沿漢水之下,全軍快速行進,為行動保密,一路不生火做飯,連漢軍上庸城都未曾知會,張飛襲往南鄉,雷銅帶著申通、申連前去襲取房陵。
魏南鄉太守傅方見張飛率萬餘騎兵列陣城下,不禁駭然。張飛宣威城下,然後派使者進城勸降。
傅方前時接到南陽被圍的消息,現今曹丕篡漢,劉備大軍前來討伐,夏侯尚自身難保,自己孤城無援,不如投降保命。
當下信誓旦旦對使者道“我傅方本是大漢太守,繼任魏職,早已不忿,漢中王大漢劉氏宗親,天命所歸,怎敢相抗!”召集眾人,開城投降張飛。
傅方率眾人前來拜見張飛,張飛心中對傅方不戰而降的行徑非常鄙視,不過終究是五十歲的人了,場麵上傅太守棄暗投明之類的話還是要說的。一並進城更換旗幟,收編兵馬,安撫百姓。
張飛與護軍吳班商議,前時夏侯尚自武關而下,偷襲上庸三郡,今南鄉不戰而降,暫且不去支援雷銅,轉而北上偷襲武關,看能否拿下這處緊要關隘。
商議已畢,張飛命人將傅方送到房陵勸降房陵太守,分出兩千兵馬守住南鄉,張飛同吳班火速北上,直撲武關。
武關外的一處山頭上,張飛和吳班暗自觀瞧,武關與函穀關、蕭關、大散關稱為“秦之四塞”,春秋時即以建置。
武關關城建立在峽穀間一座較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習山,南瀕險要,所以春秋時稱為“少習關”。
張飛登高觀看武關良久對吳班道“武關地勢無法展開大規模兵馬,強攻絕非上策,吳護軍可有好計?”
吳班出計道“我軍可派人攀登武關兩側山巒,廣置火把,武關以北的路徑也命每名士卒手持雙火把。
今晚挑選身手靈巧的精銳士卒悄然靠近武關偷城,一鼓而下最好。若被發覺,立即點燃火把,大造聲勢,轉為強攻。”
張飛點頭道“好,就這麽幹。”
當晚子時,張飛率兩百兵馬悄然靠近武關關城,搭上雲梯,開始攀城。漢軍兵馬登上關城垛口,正要跨進去,忽然守關曹軍看到猛地察覺,一聲敵襲。
曹軍立刻揮舞兵刃,漢軍將士早有準備,當頭一刀砍下,張飛看差一點就可成功不禁暗道可惜,催促兵馬加緊攀爬。
曹軍城門鼓響起,武關曹軍紛紛披掛前來,後麵的吳班也不再隱藏行蹤,一麵加派人手攻關,同時下令火把齊燃。
武關上的曹軍見遠處滿天的火光撲來,著實震驚。兩麵山上的漢軍見火把燃起一並點火,一時間照亮整個武關。
張飛在關下雷吼道“燕人張飛張翼德在此,識相的趕緊投降!”
曹軍確實被突如其來的變故給驚到了,卻並沒有潰散,曹軍守將乃張既所遣中郎將鍾隆。
張既派遣之人豈是無能之人,鍾隆率守關精銳兵馬前來支援,對於山巒兩側的火光,鍾隆清楚武關地勢,不以為意道“將士們不要慌,武關兩側的山根本翻不過大隊人馬,哪怕翻過去幾個人也早沒力氣了,除了放火唬人沒什麽用。
遠處賊兵再多無用,武關就這麽點地方,一次上來的人數極為有限,守住正麵就能贏,贏了就有賞賜,立功就能升官,把他們趕下去。”
曹軍聞言漸漸穩住陣腳,不讓漢軍登上關城。鍾隆派出親衛疾馳到城關倉庫,翻出火油,搬到城頭。
城頭情況危急,鍾隆親自添堵缺口,不過漢軍依舊自其它三處源源不斷爬上來,形成半圈慢慢擴大。若不是武關高大險峻,恐怕早已失陷。
鍾隆見火油抬上來,用刀柄磕開罐子,刺倒一名剛爬上來的漢軍,趁漢軍下一人還未爬上來的機會向下擲出火油,最上麵的漢軍登時身上沾滿。
鍾隆接著扔出旁邊的火把瞬間哀嚎聲起,漢軍跳下雲梯,如此高的距離,眼見活不成了。雲梯上也沾了火油,燃燒起來,鍾隆再擲出一罐,雲梯的火燒的更旺了,漢軍紛紛跳下逃命。
鍾隆喝道“趕緊將其他搭上來的雲梯燒毀,快,按我剛才的行動照做!”手下四麵放火。
鍾隆率三十餘人趕來壓製殺上來的漢軍,其他各處漢軍雲梯挨個被燒毀,三處缺口處也被曹軍從側麵投擲火罐燒毀雲梯。
下麵的漢軍連忙再搭雲梯,趕著上來接應沒來得及退下的同伴,但曹軍在擊退漢軍之後,就不必在進行正麵交戰,除了三處缺口爬上來沒來得及退下去的的漢軍需要殲滅,其他垛口處曹軍開始利用關城城牆高大,用弓箭、檑木等打下阻擊漢軍。
天色漸明,殺上來的漢軍在激戰許久後,除了極少一部分憑借武藝和運氣,抓住機會在同伴的接應下退下去,大部分被殲滅。
鍾隆抹了把被漢水和血水摻雜浸滿的臉道“立刻打掃戰場,補充器械,準備守城!”眾曹軍齊聲應諾。
鍾隆來不及休息,書寫匯報戰況,派人報予長安夏侯淵和張既。張飛一擊不下,損兵數百,受傷無算。再留在武關無意,張飛也是利索,當即退回南鄉,命吳班駐守南鄉,自去會合雷銅。
雷銅包圍房陵,房陵太守申儀調兵上城駐守,雷銅派出申通、申連進城勸降申儀。
夏侯尚襲取南鄉郡時申儀不戰而降,迎奉曹軍,並且相助曹軍襲破上庸、房陵二郡(詳見八十四章)。
戰後曹操以申耽不曾主動投降,反而據守太守府頑抗,申儀主動歸降,因功承其兄官爵封上庸太守,員鄉侯,申耽則被剝奪軍政大權封為懷集將軍,遷到南陽居住。
關羽北上圍困南陽,申儀得知便著手備戰,征調城中精壯,打造守城器械,嚴加防備漢軍襲來。
申儀心裏清楚,當初自己迎接曹軍,全力襄助曹軍拿下南鄉、房陵、上庸三郡,致使劉備東援受阻,南陽最終陷落,就憑這點劉備不會饒了自己,就算能保住性命,也會被剝奪所有權利。
申通、申連拜見申儀畢,勸說申儀道“父親和叔父自投降漢中王得蒙重用,駐守一方,哪怕後來投降,漢中王念及舊情,不曾因此問罪申氏一族。
現今漢中王承諾隻要叔父獻郡,官爵依舊如前,還可與宗族團聚。曹丕篡漢,天怒人怨,叔父本是漢臣,正應棄暗投明,細細算來可一舉三得,望叔父能曉明厲害,早做決定。”
申儀不為所動道“你們太幼稚,劉備不曾傷害我申氏一族是因為我和大哥在魏,若害你們,憑我申氏一族在上庸三郡的根基,傾盡全力為爾等複仇,漢中休想再安寧。
況且你父親現在南陽城,我若投降,大哥必定會被問罪,難道你不管你父親了嗎?”
說完起身道“既然你們來了正好,不要回去了,留在這裏幫忙,你們放心,劉備不敢對我申氏一族怎麽樣,他又能怎麽樣?房陵城我早已準備萬全,漢軍休想拿下!”
申通嚴詞拒絕道“當初父親和叔父投降,全族惶恐,寢食難安,唯恐被累及問罪。
王上反而派人送來錢糧,方才安心。今若不歸,天下人必言我申氏一族忘恩負義,無恥至極,既然叔父不投降,我與連弟要回去複命,告辭!”
申儀一聽宛如在罵他大怒道“你二人不過受了劉備小恩,我乃你之血親,分不清裏外嗎?”
申通道“我乃勸降使者,私下是血親,現在是漢使。”
申儀大怒道“來人,把他抓起來!”
申連忙道“父親,表哥所言不無道理,全族性命不能指望漢中王敢不敢,以前明麵上都是漢臣,現在魏代漢,這等於劉備和曹丕決裂,
他要真惱火起來以私通漢賊滅我宗族,就糟啦,父親忘了馬超之父馬騰一族的事了嗎!”
申儀一想確實如此,自己現在可是魏臣,想罷道“既然如此,那好吧,申通回去,連兒你留下。”說完令人將申通趕出去。
申通返回大營將事情細說,雷銅好言撫慰。當天雷銅繞城觀看,確實房陵城防完備,兵馬四麵戒備。房陵乃山城,若要強攻損失恐怕不會小。
雷銅返回大營,暫且圍困住房陵。當晚,申儀派兵馬襲營,雷銅早有防備,燈火通明,有人靠近看的清楚,雷銅下令不論誰靠近隻管射箭。曹軍幾次偷襲,都被射退。
次日,雷銅開始製造攻城器械,自己前往城下罵陣。申儀不作理會,雷銅越發感覺棘手,速戰速決不太可能。
兩日後,南鄉太守傅方前來,雷銅接入細說前事,傅方感覺自己立功的時候來了,當下保證進城勸說申儀投降。
雷銅思考許久,還是拒絕道“申儀所作所為來看他是不會投降的,唯有用強拿下房陵,你進城去反而容易吃虧,等我想個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