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別後

字數:3587   加入書籤

A+A-


    嫵寧大郎被合離這個結果砸懵了,阿嫵她居然真的存心不想跟他過了!

    他堅決不接受這個結果,天天往衛家跑,衛大老爺都受不了,吩咐下人不要讓他進衛宅。

    進不了衛宅,寧大郎就整日在衛宅周圍徘徊,失魂落魄不已。

    再不然就是在各個酒館買醉,喝的一塌糊塗還一個勁嚷嚷“阿嫵,你回來吧,我知道錯了。”

    連翰林院那邊都朝三暮四,總是缺席,這樣下去,沒準被人家除名,寧大老爺天天耳提麵命,寧大郎也不聽,寧大老爺恨不得把他打上一頓,但看他憔悴不堪,眼窩深陷,胡子拉渣,又不忍心。

    隻好在心裏暗暗咒罵衛五娘,真是冤孽,要不是她好好的日子不過了,大郎能把日子過成這樣?

    京城出了個癡情的寧大郎,所有人都這麽覺得。

    隻有衛五娘不這麽覺得。

    好馬尚且不吃回頭草,她憑什麽因為人家幾滴眼淚,幾句深情的話語,幾頓爛醉,就要回心轉意,死心塌地地跟著人家?

    哪怕他寧大郎發誓以後都不納妾,不去青樓,也不和誰廝混,一輩子守著她一個,都不行!

    更何況他根本做不到。

    這不,沒多久就聽說有翰林院同僚見寧大郎終日抑鬱,難以開懷,贈了他一個小妾。

    他不也收下小妾重溫春夢去了?

    至於坊間傳出來的寧大郎和小妾在一起歡好還總是夢中驚醒喊衛五娘小字這種事,衛五娘表示,太特麽惡心了。

    懷抱新歡還念著舊愛的名字,舊愛要是能因此感動不已,那就是個傻子!

    說得好像隻要精神沒出軌,肉體出一下軌沒什麽。

    她衛五娘就是要求身心合一,又怎麽了?

    她都能身心合一,憑什麽他寧大郎就得靈肉分離?

    真特麽扯淡。

    合離以後,衛五娘深居簡出,過起了居士一般的日子,日子比以前更閑了,仍然插畫、喝茶、畫畫、出門看風景,隻是甚少見她那幫好姐妹了。

    尤其在她追尋蛛絲馬跡時發現其中有人知道羅二娘和寧大郎往來,卻蠻得死死的,不在她麵前透露半點口風。

    不管這些人是等著看她衛五娘的笑話也好,還是憐憫她被好友和夫君背叛不忍心告訴她真相不想讓她受到傷害也好,都不重要了,她突然發現,其實很多事情也沒必要一幫子人才能做,一個人過日子也能有滋有味。

    桂花酒一個人也能釀,柿子餅一個人也能製,金葉寺的紅葉一個人也能看,無人可分享感悟的時候確實有點落寞,但也不過如此。

    而且很多時候小姐妹聚在一起不過是吐槽,訴苦,多半時候每個人都隻在乎自己的生活,順便看幾眼別人的生活,自己的喜怒哀樂尚且咀嚼不完,誰那麽有閑情在乎你啊。

    羅二娘會嫁給寧大郎還是被寧大郎納入府裏作妾,這些她都沒關注,和她已經不相幹的兩人,沒必要讓人家接管她人生哪怕一分一秒。

    丹娘是她後來結識的,有一段時間,她在家被兄弟姐妹們的議論翻得不行,出門走走,沒想到聽說京城有個清玉堂,是一群獨身女子開的,這些獨身女子大部分是自梳女或者不落家,她們不想呆在家裏,也不像住進姑婆屋,幹脆一起出錢起了個清玉堂。

    清玉堂是個五進大宅院,除了南屋這邊這一進院子,其他都是住宅,住著這些女子。

    而南屋則是平日對外開放的場所,隻允許女子出入,不允許男子出入。

    許多獨身女子會來此聚會,聊天,交流才藝,也辦了茶社、詩社、畫社、騎社之類的,簡而言之,就是個單身女子俱樂部。

    據說幕後之人是寡居多年的淑寧公主,她愛熱鬧,又深感獨身女子孤苦伶仃,缺乏交流,所以辦了清玉堂。有這層關係,輕易也沒人敢動清玉堂。

    否則,一個全是單身女子出沒的地方,不說遭人覬覦,惹人非議也是難以避免的。

    丹娘也已年過二十,也是獨身一人,倒不是離棄或喪夫,而是她活得有那麽點不同。丹娘家是開酒樓的,爹娘隻生了她一個,沒有兒子繼承家業,丹娘又對家業很感興趣,所以幹脆把她當男兒一般培養了。

    如今丹娘已經接手家裏的酒樓,家人打算給她找個上門女婿,隻是挑來挑去,看上的郎君看不上丹娘家是經商的,看不上的郎君又擔心人家衝著錢財而來,總之也沒找到合適的。

    丹娘也不在意,她為人豁達,見識廣闊,找對象總要找個稱心如意的,沒必要急急忙忙把自己嫁出去,省得將來後悔。

    她倒是常常來清玉堂玩耍,衛五娘喜歡她這份直爽,丹娘覺得衛五娘不將就不忍氣吞聲敢於挑戰世俗,也是性情中人,所以兩人慢慢成了好友,也會有些往來。

    丹娘覺得衛五娘想去當“阿娘”有點異想天開,倒不是她拘泥於世俗,而是,她覺得以衛五娘的才情,完全犯不著和仆婦搶活幹。

    “阿嫵,你都能仿造一個兒童村,自己經營管理,當做善事也行,沒必要去給人家當‘阿娘’,殺雞焉用牛刀啊。“丹娘勸她道。

    ”丹娘,你知道嗎?在我決定要離開寧大郎的那一刻,我覺得我的人生有了一個新的開始,不管要麵對什麽樣的艱難險阻,我的心情都特別平靜,因為我知道我的選擇是對的,我一輩子不會後悔。

    現在看到這個招募啟事的時候,我的心也告訴我,這件事值得我投身去做,不管是當阿娘也好,還是去當管理者也好,你不覺得北鬥兒童村的理念完全不一樣嗎?”衛五娘語氣激動地說道。

    “以家庭模式教育撫養孤兒,這絕對是個前無古人的想法,這是真正的以人為本!不是那些給點吃喝就了事的善堂,從那些善堂出來的孩子能過得很好嗎?

    我們衛家就有善堂,每年收養的孩子也有好幾十個,但是,他們長大後,不是為奴為婢,就是在底層混日子,一百個人裏也沒有一個可以有點作為的,這個作為不是說步入仕途飛黃騰達之類,而是,活得沒什麽精神氣。這個辦得多沒意思,雖然讓更多人活下去挺好的,可是僅僅活著,我覺得不夠。也許家庭模式教育撫養,可以讓這些孩子也能成才。”衛五娘說道。

    丹娘滿臉疑惑,“那你怎麽不想著去改造你們衛家的善堂,反而想跑去北鬥兒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