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五柞山(1)

字數:4501   加入書籤

A+A-


    五柞山腳下,千葉與半緣小和尚勒停馬匹,觀察著周邊環境。

    灰白色的濃霧籠罩著整條山脈,隨著山勢升高,霧氣的顏色也逐漸加重。

    千葉找到寫著“五柞山”字樣的山石後,對半緣小和尚說“到了,就是這裏。”

    “五柞山——”半緣小和尚重複念了一遍山石上的字,問,“此處不是方回隱神的居所嗎?為何來此?”

    “連方回隱神都知道,你這小和尚見識還挺廣。”噬魔菇臥在半緣小和尚肩頭,眯著眼,愜意地汲取山霧中的魔氣。

    千葉兩人用了大半月功夫才找到五柞山,噬魔菇趁這期間煉化了千葉渡它的精純魔力,不止補回了損失,甚至自身修為也得到增益。

    “要麽跟,要麽不跟,廢話怎如此之多。”千葉領頭走在前麵。

    半緣小和尚跟上“千葉姑娘怎就又吃了火藥?小僧隻是好奇而已。”

    上了山,千葉沿路張望,於半山腰尋得一處洞穴,住了進去。這一住,就是整整兩個月。

    期間,半緣小和尚成了奶娘,照顧著千葉的起居。

    每每孤身入山采摘野果野菜時,小和尚都會嘟囔“吾日三省吾身為事盡美乎?能惹千葉姑娘食火藥乎?壽元尚足乎?”

    “第四省——野果酸乎?”噬魔菇仰趟在半緣小和尚肩頭調侃。

    小和尚摘下樹梢上的果實,用衣袖擦了擦,咬了一口,擠眉咧嘴答“嘶——酸!”

    把果子收入布袋中,小和尚起身尋找其他果樹“莫糟蹋了,千葉姑娘食不得,小僧食得。”

    附近的果樹幾乎已被半緣小和尚摸了個遍,再想找新樹,得去到更遠的地方。

    望著遠處長在懸崖上的果樹,小和尚算了下時間,足夠在夜幕降臨前回到洞內,可以一去。

    收好布袋,脫了袈裟僧服,小和尚赤膊爬上峭壁,向著更高的果樹出發。

    “嚶——嚶——嚶——”

    懸崖峭壁之上,居然有孩童的哭聲!

    小和尚停下,循著哭聲側爬過去。

    哭聲源於一塊凸起的岩壁之後,必經線路向陰,其上長滿青苔,岩麵光滑且無立足點。

    扒著岩縫中的枯枝,小和尚憑借自己健碩的體格,一個擺蕩,攀住了岩壁上的凸起部分。

    調整好站位,小和尚伸頭向岩壁後探看。

    岩壁後有一處凹槽,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正蹲在裏麵哭泣。

    “嚶嚶——”

    “小施”

    “主”字還沒出口,噬魔菇躍起以菇蓋頂向半緣小和尚的下巴,讓他閉上嘴。

    “虧你這麽高的修為,看不出這小丫頭片子是魂體?還去招惹她幹嘛!”

    “眾生平等,魂靈亦可渡。”

    小和尚跳上岩壁,雙手合十對小姑娘行佛禮道“小施主,你為何在此哭泣?”

    聽到人聲,小姑娘止住眼淚,扭頭看向小和尚,抽抽搭搭地求助“藥藥藥掉藥掉了”

    順著她手指的方向,半緣小和尚看到一丸散發著碧綠光澤的丹藥,靜趟在小姑娘腳邊。

    看小姑娘已凝成實體,“腳踏實地”地站著,小和尚便建議“藥掉了,撿起來就是。”

    小姑娘聞言伸手,可實化的魂體仍舊從丹藥上穿過。

    撿不到藥,小姑娘更著急了,“哇”的一聲,哭得更厲害了!

    “呦,不簡單啊,這還是粒兒仙藥。”噬魔菇在小和尚肩頭置身事外地說道。

    仙藥辟邪,鬼怪不得染指。

    五柞山是方回隱神的居所,方回隱神以醫道入聖,此處有仙藥不為怪。

    於是半緣小和尚問“這藥是你的?”

    小姑娘沉浸在撿不起藥的委屈中,聽不進去旁人的話。

    “小施主別哭。”小和尚這次提高了嗓門,“這藥是不是你的?你跟小僧說清楚來龍去脈,指不定小僧可以幫你取藥。”

    五柞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哪怕是一息空氣,都屬方回隱神私有,別說是仙藥了。

    是以,要幫小姑娘取藥,前提是弄清楚此藥是否歸她所有。否則擅自碰觸,難免要落得個私盜仙藥的罪名。

    聽到“取藥”,小姑娘冷靜下來,吸著鼻子,結結巴巴地說“應該算是是我的。”

    “嘖,”噬魔菇不耐煩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什麽叫做‘應該算是’?”

    被噬魔菇質疑,小姑娘急得差點又要擠出眼淚“是是是我向山上的大神仙求來的!藥本來是大神仙的,然後然後大神仙把它給我了”

    “小姑娘還能從方回隱神手下求來藥?不簡單呀。那你再說說,你求這藥是為了什麽?”

    “我爹病了,我找大神仙救救我爹。”

    “還救你爹呢,你自己這小命都搭”

    噬魔菇的話才說到一半,就被半緣小和尚拎起菇蓋塞進布袋裏。

    紮緊布袋封口,半緣小和尚蹲下撿起綠色丹藥,跟小姑娘商量“你願不願意跟小僧走?小僧可以帶你回家找爹爹。”

    小姑娘的眼淚止住,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真的?”

    摸了摸小姑娘的頭,半緣小和尚微笑著點頭“真的。出家人,不打誑語。”

    半緣小和尚先背著小姑娘上懸崖摘了看上去可口的果子,再原路返回。

    “你家在哪兒?”小和尚邊攀岩邊問。

    小姑娘趴在他背上答“榷丘——下了山,沿著山上流下來的小溪走上半天就到了。”

    聽到“榷丘”,小和尚正犯愁沒聽說過這個地方,聽小姑娘說完位置,小和尚更愁了。

    他和千葉正是溯著溪水而來,一路確實經過幾個大小村落,可當中並沒有哪個叫做“榷丘”的地方。

    做好了壞的打算,小和尚拐彎抹角地問“你還記得在山上待了多久嗎?”

    “嗯”小姑娘掰手算了算“記不清了,我就記著,從家走的那天是個晴天”

    小姑娘突然收聲。

    “怎麽不往下說了?”

    小姑娘吸吸鼻子,差點又要哭出來“出來這麽多天,不知道我爹身體怎麽樣了”

    “別急,待到下山就好了。”小和尚安撫道。

    山中無日月,流年休寒暑。

    自從天界將五柞山劃與方回隱神私用,方回隱神遷居的頭一天,便引來彌天大霧,斷了山中四季、陰陽。除了求醫問道者,其餘人等一概不得私自入山,即便陰差進山勾魂也不行。

    從小姑娘的描述中,小和尚推斷她在這山中可能已有些年頭。她父親病重到需要上五柞山求藥,這些年過去,或許早沒了。

    不過即便不能送小姑娘救治父親,能渡她入冥界輪回,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