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坦釋前嫌仙芝打勝仗 樹立軍威常清開殺戒(四)

字數:4607   加入書籤

A+A-




    程千裏對高仙芝的做法有意見,不僅是因為重用封常清,原來兩人都是副節度使的時候就有隔閡,後來雖然高仙芝主動消除了他們之間的矛盾,但並不融洽。程千裏不敢明裏反對,暗中一直在較勁。

    現在高仙芝重用他身邊的人,將程千裏擱置在一邊,他的內心當然憋氣了。尤其是封常清,仗著自己有點才氣,加上高仙芝的器重,根本就不把他這個副節度使放在眼裏。他想刹一刹他的氣焰,但自己不好出麵,便想到了鄭德詮,決定在他麵前燒一把火,在他和封常清之間做做文章。這天軍隊在操場上操練之後,程千裏故意拉在後麵,與鄭德詮走在一起。

    靠近鄭德詮,程千裏對他說道:“鄭將軍是五品郎將,那封常清不過是從五品的朝散大夫,是個閑官銜,實職隻是七品參軍,卻掌握軍中大權。他腳又跛,眼睛斜視,與將軍比起來,不可同日而語。這留後使的職責如果讓將軍來承擔,比封常清強多了。”鄭德詮本就不服氣,對高仙芝如此重用封常清不理解。經程千裏一說,內心更加不舒服,低著頭悶悶不樂。程千裏乘機說道:“高元帥也是的,自己的兄弟還不如旁人。”

    經程千裏的扇動,鄭德詮氣往上衝,早就有些按捺不住。聽到這話無異於火上澆油,瞪眼說道:“那封常清是什麽東西?能與我相提並論。副元帥請看我的手段,我要讓他丟失麵子,在人前難堪。”

    程千裏乘機說道:“鄭將軍不要意氣用事,那封常清城府極深,不是易與之輩,又有元帥的支持,你鬥不過他的。”

    鄭德詮說道:“他一無戰功,二不能上陣殺敵,隻會寫寫文章,有何了不起。將軍看我的,有的是辦法治他。”從此鄭德詮在封常清麵前總是傲漫無禮,有意給他難堪,在他麵前擺威風,趾高氣揚,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裏。

    封常清每次辦完事後,因為有元帥的支持,很多中層將領前去拜見,有心討好他。唯獨鄭德詮不與理會,反而騎馬從常清身旁狂奔而去。

    這天封常清從留後府出來,鄭德詮騎在馬上迎麵檔住了封常清馬車的去路。封常清的隨從對他說道:“這是留後使的大駕,鄭將軍也敢攔?”

    鄭德詮說道:“什麽留後使,一個七品小官,在我五品官的麵前,不行禮賠罪,就是對長官的不敬,怎能耀武揚威。”

    封常清當時沒有與他計較,卻恨在心裏,打開車窗,看了一眼他得意的鏡頭。但他是高仙芝的弟弟,封常清表麵上忍耐。但內心裏卻在算計,如何給鄭得詮一個下馬威,治一治他的囂張氣焰。

    他知道高仙芝愛財,因些仗著管理四鎮軍需錢糧的權力,為高仙芝斂了不少的財富,與高仙芝建立了特殊關係。

    有了這一層關係,他就要整鄭德詮了。但要整節度使的兄弟,是有風險的,處理不好,他的官位就要丟了。但不警告他,他在軍中的威信就建立不起來。

    高仙芝進京述職,封常清行使留後使的職責,負責軍營的諸般事宜。他坐鎮留後使院,派人到軍營中請來鄭德詮,本來隻想懲罰他一下,刹刹他的囂張氣焰。

    鄭德詮聽到封常清要請他去留後府,冷冷一笑,自言自語的說道:“請我去何事,想拉攏我,我不會買你的賬。”

    走進大門,就有人過來把門關住,這是封常清安排的,是給鄭德詮製造心裏壓力。鄭德詮看在眼裏,但並不在乎,仗著是節度使的弟弟,昂首挺胸,傲慢得很。

    進了大堂,鄭德詮對封長清視而不見,封常清從主官座位上站起來對鄭德詮說道:“我封常清的出身隻是一介平民,承蒙中丞看得起,讓我擔任留後使,為了報答中丞的知遇之恩,我在軍中盡職盡責,不敢懈怠。你作為軍中的郎將,難道不知道軍中的法度,為什麽一再衝撞於我?”

    鄭德詮說道:“你跛足歪嘴,出身低微,手無縛雞之力,沒有尺寸之功,有何能耐管理軍營?”

    封常清氣得臉都青了,持這種觀點的人,軍營中不在少數,這樣的人再不處理,他在軍隊之中,那有威信可言?他大聲喝斥道:“匹夫欺人太甚,我不治你,顯得我封常清無能。來人啦,將鄭德詮拉下去重杖六十軍棍,以肅軍容。”

    軍士上來將鄭德詮拖下堂,杖軍棍和打板子不一樣,板子打在屁股上,而且與被打人的身體接觸麵大,而且板子輕,擊打的力量也要小得多。

    軍棍是打在背上,力量大,二十軍棍就能將人打殘,六十軍棍當場就會將人打死。鄭德詮沒想到封常清真的要殺他,此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他壯著膽子說道:“有本事你將我打死,隻要有一口氣在,老子跟你沒完。”

    封常清已經騎上了虎背,下不了台。大聲喝道:“拖下去打﹗”幾個執法的軍士上來捉拿鄭德詮。

    鄭德詮竟然全力反抗,他要逃出去。封常清這才意識到他捅了馬蜂窩,不把他治住,後果不堪設想。幸好他做了充足的準備,幾層大門都落了拴。鄭德詮的武藝並不高,幾個軍士上來就將他製服了。

    按在地上,隻打了三十軍棍,他就昏死過去了。執行官向封常清報告:“鄭將軍已經不行了,下官建議留下三十軍棍以後再打。他是高元帥的兄弟,高元帥非常器重他。真要是打死了,對高元帥不好交待。”

    封常清想,鄭德詮對他的怨恨太深,如果饒了他,他在高仙芝麵前一定會說他的壞話,高仙芝礙於兄弟的麵子,肯定要處理他。倒不如將他打死,死無對證,高仙芝還不好處理他。

    他板起臉堅定的說道:“執行法令,重杖六十。高元帥那裏由本官承擔,與你們無涉。”六十軍棍之後,鄭得詮已經斷氣了。封常清命人將他臉朝下拖出,送到高仙芝的府上。

    高仙芝的母親和乳母得知鄭德詮被打死之後,在門外號啕大哭,可是高仙芝不在軍營,隻有等他回來之後再報仇。

    高仙芝從京城剛一到家,就到鄭德詮的靈前祭拜,他在回來的路上就知道了這件事。他對封常清的這種做法有反感,打狗還要看主人呢,何況鄭得詮與他情同手足。

    他的母親和乳母哭哭啼啼的向他申訴,要求他將封常清殺了,為鄭德詮償命。

    高仙芝也知道封常清用法太過,鄭德詮的罪不至死。他到封常清的留守院,封常清已經將官印拿出來了,放在桌案上。

    高仙芝盯著封常清,繃著臉說道:“有這個必要嗎?”這是一語雙關。

    封常清說道:“我本隻想警告他一下,但他欺人太甚,當麵讓我下不了台,一時衝動。我已經做好準備,怎樣處理都行,我決不會皺一下眉頭。”

    高仙芝進退兩難,安西都護府的官員很多,很多人與高仙芝有過節,雖然高仙芝主動平息了,但這些人不能重用,象封常清這樣既能幹事又是心腹的人,少之又少。他要想統治安西都護府,缺鄭德詮可以,但缺封長清就不行。

    思慮良久,他對封常清說道:“怎麽會鬧成這樣?難道不能共處嗎?真的水火不能相容了。”

    封常清說道:“這事的起因是他傲慢無禮,我估計是有人對我不服,挑撥他出麵給我難堪。他從不把我這留後使當回事,我不治他將威風掃地。當時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但是沒有辦法。”

    高仙芝說道:“安西都護府內的情形複雜啊,讓你做留後使,肯定有人不服,隻是用刑太過了一些。”

    封常清說道:“當時已經水火不相容,我要不處置他,說不定會鬧出更大的事來。為了軍營的穩定,不得不出此下策。”

    高仙芝說道:“我已經去了一個兄弟,不能再沒了心腹,你好自為之。”他丟下這句話,也不看封常清,轉身走了。

    回到家裏,高仙芝對他的母親說道:“德詮之死,是咎由自取,讓他的兒子從軍吧,先給個八品的宣節校尉,以後立功再升遷。”

    此後他不再提起這件事,而封常清在公眾場合也不謝罪。有了高仙芝的支持,封常清治軍更嚴,又先後處死了兩員得罪他的大將,從此“軍中莫不股栗”。

    注①:唐朝地名,今新疆庫車。

    注②:唐朝地名,今新疆喀什。

    注③:唐朝地名,今新疆和田西南。

    注④:唐朝地名,今新疆焉耆西南。

    注⑤:唐朝地名,今阿富汗北部。

    注⑥:唐朝地名,今巴基斯坦奇特拉爾。

    注⑦:西域小國的官名,相當於唐朝的宰相。

    注⑧:唐朝時期,中原人對啊拉伯帝國的稱呼。

    注⑨:唐朝官銜,從五品文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