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洞察先機

字數:5438   加入書籤

A+A-


    馮習會合宗預、張嶷,趕到時宗預已經停下來紮營,見馮習趕來,打馬上前接住。

    馮習勒馬道“德豔是準備在這築壘!”

    宗預指著東岸道“不在這,在對岸,我準備回到東岸築壘,休元你看在對麵的地勢修營築壘如何?”

    馮習策馬細細看罷道“不錯,這附近樹木不少,地勢略高,周圍開闊,曹軍藏不住身形,確實利於防守,水源自不必說,充足得很?”

    宗預道“斥候探出從這裏往東南十裏處有個村落,這天就要黑了,我估計曹軍不敢冒險踏冰過河。

    我已經派伯岐帶些糧草去村落換取石磚、石板來,到時候營壘建的能更堅固。”

    馮習道“好,今晚我們就連夜過河,在東岸立起柵欄,挖掘壕溝,豎起拒馬,建造矮牆。

    我軍攜帶糧草足以支撐三個月有餘,按龐軍師所說君侯十日之內必然撤軍,我們屯在此地,曹軍無論北上南下都要隨時提防我們掩襲其後,正好分賊兵勢!

    待接到君侯,糧草正好能接濟上,大軍有糧軍心便穩,軍心穩可嚴陣以待穩穩撤回。”

    宗預點點頭問道“休元可派人將戰況報予龐軍師?”

    馮習應道“德豔放心,我已分派數百信使四散前往新野!”

    漢軍以東二十裏外,曹休會合徐晃,將戰況簡略一說。言罷曹休將手中水袋一丟道“如公明所慮,顯而易見賊軍有備而來,沿淯水進軍就是限製我軍騎兵發揮強大的衝擊力。

    如此看來賊軍並非一味蠻幹,定有謀劃,眼下我看不透!”

    徐晃沉吟道“文烈,我們暫且駐紮下來,看看賊軍作何行動,然後再想辦法應對!”

    曹休道“不如南下會合張郃,先滅掉南陽賊軍,斷敵後援,再想辦法回擊賊軍!”

    徐晃安撫道“不急,文烈等等看!”徐晃分派大批斥候監視漢軍動向。

    馮習為保證張嶷能順利運回所需石塊派出相應的兵馬把住淯水,埋伏在各處路徑。

    一晚上徐晃收到的漢軍過淯水,將準備好的木欄、石磚、拒馬立起來,挖掘壕溝並用挖出來的泥土壘積修起矮牆,營壘初見雛形。

    曹軍斥候詳細報予曹休、徐晃,曹休一驚道“看來賊軍是準備不走了,不能讓他們這麽輕易修成營壘,立即派出騎兵襲擾,摧毀賊軍!”言罷出帳點兵。

    徐晃不為所動,將斥候稟報漢軍位置標注在桌案的地圖上,出神的看著嗎。

    曹休出帳點齊騎兵,分派麾下眾將道“傳我將令,偏將陳肅率兩千騎兵,帶上大鼓響鑼,行進到賊軍以北,一千人敲鼓鳴鑼,一千人則就地打馬來回狂奔,大造聲勢,攪得賊軍不能專心築壘,嚴加防範我軍。

    賊軍營壘以南有一片樹林,偏將費用率一千騎兵悄悄前往,賊軍柵欄、拒馬等需要大量木材,必定要去砍伐。

    你率騎兵下馬潛行,注意樹林是否有人,若有人在可截其後路,誘賊來救。若無賊軍,你可在樹林外埋伏,相機而動。

    本將軍率五千騎兵在正麵排開陣勢,施以威壓,讓賊軍心存顧慮,左右為難。

    剩下兩千騎兵和步卒將士好生休息,養足精神,等天亮後,賊軍被折騰一夜,疲憊不堪,你們在出戰迎頭痛擊賊軍!”眾人應諾。

    曹休正待要打馬而去,徐晃從帳中出來快步走到曹休馬前道“文烈等等,我有要事與你商議,領兵就讓文博(朱靈)去足以應付!”曹休心中煩躁,但並未多說什麽。

    徐晃身旁的朱靈衝曹休拱手,上馬招呼兵馬往漢軍方向趕去。

    朱靈指揮曹軍依次行進,北麵響起鑼鼓聲和馬匹奔馳的聲音,漸漸逼近漢營。

    馮習、宗預聽到後毫不慌亂,漢軍在紮營時先在四麵挖掘壕溝,排列好拒馬,由外往內修築。

    曹軍鼓噪殺來,馮習命宗預率精銳弓弩手布防,馮習與張嶷加緊立起營壘圍牆。

    曹軍鼓噪了一個時辰,漢軍紋絲不動,陳肅試著佯攻漢軍營壘,被漢軍依仗壕溝拒馬,亂箭逼退。

    樹林處費用毫無進展,曹軍徘徊在附近,黑夜伐木這般危險的事馮習久經沙場的將領自然不會犯,漢軍早已一次性砍伐足夠用的木材,費用空等一場。

    朱靈感到甚是棘手不禁道“賊軍準備充足,領兵的將領並非廢物,行動謹慎!這營壘怕是終究會被立起來。”

    說罷朱靈轉頭道“武將軍,你率兩千人去替下陳肅,讓將士們稍坐休息,輪番驚擾,記住,使勁鬧,讓賊軍今晚能不得安寧,折騰得他們露出疲態,好尋機破賊!”偏將武登應諾,招呼兵馬趕去。

    曹軍大帳內,徐晃同曹休對坐在桌案前,徐晃突兀得道“文烈,關羽要撤軍了!”

    曹休看著徐晃奇道“公明如何得知!”

    突然曹休猛得道“難不成這支兵馬是接應關羽撤退的!”

    徐晃道“差不多,一開始我們就有所懷疑賊軍怎會明知我軍可能斷糧還要強行運送。

    如今賊軍就地屯紮則清晰的展現出賊軍意圖,可以斷定這支兵馬並非硬要北上,能順利運糧北上最好,不能則試探我軍側翼包抄兵馬,牽製我軍兵力。屯駐於此接應關羽大軍,一並隨軍南撤!”

    曹休看著地圖上徐晃畫出的位置道“有理,在這裏屯駐等於說是由樊城、南陽、此地、陸渾形成一條路徑,路徑上有兵馬接應,有營寨依仗可進可退。

    不對呀,這等於暴露了賊軍意圖,我現在將此消息送與車騎將軍(曹仁),到時候大軍前後威逼,關羽想要全軍撤退幾乎不可能!”

    徐晃道“不然,關羽身經百戰,善待士卒,在軍中有極高威望,而賊軍本身曆經戰事,可謂老兵,糧草尚可支撐,有這三點軍心必定穩固。

    再加上甘寧、龐德眾多驍勇之士,將數萬大軍排列緊密,形成堅固的方陣,緩緩南撤。

    據我估算需要集結三倍以上的兵力輪番襲擾,才有機會全殲賊軍,否則我軍縱有騎兵,但在嚴密的方陣麵前極難撼動,關羽縱然有折損,大部撤回不難。

    況且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軍怕是無法集結這麽多兵力!”

    曹休忙道“公明,你我好好商議,若關羽真要退兵,我立即上奏陛下,請陛下務必集結更多的兵馬來!”

    徐晃搖頭歎道“這就是關羽的高明之處,陛下剛剛繼承大統,各地州府郡縣尚未完全適應過來,想要渾水摸魚,借機觀望,心懷鬼胎,趁亂而起的人不在少數。

    這時候沒有兵馬的震懾,將各地守軍抽調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再有關羽的那篇檄文,真的可拖住我軍十萬兵!”

    曹休道“公明是說如果大舉征兵,各地心懷異誌的賊人會以為關羽大軍的進攻使得我們抵抗吃力,需要集結大軍應對,他們就會趁機作亂,響應關羽圖謀富貴!”

    徐晃道“不錯,檄文等於說給了那些賊人依仗,雖說我們及時嚴密搜查銷毀檄文,實則都清楚不可能一點都沒有泄露出去。

    我駐守的許昌時就抓不了不少造謠生事的流氓無賴,此番出兵在許昌留下近兩萬兵馬防範。你駐守的鄴城怕是差不多,關中、壽春等處的駐兵亦不能輕動。

    一旦叛亂發生不能及早討平,收拾不住,人心一散,那可比關羽大軍還可怕!”

    曹休撓撓頭道“這麽說眼下我軍、張郃軍、南陽兵馬和車騎將軍的兵馬就是全部兵力!”

    徐晃道“關羽兵力在六萬上下,我軍集結兩倍於關羽兵力不難,再多怕是召集不起來。

    陛下的想法是截糧困敵,初始不要硬拚,將關羽拖在北方。

    我若是關羽,現在的想法是步步為營,結陣南撤,極可能還會沿河行軍,既能保證水源,更能防範我軍騎兵,四麵受敵變為三麵受敵。

    我軍若強攻,賊軍處於守勢,兩敗俱傷在所難免。從陸渾撤往樊城路途遙遠,行軍速度緩慢,糧草也成問題,眼前這支賊兵顯出作用。

    賊軍據河屯駐,關羽沿河南撤,兩下會合兵馬上增添生力軍,糧草亦得到補充。賊軍之所以敢在我們眼前築壘,根本就不怕我軍知曉其意圖!”

    曹休皺眉道“那我軍該當如何?”

    徐晃看著地圖道“臨敵在於隨機應變,關羽結陣南撤首在保證嚴密的陣型,那我們就來用‘誘’字來應對,誘敵離陣,誘敵出擊,分而奸之。

    我就不信這麽長的路,這麽多兵馬,你關羽能保證全軍毫無破綻,他關羽就是沒破綻,我也要扯出一道破綻來!”

    曹休精神一震道“公明,我們是否要北上搶占要衝!”

    徐晃道“不,我們就在這支兵馬以北尋找有利地勢做好準備,經過長時間的行軍,援軍就在眼前極可能是賊軍最鬆懈的時候,我們的機會更大!”

    曹休點頭,又道“南陽城下該當如何,是否要支援張郃和夏侯尚?”

    徐晃沉悶道“不必,局勢已變,陛下的謀劃恐難實現,賊軍不會坐以待斃。

    南陽城下若賊軍無防範則張郃、夏侯尚足以破賊解圍,若賊軍有提防,縱然我們前去怕是亦難打開局麵,反不如在這靜觀其變!”

    這半個月水了,感謝投推薦票的各位讀者朋友,閑下來了我盡量每天更新,謝謝朋友們的觀看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