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優越
字數:3368 加入書籤
這還隻是種植方法,加工工藝也特別講究。
抹茶製作基本步驟有十幾道:攪碎、蒸汽殺青、冷卻、烘幹、梗葉分離、去除砂石、殺菌、快速幹燥、研磨。
隻有經過這些複雜的步驟,才會磨出來極其細微的抹茶粉,否則就像綠茶粉一樣,顆粒比較粗糙。用來磨茶的石磨稱為茶磨,茶磨運轉非常緩慢,一台茶磨一個小時生產的抹茶不到一兩。
而且抹茶粉容易氧化,為了延長保鮮期,一般以半成品形式,也就是茶片,進行保存。當需要用到抹茶時,才研磨成抹茶。
是以,妙味抹茶屋的休閑區裏也有茶磨,誰要是對親手研磨抹茶感興趣,可以買了茶片,自己動手磨一下,把磨好的抹茶粉衝入沸水,用茶筅擊打出泡沫,感受一下前人如何用點茶法喝茶的。
這一點吸引了許多士子娘子,他們自詡風流文雅,是絕對不會因為點茶法繁瑣就放棄品質生活的,於是許多人在茶屋消磨一個下午,就是感受磨茶的樂趣。
別看茶磨個頭不大,小巧玲瓏,但重量不輕,他們往往需要幾個人輪番上陣,才能磨出足夠喝一輪點茶的分量。
一傳十,十傳百,來體驗磨茶的人絡繹不絕,以至於需要提前三天預約,才能排的上號,直接過來的,不好意思,空間有限,茶磨有限,您還是點幾客甜點,看看人家玩兒吧。
抹茶屋的受歡迎程度從開店速度可以看出來,在寧安縣開了總店後,沈小漾馬不停蹄地安排各州府和京城的分店開業,不到三個月時間,妙味抹茶屋便風靡九州,連開了一百家店,每一天都有抹茶屋開業。
之所以趕著覆蓋九州,正是因為綠茶粉的存在,妙味齋出了抹茶粉,而且價格及其高昂,利潤空間比茶葉大得多,肯定有不少茶農茶商受到啟發,哪怕春茶已過,他們一時半會沒法研究怎麽做抹茶,但磨些綠茶粉出來就簡單多了。
如果妙味齋不能第一時間在人們心裏建立起抹茶第一品牌的形象,當綠茶粉橫行之時,人們就會混淆,質疑,不都是茶粉,憑什麽你賣的價格是別人幾百倍。
因為抹茶粉足夠好!
抹茶粉種植生產過程所增加的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是綠茶粉的許多倍,綠茶粉和喝茶葉沒有什麽區別。這是抹茶粉的核心價值。
其次才是抹茶粉的顏色、口味、顆粒等優勢。
連白三爺都購買了不少綠茶加工成綠茶粉,既然妙味齋開拓創新,給出了茶粉加到食物等領域的思路,綠茶粉哪怕沒有抹茶粉那樣的功效,也可以起調色之類的作用,肯定會迅速在九州普及。
妙味抹茶代表了正版,那些抄襲的商家們便用綠茶冒充抹茶粉,也開了不少盜版抹茶屋,不過沈小漾還有牧場,有牛奶,需要用到奶製品的甜點他們沒法複製,妙味齋始終走在前沿,也把正牌的形象深深烙印在九州人心裏。
當那些士子娘子們談論抹茶時,他們談論的是妙味抹茶;如果你把綠茶和抹茶混為一談,甚至覺得兩者沒什麽差別,那麽,你的品位就要受到質疑了,甚至會有人和你斷交,不屑和你來往。
妙味抹茶粉哪怕售價高達一千兩一斤,也迅速售賣一空,在秋茶尚未采摘前,庫存便隻剩下勉強夠各分店支撐到秋茶製作出來。
一切正如沈小漾所規劃的展開,幾乎算得上一帆風順,哪怕綠茶粉層出不窮,也絲毫沒有影響妙味抹茶的地位,畢竟奢侈品和大眾品受眾是不會交叉的,妙味抹茶定位越高反而會越受歡迎。
吃抹茶的覺得比吃綠茶的更優越,人們的消費炫耀心理,古今都一樣。
妙味齋自此在九州牢牢站穩了腳跟,不在是一家隻會做點新鮮小吃卻毫無品味猶如暴發戶一樣的商家,而是引領了九州上至文人雅士下至鄉民走販飲食時尚的操盤手。
唯一的煩心事是,金媽媽催著她趕緊去京城,沈老夫人的六十大壽就要到了,想看到兒孫滿堂,而且剛好給沈小漾辦及笄禮。
年滿十五已訂婚且未出嫁的女子才辦及笄禮,她連婚都沒訂,辦什麽及笄禮。
沈小漾完全不想去,一天都沒相處過的祖母,而且還是個和他們幾個沒什麽血緣關係,隻不過占了名義的祖母,誰稀罕回去伏低做小。
唯一的顧慮是二郎三郎他們,若是將來出仕,可能會引人非議或考評不良,畢竟古代還是很講究孝道的,祖父母的話當然要聽,不然就是不孝不敬。
她問二郎三郎,“你們想回本家參加老夫人的六十大壽嗎?”
沈父沈母走的時候三郎年紀都還小,對祖父母更加沒什麽概念,沈小漾問他他也是茫然無措;二郎猶豫了一下,倒是點了點頭。
他記得阿爹偶爾也會念叨念叨少小離家老大回,可是阿爹中年意外走了,連祖墳也不曾回去,他還是想去看看,那個讓他阿爹覺得一無所成,自慚形穢,給家族丟臉,以至於漂泊在外,不曾歸去的本家到底是什麽樣子的。
既然二郎想回去,那就回去一趟吧,就算布滿了明槍暗箭,她如今也不怕闖一闖。
挑了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沈小漾帶著三小、鐵娘還有金媽媽、華三郎便上路了。
至於朱亦轍,出入接送,噓寒問暖了好一陣子,前些日子軍中有事回了京城。
如今,正在書房看著流雲,一臉冷漠。
“流雲,我看你辦事的能力下降了,怎麽查個人查了幾個月也沒結果?”
流雲盯著朱亦轍吃人的目光,冷汗都要冒出來了。
“爺,別說京城四少,就是京城八少,京城十六少,京城一百零八少什麽的,我都查過了,除了寧大郎和王二郎,也沒有誰去過寧安縣。”
“王二郎您是知道的,想找人對付趙七娘,結果被趙三找人削了一頓,而寧大郎是追衛五娘去的,除了找他叔叔查封妙味齋,也沒幹過其他事。”
“實在是找不著誰幾年前去過寧安縣,還和沈娘子認識的了。”
“屬下在想,是不是哪裏的少爺,冒充京城四少,騙了沈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