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擇路

字數:4075   加入書籤

A+A-


    “你殘體寄生於蓮台方得活命,脫離蓮台,你可知曉後果?”霜升祖佛問道。

    “萬般後果,弟子願一力承擔。”

    “隻怕不若你想的那般簡單。你且看看——”

    霜升祖佛攤開手,魔瓣佛蓮躍然掌上,黑色蓮瓣外圍,又懸浮有一圈金色蓮瓣。

    這是花辛第一次見到他和千葉的真身!想必外圍金色的,就是他的殘瓣。

    難不成,自己竟是一朵金蓮?

    此時,霜升祖佛開口,道明了花辛來曆“初見你時,你不過是一株凡品千葉重蓮,如今渡滿了佛氣,你可知這佛氣從何而來?”

    不必霜升祖佛繼續說下去,花辛已然猜出分。

    他寄生於千葉,他殘瓣的佛氣,必是從千葉佛蕊而來。

    見花辛明了,霜升祖佛繼續說道“你寄生於蓮台,可共享蓮台壽元,這本於蓮台無害,然你無意奪了蓮台佛氣,化寄生為共生,如今你二者,不能共榮,卻一損具損。”

    霜升祖佛的話對於花辛而言更甚於晴天霹靂。

    花辛從未想過,有朝一日,他竟真成了千葉的拖累!

    寄生一事,僅花辛與霜升祖佛兩人知曉。

    如何被祖佛所救,如何寄生於佛蓮,花辛已沒了印象,他隻記得,自己化形伊始,蘇醒之時,見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霜升祖佛。

    霜升祖佛說,他的命算是千葉所救,問他願不願意去千葉身邊照顧她,當作報恩。

    他便去了。

    “弟子不願拖累娘娘,求祖佛明示弟子,如何才能將弟子殘體剝離,還娘娘清明?”

    “前路凶險,此皆你二人造化,未必得解。”

    花辛拜伏在祖佛座下,懇切道“弟子死不足惜,若有可試之法,求祖佛指引。”

    “你執意如此的話,可往——”霜升祖佛的話戛然而止,停頓足足有兩息的功夫,才開口道,“往東一探,若有緣,你二人之間,或可解。”

    花辛再拜,欲離開,瞥見腕上寶珠仍在,又求道“敢煩問祖佛,佛珠可否為弟子解去?”

    “佛珠可護你於危急,不僅是護你,也是護——”祖佛說到一半,又停了一息,後道,“罷了,便遂了你。”

    七寶佛珠應聲從花辛手腕除下,落入霜升祖佛手中。

    花辛拜謝,再抬頭,已被霜升祖佛送出天外界。

    環顧四周,確認了方向,花辛依照霜升祖佛的指點向東出發。

    秦蓁蓁告別千葉後,聽從千葉的建議,一路向西而行。

    一路還算暢通,直到行至三日,遇到了第一個岔路口。

    一條西偏南,通往銅州城;一條西偏北,通往俞化鎮。經過兩城後,通往正西方的官道又在陽都城匯合。

    如果秦蓁蓁慢於花辛,則兩條路皆可行。可如果花辛剛巧在這二城之一,兩人豈不是又要錯過。

    再加上先前幾次追尋花辛皆無果,這次選擇,秦蓁蓁格外嚴肅小心。

    秦蓁蓁牽扯韁繩偏向西南,自言自語道“看上去,銅州似乎比較靠譜。”

    “不行!”秦蓁蓁猛地發力,收緊韁繩,馬匹也因受驚發出嘶鳴,穩了馬,她覺得向銅州不妥,“前幾次找花大哥,我的方向和他都是相反的,還是得反其道而行之!”

    下定決心,秦蓁蓁催動馬匹,轉向西北。

    馬匹蹄行發出“噠噠”的聲音,於西北方遠去。

    不過,片刻後,“噠噠”聲又漸近,秦蓁蓁驅馬回到岔路口。

    最終,她還是相信自己的直覺,選擇去銅州。

    銅州正值本地手拐節,城內的熱鬧,城外大老遠便能感受到。

    銅城盛產木材,當地人擅長木材加工,所做木製品極富盛名。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商人從五湖四海而來,千金以求取其中珍品。

    一段時間內,過度的開發致使銅城無木可用。為了休養生息,當時的銅州城主下令,每年中銅城隻有兩個月向外地商戶開放,長期往來合作的,須得提前預定,且貨物必得定時定量,不得超過官定。

    久而久之,銅城每年開放交易的兩個月,逐漸演化成固定的節日,一來用作大範圍通商,二來用作感恩自然饋贈,三來祭奠祖先,感謝先輩的傳承發展,才有了如今的手藝和大家富足。

    又因當地人管製作木製品的工具統稱手拐,所以這個節日最終被定名為“手拐節”。

    未進城門,秦蓁蓁已經遠遠地聽到城內傳出喜慶的吹吹打打。

    節慶期間,銅州城往來者眾,且皆無需路引便可入城。

    秦蓁蓁跟著人流進了城,隻見城中街道無一不是熙熙攘攘。

    每條街巷,道首道尾都豎著製作精巧的指路牌,標注著街巷名稱。每家店鋪、住戶,門前都放置著一款或巧妙、或新奇的木製品,彰示著自家的主要營生。

    與城門相連的主路叫做“大家坊”,聽人交談,秦蓁蓁得知這條路上,隻有被評為“木匠大家”的手藝人可以在此開設店鋪。

    秦蓁蓁對木頭疙瘩不感興趣,專注於在攢動的人頭中尋找花辛的身影。

    直到經過一處賣木製“打更鳥”的攤位,聽到打更鳥報時,她才發覺日已近幕,該找地方飲食歇息了。

    “大叔,請問你們這兒客棧在什麽方向?”秦蓁蓁牽著馬,在“打更鳥”攤位前停下詢問攤主。

    “喲,姑娘年紀輕輕,一個人上來我們這兒走節啊?”攤主大叔十分熱情地與秦蓁蓁攀談,“您有預定的店號嗎?最近走節,客棧老早就被訂滿了。您要是現在入住,恐怕難咯!”

    這情況在秦蓁蓁意料之外,找不到住處,可就麻煩了。銅城雖然最近不設城禁,但附近官道似乎也沒有民驛,她總不能露宿荒野。

    “我先去看看吧,住不上就再說,萬一運氣好呢。”

    “行,那您先去瞅瞅,棧號就在下一個路口東邊的那條巷子。”攤主大叔熱情不減,向秦蓁蓁遞上一張極薄的木片,上麵寫著一個名字和一串地址,“如果您找不到落腳的地兒,就去這上麵的地方,這是我侄子家,他家老大了,平時沒啥用,一到走節的前,時不時會拿出來幾間空房,招待招待客商。”

    秦蓁蓁道了謝,欲離開。

    那攤主大叔又想起了什麽,忙攔下她說“小姑娘你可得注意,千萬別去獅子樓,他家有房,但是近些天來不太平,你可別上了他家的當!”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