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少年情懷也是詩

字數:4360   加入書籤

A+A-


    沒過幾天村長的堂弟柳學邦的媳婦兒穀秀蘭便上了門,她嘴皮子利索,為人也爽朗熱心,雖不是專業媒婆,也幹過不少保媒拉線兒的事兒。李氏見她上門心裏一喜,猜測著是不是有人看上了自家兒子或者閨女,不管是哪個她都高興!

    “秀蘭嫂子快屋裏坐吧!”李氏引著穀秀蘭進了屋,又上了茶水點心,二人坐著說話。

    看著顧家院子裏新添的三間青磚大瓦的房子,招待自己連茶水都用上了,心中暗暗感慨這顧家當真是發達了!難怪那錢氏能看得上!

    “嫂子可是有喜事要與我說?”李氏湊近穀秀蘭眯著眼笑問。

    “就知道你精的猴兒似的!”穀秀蘭看著桌子上擺著的點心咽了咽口水,先說正事兒,“是有件事要與你說,我說你且聽著,自己在心裏掂量掂量!昨日學坤的婆娘來我家,讓我幫忙說和你家福郎與她閨女小娥的婚事。咱們一個村兒的,你跟她家又住得近,當是知道她那姑娘是個好姑娘,你家如果願意接這門親事,我自是高興,你家若不願意,我跑這一趟也當是對得起她了。”

    一聽是錢氏的閨女李氏臉上的笑容便有些掛不住了。那閨女好是好,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可是她那爹娘有些一言難盡,隻怕若福郎真與那姑娘結了親,那對夫妻就黏上來了!

    看李氏的臉色穀秀蘭知道這件事怕是成不了了。離的這麽近還能不知道他們夫妻倆的德性?那姑娘被逼著當牛做馬了這麽多年,真是娶了她回來,顧家隻怕沒有安生日子了!

    穀秀蘭起身告辭隻說讓李氏考慮好了給她答複。

    穀秀蘭走了沒多久李春萍也上了顧家的門。

    “桂枝,我這有樁好事要與你說!”不待進門,李春萍直接開口。

    “不是要給福郎說親的吧?”李氏心裏懷疑,這錢氏難道還找了兩個人上門不成?

    “這你都能猜得到!我娘家侄女佳玉你也知道,我就不多說了,你要同意咱們就安排相看時間走個過場。”

    李春萍的娘家侄女李佳玉,長得雖不算好看,可是個能幹的!一手繡活兒在他們村子裏是出了名的,每月光繡花掙的錢就抵上一個成年男子一個月的勞動了。

    聽得不是柳娥李氏鬆了一口氣,也是她多想了春萍姐哪會幫錢氏來說和。

    “你來的可真及時,我正不知道找什麽理由拒絕錢氏。”自己若一口回絕了對方,錢氏肯定能指桑罵槐地在院子裏罵上一個月。

    “咋啦?那錢氏又看上你家福郎了?”那錢氏專往有錢人家鑽,看上顧家也不稀奇。

    “可不嗎!秀蘭嫂子剛走你就來!咱們正好用這個理由回絕了她。”

    李春萍撇撇嘴,有柳老四那樣的吸血鬼一樣的父母,哪個好人家願意娶他閨女!也是那柳娥倒黴遇到這樣的父母,自己親閨女往死裏作踐!

    二人說定了相看的日子,李氏邊去柳學邦家以已經在相看為由回絕了穀秀蘭,穀秀蘭對這個結果也並不意外,等李氏走後便去錢氏家底了消息,對此錢氏自是不信的,顧家要是在相看人家,自己怎麽可能不知道!

    當天晚上李氏對顧福郎說了這件事情,顧福郎自是十分抗拒。

    “娘知道你喜歡來喜,可來喜不是咱們這種人家可以相配的,將來若是達官貴人看上了她,你可有能力護著她?”李氏直接點出要害。

    顧福郎白了臉,他也知道這是事實,自己再努力也配不上來襲,可是他隻想多跟她相處相處。

    “我想問一問她!”顧安郎想至少要讓來喜知道自己的心意。

    “你等著,我去叫你三姐來!”李氏起身去了顧如槿的屋子。

    不一會兒二人便一前一後地進來了。

    事情的前因後果李氏已經跟顧如槿說過了,顧如槿直接了當地開口,“你喜歡來喜什麽?長得漂亮嗎?”

    顧安郎臉上有些羞惱,他不是那樣的人!

    “你可知來喜不會做飯,不會做家務,不會下地幹活,甚至不會帶孩子孝敬父母!這些都是你們以後要麵對的生活。”少年情懷也是詩,可生活處處充滿苟且。

    顧福郎梗著脖子不說話,那些他可以慢慢教!

    人總是這樣,當被別人反對的時候,反而更加堅定。

    顧如槿給他最後一擊,“來喜的智力永遠停留在十歲!也就是你在慢慢成熟慢慢老去,可她卻永遠是個小姑娘!”

    不止顧福郎震驚,連李氏都一臉驚訝,怪不得來喜行事說話總是異於常人,她還以為是小姑娘不諳世事不懂人情世故。

    李氏的心一下就軟了,那小姑娘可真可憐!以後要好好看著,不能讓別人騙了去!

    顧福郎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他的小姑娘若永遠是個小姑娘,那他還能接受嗎?當然不能,他希望能得到回應,能得到來自妻子的關懷,能有個人跟他共擔風雨。

    看著顧福郎似乎陷在了自己的情緒中,李氏二人沒有打擾他。

    顧福郎掙紮了幾天,還是跟著李氏去了李家村。

    對於李佳玉李氏自是萬分滿意,賢惠又能幹的兒媳婦誰不喜歡!看著李氏高興顧福郎無所謂的點點頭,十五歲的少年覺得,放棄了自己所愛,似乎放棄了整個世界。

    而女方那邊聽了顧家的一些傳言,看著對方還是坐著馬車來的,又聽李氏說顧福郎在常氏木工做學徒,對這個女婿也是十分滿意。

    鄉下地方不是很講究,這雙方點過頭,李春萍很快將納彩、問名、納吉過了一遍,隻等來年開春顧安郎成了親便將婚期定下,好在之後一直是晴朗的天氣,李氏直說是個好兆頭。

    日子一天天過,很快到了臘月下旬,該是準備年節的一應事務了,雞鴨魚肉等葷菜,早已經收拾幹淨掛在屋簷下風幹了,而這個時節新鮮的蔬菜不多,農家人都是在月間將青菜製成幹菜,留作過年的添菜。

    臘月二十三,李氏早早起來祭了灶神,也就正式進入過年的氛圍。

    李氏又要忙家裏的一應事務,又要時不時幫顧元娘母女一把,忙的是腳不沾地。

    顧如槿卻清閑的很,領著孩子們寫春聯兒、剪窗花、畫年畫,顧家是從未有過的熱鬧。閑著無事逗逗隔壁小秀才,看他每次羞紅了耳根咬牙切齒的模樣便覺得好笑。

    裴還見顧如槿送過來的年畫化工了得筆底春風,心裏雖忍不住叫好,可嘴上卻嫌棄的很,直說不過如此。

    毛氏看他明明十分愛惜地將年畫小心貼在門上,嘴上卻不願承認,在心裏偷笑。

    顧如槿的字柔中帶剛十分灑脫,紅底黑字的春聯貼在大門口上書‘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引得周圍過路人駐足觀看,村裏人雖看不懂寫的什麽,可也覺得字是真好看。

    村裏每年過年隻有村長和裴還等少數幾個人家才貼春聯兒,因為他們家都有讀書人,無論學識如何都會寫兩句來應應景,其他人家不舍得花幾文錢買春聯兒,有的求別人寫一個,有的幹脆隻掛個桃符。

    裴還將寫好的窗簾掛在自家門口,看到顧家門口貼著的春聯兒暗道一句好文采!這寡婦看著行為粗鄙,沒想到還是個有才華的!

    臘月二十九,顧如槿接了翠屏的來信說一切順利,等鮮花鮮果曬幹了就能回來,定不會耽擱開業時間,顧如槿也就放心了,隻要講這些花果找齊了就有很多運作的空間。

    來福買的五個丫頭均是官家出來的,因翠屏不在,顧如槿便讓他先在鎮上教些規矩,順便觀察一下人品如何。

    現在不光要做茶點,連茶葉都要重新炮製,這可是個費工夫的活兒,應該還要再買幾個小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