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經營店鋪楊釗斂錢財 看重名節真卿拒賄賂(三)

字數:3596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盛世風波最新章節!

    楊釗不敢動用國庫裏的錢,對張漸說道:“現在朝廷的開支越來越大,哥舒翰攻克石堡城,死了幾萬人撫恤金就用了上千萬貫。現在我正為收租稅犯愁呢,用公款行不通,這方法不行。”

    章仇兼瓊說道:“張漸出的是餿主意,太府寺不安章法辦事,化公為私,拿朝廷的錢去行賄,楊大人這太府卿還做得長嗎?李林甫陳希烈可不是等閑之輩。還有王鉷,他是禦史大夫,也是瞄著相位的人。楊大人晉升這樣快,他會視而不見。他那雙眼睛,正盯著楊大人身子呢,隻要有一點不幹淨,出一點差錯,皇上就會知道。到時候不但不能升官,楊大人的太府寺卿也要丟失。”

    張漸說道:“我沒有說不按朝廷的章法辦事。在實際操作上,太府寺都是明確的按照朝廷的法規辦事,所有的錢糧賬目,都是規中規矩的,可錢財卻成了私人的了,這需要想辦法。李林甫利用手中的權力,將反對他的皇甫惟明、韋堅、李適之、楊慎矜等人都弄死了。這些人對皇上忠心耿耿,幾時做過越格的事,都被他堂而皇之的處死了。而且都是皇上下的聖旨,他還不是用手中的權力,為他自己辦事。有權就要會變通,靈活運用很重要。”

    章仇兼瓊說道:“要使人不知,除非已不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李林甫的事,誰不知道?總有一天要跟他算總賬的。這樣的歪點子,虧你想得出來。”

    楊釗說道:“張漸的辦法行不通,現在不是靈活運用的問題,而是沒有靈活運用的餘地。朝廷的收支現狀是入不敷出,沒有錢財如何變通。變通了,皇上用錢受到限製,還不馬上清查啊,那不是自找麻煩嗎?”

    鮮於仲通說道:“這錢的法子,我來想。楊大人的這座酒樓,能收一些錢幣吧。”楊釗說道:“同樣是入不敷出,錢是賺到了不少,但都花出去了,倒賠了不少錢財進去。”

    鮮於仲通說道:“那是管理不善,我主動請嬰,到京城來為楊大人管理酒樓,保證一月之內見成效。”

    楊釗說道:“這酒樓平時十分興旺,也能賺錢的。隻是我平時的客人比較多,都花在這方麵了。”章仇兼瓊說道:“官場上的人緣很重要,楊大人既然瞄著宰相的位置,這座酒樓就不能賺錢。”

    鮮於仲通說道:“那楊大人就再開辦一個綢緞莊,我來管理。而且投資由我先奠出來,經營所賺的錢,全部由楊大人支配。”

    張漸說道:“這方法好,仲通員外是理財的行家,生意一定會越做越大。”楊釗說道:“這樣做,太委屈仲通先生了。我的本意是要仲通大哥在朝廷中謀個官做,不是來京城做生意的。”

    鮮於仲通說道:“現在都是一家人了,就不要再說兩樣話。我先為你張羅著,楊老弟當了宰相之後,再來提當官的事。”張漸說道:“錢財是現在的關鍵,讓仲通先生先試著辦,楊公有了權位,封個官位還不容易嗎?我建議這事要抓緊辦。”

    楊釗也覺得這方法好,他不能插手吏部,沒有辦法用官位來攏絡人。隻有施用錢財來拉攏官員。同意了鮮於仲通的請求,先開辦一個綢緞莊試試。

    鮮於仲通在東市買下了一個門麵,掛上了宏達綢緞鋪的牌子,顧了幾個夥計,專門從蜀地請來幾位有名的裁縫師父,店鋪就正式開業了。

    這裏賣的是從蜀地運來正宗蜀錦,在京城各地的上等絲綢都有,賣蜀錦的也有幾家鋪子。相比之下,這裏蜀錦的質地更加高檔,衣衫的製作工藝更加精巧。一出市就吸引了許多客人。

    因為是新開張,來看的人很多,可以說是絡繹不絕。那些達官貴人的小姐夫人,都是識貨的。見到這些正宗貨,就邁不開步了。再一問價格,都搖著頭說太貴。店鋪門前紅火得很,問價的人很多,真正能成交的是少之又少。

    門前擁擠得很,看貨的人很多,就是沒人買。幾天下來也沒做幾件生意,這樣下去不但賺不到錢,本錢隻怕都要蝕光。

    楊釗來到店裏,看過之後,對鮮於仲通說道:“京城的綢緞莊太多,相互比拚,先生有難處就不做了。我向皇上為你討個官位。”

    鮮於仲通並不著急,他是做生意的大行家,對楊釗說道:“貨物賣不出去,是因為沒有人識貨。楊大人能不能將貴妃娘娘請到店裏來一趟,我們為她做幾套衣服,來買的人就會絡繹不絕。”

    楊釗說道:“讓貴妃娘娘來到店鋪,影響當然很大,隻是這樣做太委屈貴妃娘娘了。”鮮於仲通說道:“現在已經騎上了虎背,不能下來了,隻有向前衝。”

    楊釗原地轉了一圈,見鮮於仲通十分迫切,對他說道:“我進宮試試,但不一定能請得動。京城與劍南不一樣,做不下去就不要做了,我們再想其他辦法。”

    出了綢緞鋪,楊釗立即進宮對楊貴妃說道:“妹妹一定要幫哥哥一個忙。”楊貴妃見楊釗一臉的期待,笑著說道:“什麽事啊?要我怎麽做?說說看。”

    你答應了我就說,不然的話還是不說的好。”楊釗站在那裏等楊貴妃的回話。“這樣急嗎?這樣神神秘秘的。”楊貴妃看了楊釗一眼說道:“好吧我答應你,你是我娘家的哥哥,不幫你幫誰啊。”

    楊釗說道:“這事要委曲一下娘娘,我在東市開了一個綢緞莊,現在生意不好,賠了一些錢進去了。想請娘娘到綢緞莊去做幾套衣服,到門前走一趟。”

    這事啊,朝廷沒有先例,不好辦啊。”“沒有先例的事多得很,請妹妹為哥哥著想,破破例。”楊貴妃斜眼瞅了一下楊釗說道:“既然這樣重要,我就去一趟,再將後宮嬪妃的高檔衣服都拿到綢緞莊上去做,你該要賺錢了嗎?你要那麽多的錢幹什麽?做官不好,要去做生意。”

    楊釗說道:“啟稟娘娘,朝中許多官員用錢大手大腳,入不敷出。我想給他們一些接濟,討個人緣。用朝廷的錢不行,隻有做生意了。”楊貴妃輕笑一聲說道:“你是不是盯上李林甫的位置了,這樣的話我全力支持你,哥哥做了宰相,皇室和朝中大臣就不敢輕視於我。”向唐玄宗上奏後,楊貴妃帶上喜兒,立即坐轎去了東市。

    東市的門剛剛打開,宏達綢緞鋪門前和前幾天一樣,來看貨的人特別多,這些人都看好了這裏的衣服,都覺得價格太貴,他們一個勁的要求降低價格。

    店小二作不得主,老板鮮於仲通一口咬定:“我們這店賣的就是品牌,講的是貨真價實。既要便宜又要高檔貨的事,是做不到的。認準了就買,沒有錢隻能飽眼福。”

    一位貴夫人模樣的婦人對鮮於仲通說道:“我說大老板,你這裏的料子的確很好,做工也很不錯,但價格也有些離譜。昨天我在這裏呆了一整天,也沒有看到你們賣出幾件貨物。賣不出去,你們是不是要賠本啊,多賺當然好,可是如果賠本那就不如少賺一點好了。”

    鮮於仲通笑著說道:“謝謝你的好意,我這裏的布料是特製的,其他地方買不到,我這裏的工匠是頂尖的,其他地方沒有。好物品當然有好價錢,你不買,自然有人買,京城之中識貨的人多,有好貨不愁賣不出去。”

    看清爽的小說就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