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字數:577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快穿)富貴榮華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宋家這段日子過的苦,幾個女人姑娘家一邊織布漿洗一邊為宋錦榮抹淚。

    也就宋家奶奶稍微硬氣點沒掉淚,但晚上不知在兒子丈夫牌位前上了幾柱香,祈求保佑他們家錦榮活著回來。

    這天,族長夫人還來宋家這裏嘮嗑,說是嘮嗑,明裏暗裏卻在說前方戰事緊急,宋小郎年紀輕輕怕是回不來了。

    宋家奶奶氣得差點沒掄起掃帚,把這長舌婦人給趕出去。但看一眼家裏的孤女寡母,還得依賴家族庇佑,隻能強忍了下去。

    族長夫人還當作沒看見宋家這家人難看的臉色,繼續說著,“這都是命啊,老天爺定的,我們也就隻能認了。”

    聽說宋家大爺留下的那幾畝地風水不錯,留給破落戶又什麽用,等宋小郎死了就能早早歸族中,自家再使點力,還能把公公墳遷進去,日後也好保佑她兒子能考上秀才。

    抱著這樣的心思,族長夫人繼續擠兌著,勢要在本就遭難的宋家雪上加霜,哪怕死活,她是不管的,這年頭,沒個男人撐腰頂立門戶,那就比草芥還不如,遭什麽罪都活該。

    忽然這時,宋家的木板門被敲響了。

    宋家大姑娘,也就是宋錦榮的大堂姐停下漿洗的活,在身上的麻布衣衫上抹了兩把,因為剛才族長夫人的話,眼圈有些紅,但還是先去開門了。

    其實這門也就虛掩著,像族長夫人這人就直接推開進來了,敲也不敲,反倒襯得來人有禮貌些。

    宋家大姑娘宋柳,一開門就看見個兩個軍士打扮的漢子,頓時就緊張了。

    “你、你們找誰?”

    方才敲門的軍士聲音有些硬朗,“請問,這是宋錦榮的家?”

    “是……”宋柳顫抖著聲音應道,軍士說話的聲音大,裏麵的人也聽到了,宋家奶奶連忙放下手裏的活,走到門口。

    比起宋柳都快腿軟了,宋家奶奶還算能沉住氣,連喪夫喪子這樣的痛都熬過來了,還有什麽受不了的,“可是我那孫子又什麽事?”

    見到老人家,兩位軍士態度稍微軟和了點,“沒什麽大事,是宋軍醫托我們給你們寄錢糧。”

    說著,抬手指了指旁邊的大牛車,上麵摞著好幾麻袋的東西,還隱約能見到布匹糧食。

    這話一出,別說坐在院子裏的族長夫人驚住了,連宋家一家人都沒反應過來。

    “你說,錦榮沒出事,還給我們寄錢糧?”曆經不少風浪的宋家奶奶愣愣道。

    “怎麽可能,什麽軍醫啊?”族長夫人快步走過來嚷嚷道。

    被她這麽一說,宋家人才想起,方才軍士話裏提到的是宋軍醫,她們隻顧著錦榮沒事的好消息了。

    “會不會弄錯啊?”族長夫人忍不住嘀咕道,她娘家也有個侄子被征召了,可比宋錦榮大多了。

    聽到她的話,兩個軍士立刻板起了臉,其中一個還道,“軍營規矩嚴明,哪會是你說的弄錯了。”

    族長夫人也是個欺軟怕硬的,何況被這軍威一嚇,更是白了臉,“是小婦人不會說話,軍長莫怪。”

    那軍長又對宋家奶奶耐心解釋了一下,“宋錦榮就是西南大營武威營的軍醫,這些東西還是她親手交給我們的,還有書信,你們可以看看。”

    說著從背著的布包裏翻出一封信。

    會態度這般好,也是因為宋錦榮,在軍營裏,誰會想得罪一個大夫,關鍵時刻是生是死就看對方的本事了。

    這兩個軍士雖然負責的是給其他軍士家屬寄送東西,但也有認識親近的兄弟要上戰場,對宋軍醫的家眷好點,宋軍醫平日說不定也會多照顧點。

    宋家奶奶掛念著‘孫子’的安全,也顧不得還有旁人在場,就撕開了信。好在錦榮夠聰明,考慮了諸多可能發生的情況,以及宋家識字的人不多,最後隻簡潔寫了兩句話,東西是她的寄的,她在軍營很好,不用掛念。

    看完一向硬氣的宋家奶奶就忍不住抹淚了,“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兩個軍士也見慣了這樣的場麵,其中一人笑了笑道,“那您清點寄來的錢糧吧,我們還趕著去送下一家。”

    “好,好好。”宋家奶奶連忙道。

    兩個軍士合作,一人告訴宋家人是哪些東西,一人扛著布匹錢糧往宋家屋裏搬。原本這不用他們的,但看一家孤兒寡母,也有點不忍心,便搭把手幫忙了。

    “三十斤米,五十斤麵,十二匹絹……”

    軍士念著,宋家奶奶卻越聽越心慌,以往有去打仗寄錢糧回來的她也見過,可沒這麽多。雖然知道越多,一家子日子能好點,但一想到錦榮還在戰場上,她心裏就不踏實,怕這是‘孫子’用命掙回來的。

    於是忍不住問道,“軍長,怎麽會這麽多?”

    軍士解釋道,“這裏有些是宋軍醫這月的廩糧,其他是上次軍醫營立功,程將軍賞賜犒勞的。”

    “當軍醫好,多立功為國效力。”宋家奶奶念道,心裏想的是,當軍醫那不就不用上戰場殺敵了,好好當個大夫安全。

    族長夫人還沒走呢,盡管之前被軍長一嚇,但為了多聽點消息還是厚著臉皮留下了,宋家人也沒管她,光顧著錦榮的事了。

    在看到那一袋袋紮的厚實的米麵,還有絹布,族長夫人眼都熱了,都是去當兵,怎麽沒見其他人寄回來這麽多東西。

    但生出的那點小心思在聽到軍長說是大將軍賞賜後,一下子就消了。

    大將軍,那是多高的官啊,都賞東西給宋小郎,可見宋小郎非但沒事,還有大福氣啊。

    族長夫人一臉羨慕嫉妒恨,悻悻然還是回去了。

    不過,就族長夫人那一張嘴,沒半個時辰,宋家的事就傳遍十裏八鄉了,尤其是宋氏一族和街坊鄰裏,都知道宋小郎非但平安,還當上了軍營裏的軍醫。

    雖然也有些人奇怪,以前也沒聽說過宋小郎懂醫的,但既然是連大將軍都親自犒勞賞賜的,還能有什麽假的。

    宋家人也隻當是機緣巧合,等以後再說了。

    這消息傳的快也有一個好處,至少沒人敢欺負宋家了,宋小郎是個有福分的,當上了軍醫,非但能貼補家裏,能平安回來的可能性也大上許多。

    單單是宋家得的那些錢糧,別人再眼紅,也沒人敢動,那是軍營裏發的甚至是大將軍賞賜的東西,其他人哪怕是長了幾個膽子也不敢碰,否則宋小郎在營裏往上一告,他們縣令就得發落這些人。

    隻要宋小郎活著,就沒人敢欺淩宋家的孤兒寡母。

    這一下,連族裏也不再過問宋家田地的事了,還有些婦人上門主動和宋家交好,幫點忙。

    而宋家家裏,看著好幾麻袋豐厚的糧食,宋家奶奶估摸著,節省吃夠一家子能吃上半年呢。更讓她心裏踏實的,還有那十兩銀子,一家子都不愁了。

    至於絹布,宋家奶奶道:“趕緊做幾件衣裳,趁那些軍爺還沒走,給錦榮送過去。”

    兒媳和孫女們都應了,沒人有什麽其他想法,而是連連覺得宋家奶奶說的對,要是等下一回軍爺過來,不知要什麽時候了,而塞外那邊,天冷的又快。

    宋家一家女人姑娘家,趕緊尋了針線,還拿了兩匹布去和鄉裏的獵戶換幾張皮子,這東西最適合禦寒了。

    花了四天時間,宋家人熬紅了眼睛,做了好幾件秋冬衣,正好趕上那些軍爺返程。

    宋家奶奶還讓大孫女宋柳寫了封信一起捎上,告訴錦榮,家裏一切都好,讓她保重平安。

    還是那兩個軍士,拍胸脯保證一定會送到,讓宋家奶奶放心。

    平沙,西南大營。

    錦榮還不知道,自己送回的那些東西給宋家帶去那麽大變化,路途遙遠,消息傳送也多有不便。這些天,戰事又吃緊了起來。

    連周寧嘉都幾天沒在她眼前晃了。

    錦榮有些可惜,畢竟周寧嘉身份比她高,接觸到的軍事信息也多,偶爾還能從他口中知道一點戰事的情況,比在軍醫營裏兩眼一模瞎什麽都不知道的好。

    才念叨了一下,周寧嘉就出現了,還立了軍功回來,一臉的誌得意滿,跑到錦榮這裏吹噓他剛才經曆的這一戰。

    “那些狄人,我一刀就砍下去好幾個腦袋……”

    錦榮淡定的吃著軍醫配給的肉絲菜拌飯,時不時應兩聲,老實說,周寧嘉的功勞不假,頂多借他的口放大了兩倍,習慣了就好。

    何況周寧嘉堂堂五品將軍,和她這個小軍醫一起吃,稱得上是寒酸了。但他除了抱怨幾句塞牙,也都吃下去了。

    總的來說,周寧嘉這人還不錯,瑕不掩瑜嘛,錦榮在心裏道。

    周寧嘉說了半天,終於說了一條錦榮還聽的進去的消息。

    “我們要前往平沙洪穀了,配合燕雲軍。”不知為何,周寧嘉比方才說他的功績還要興奮,眼眸精神奕奕,亮的驚人。

    燕雲軍,錦榮以前不知道,現在在軍營待久了,也聽說了很多燕雲軍的事,作為大啟最精銳強悍的軍隊。曆任燕雲君主帥都還有軍神之稱。

    像周寧嘉這種一心想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熱血兒郎,會心生向往很正常。

    不過,錦榮卻從中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燕雲軍實力是大啟朝軍隊中最強的,一般去的也是最危險的戰場,應對的也是最強悍的敵軍。武威營若是配合燕雲軍作戰,恐怕危險程度也不低。

    還是留在西南大營要安全些。

    可惜,作為一名軍醫,錦榮在這事上也說不了幾句話,反而隻能聽從軍令隨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