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1章 瑉長官回來了

字數:6586   加入書籤

A+A-


    從帝都到卜奎,一共四千多裏路。

    因為隻有賈瑉和立春兩人,又都是騎馬,立春也經過嚴格的訓練,所以兩人路上的速度很快,隻用了二十七天,就到了卜奎。

    下午三點,兩人抵達卜奎南城門。

    至此,賈瑉離開卜奎已經八個來月。北溫都拉之戰,也已經結束三個來月了。

    賈瑉沒有立刻回軍營,而是先沿著城牆走了一圈兒。

    城牆還在施工,目前進度還算可以,跟賈瑉預期的進度差不多。已經完成了四分之三。

    按照原來的計劃,今年年底前將要完工。目前看來,如果沒有什麽意外,應該能按計劃完成。

    在城牆的盡頭,賈瑉遇到了典史楊林,他正領著幾個人在檢查城牆工程。

    “喲,瑉長官回來了,這下子可好了。”

    說著,楊林就兩步穿上來,緊緊地握住了賈瑉的手,似乎就象久別的親人一樣,眼睛也有些模糊了。

    “楊典史辛苦了。”

    “哪裏,哪裏,應該的,應該的,還是瑉長官辛苦。”

    我又哪裏辛苦了,這大半年的,都在閑著呢。

    “大夥兒都還好吧?”

    “都好,都好,都在盼著瑉長官回來呢。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就是我們的瑉長官。嘿嘿,這幾個小子,都是新來的,瑉長官不認識。”

    “瑉長官好。”

    幾個小夥子熱情地打著招呼,神情有些靦腆,不過,卻露出了驚訝和崇拜的表情。

    這就是傳說中的瑉長官?真的這麽年輕啊。

    “嗯,好好幹,跟著楊典史好好學習。”

    “瑉長官,去看看新城吧,正好從那裏回衙門。”

    “好,就去看看。走了這麽久,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麽變化?”

    “變化多著呢,簡直是一天一個樣,幾天不來,就要認不出來了。”

    “打仗的時候,有沒有什麽影響?”

    賈瑉最為擔心的,就是北溫都拉戰爭對於卜奎經濟建設的影響。

    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想要發展經濟,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當時倒是有一些影響,害怕韃靼人打過來,有些商人撤走了,也有些勞工跑了。當時馮幕僚長和我們召集大夥兒開會,保證韃靼人打不到卜奎來。”

    “他們就相信了?”

    “沒有,還是撤走了一些。不過,都沒走遠,就在羅城一帶觀望著。後來在二道江打敗了韃靼人,他們就都回來了。”

    一陣嘚嘚的馬蹄聲傳來,一隊士兵從賈瑉等人身邊超過。統一都是棕紅色的馬和整齊的軍裝。

    這是府兵團的巡邏隊,在進行每天的例行巡邏。

    這種巡邏,既是顯示軍隊在卜奎的存在,震懾宵小,也是為了給百姓增加安全感。還可以隨時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勤務製度現在執行的如何?”

    “還是跟以前一樣,都是按照排班執行的,每天風雨不誤。戰爭那段時間,增加了巡邏次數,現在恢複正常了。”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新城。

    所謂新城的說法,其實是不完全準確的,這隻是卜奎人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

    新城隻是在卜奎街道原來基礎上的擴展和延伸。不過,已經頗有些規模了。

    這裏主要進行的是房地產的開發,同時輔之以各種商業和生活服務設施。

    由於進行了統一的規劃,所以這裏的建築格局很整齊,已經有不少客棧、飯館、剃頭鋪子、鐵匠鋪、木匠鋪以及各種店鋪沿街分布,不少已經開業了。

    臨街後麵的房子,則是大大小小的住宅。

    街道很寬,是卜奎老街道的四倍。這還是當初在賈瑉的要求下,設計修建成這樣的。

    這樣寬的街道,在今後幾十年之內,都不用再一次拓寬了。

    “路邊的排水溝修了沒有?”

    “修了,都是按照當初的設計修的。嘿嘿,當初你說修排水溝的時候,我們還不太同意,這回看來,還是瑉長官說得對。今年夏天雨季的雨水,順順當當地都排出去了。老城那邊就不行了,淹了十來天,走個人都費勁。”

    一行人走在路上,那些認識賈瑉的人,就紛紛上來打招呼,個個熱情地喊著“瑉長官回來了”、“瑉長官好”。

    有的更為熟悉了,就拉著賈瑉馬的韁繩,非要叫賈瑉到他那裏去坐坐。

    楊林也不時地向眾人喊著“瑉長官回來了”,神情自豪,就像他自己是瑉長官似的。

    這一路走來,隨行的立春就有些吃驚了。

    瑉長官這是怎麽回事兒?

    他不是打仗的嗎?咱們連這些事兒都管上了?

    那些跟他打招呼的,都是些什麽人?似乎三教九流都有啊。

    按說瑉長官也是卜奎最大的官兒了,這些人見了他,怎麽一點兒也不害怕?

    這瑉長官出行也沒有個儀仗陣勢,沒有隨從護衛,那黎民百姓見了他,還會害怕嗎?怎麽就這麽走在街上,隨便什麽人,想跟他說話就說話啊?

    這還有官府的威風和朝廷的體麵嗎?

    賈瑉隨楊林走著,就到了一座寬大氣派的院落前。

    高高的院牆,沿牆栽著一溜高大的水曲柳樹。

    這是從山上挖下來,移栽到這裏的。個個枝葉茂盛,在微風中,輕輕地搖曳著。

    氣派的大門,旁邊是幾個鎏金大字:卜奎學堂。

    下麵的署名,是“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這還是去年王子騰來的時候,賈瑉請他給題寫的。

    站在外麵,就聽見裏麵傳來一陣孩子們的喧鬧聲。

    “這是如今卜奎最漂亮的一處院落了,比咱們卜奎衙門都好。瑉長官,進去看看?”

    楊林說著,臉上露出了得意之色。

    “好,進去看看。”

    一個守門開了門,幾人進去,就見有百來個孩子,正在院子裏玩耍,喊叫著,追逐著,打鬧著。

    “好啊,楊典史,這個學堂,我非常滿意。”

    “裏麵的房屋桌椅什麽的,也都是最好的。這是咱們卜奎的未來啊。過個幾年,興許就從這裏走出秀才、舉人、進士,沒準出個狀元,也是可能的。如今。每隔幾天,我就要來看看。一看到這些孩子們,自己就像年輕了幾十歲。”

    “妙玉校長可還好?”

    “好著呢,天天早來晚走的,人和氣,學問也好。”

    這邊說著妙玉,就見裏麵的一扇門開了,一個白衣勝雪的年輕女子,拎著個小鐵錘,在一麵鑼上敲打了一陣。

    聽到鑼聲,孩子們紛紛跑回了屋子。

    那棵高大的水曲柳樹下,就剩下了一個白衣女子站立,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那個女子望著門口的幾個人,手裏的小錘不自覺地就落在地上。略微一猶豫,就向這邊快步走來。

    賈瑉也快步迎上去,兩人就在院子中間相遇,距離約兩米遠,佇立相望。

    不是妙玉,還能是誰?

    “瑉四哥,真的是你嗎?”

    “妙玉,是我,我回來了。”

    賈瑉走上去嗎,就見妙玉一雙美目裏,已經充盈著淚水。

    伸出手,輕輕地拭去潔白臉上的淚珠。

    “妙玉,不要哭,我這不是回來了嗎?”

    “都說皇上罷了你的官兒,我還怕你回不來了呢。”

    “小傻瓜,你在這裏,我怎麽能不回來呢?”

    “我就知道你會回來。那個破官兒,不做也罷。省得整天跟他們受氣。就在卜奎這世外桃源之地,倒是清淨得很呢。”

    “這回回來,我就不走了。”

    “如此甚好。好了,你先回去吧,還沒到衙門和軍營裏去吧?大夥兒可都在盼著你回來呢。我也該回去上課了。這麽站著,叫人看了,我都不好意思了。等晚上回家再敘吧。”

    “好,我就聽妙玉。你先走吧。”

    “不,你先走,我要看著你走。”

    賈瑉也知道,此時不是纏綿的時刻,向妙玉笑了笑,轉身走了。

    到了門口回頭,見妙玉又站在了那棵大樹下,向他招手。

    這一幅風景,讓賈瑉頗有些唯美的感覺。

    楊林一邊走著,一邊向賈瑉介紹情況。不久,來到了賈府酒坊前。

    “瑉長官回去看看家眷吧,我先走一步,回去告訴馮幕僚長他們,一會兒給你接風。再到衙門告訴一聲,就說你回來了,叫大夥兒好生高興高興。”

    “也好,我一會兒就過去。立春姑娘,就請安排到驛館去住吧,晚上一起吃酒。”

    楊林帶著立春走了,賈瑉就向酒坊走去。

    剛要開門,門就開了。也不見有人出來,嘩地一聲,一盆水就從裏麵潑了出來。

    賈瑉沒防備,竟然被潑了大半盆。

    這是怎麽了,還沒等進門兒,就用水潑了。

    賈瑉有些欲哭無淚了。

    “什麽人,走路也不長眼睛,沒看見倒水嗎?酒賣沒了,明兒個早早來吧。”

    這潑辣的做派和尖酸的聲音,不是晴雯,又是哪個?

    這個死丫頭,脾氣還是這麽爆。

    賈瑉重又開門,就在屋裏一個水蛇腰的,長得跟黛玉頗為相像的姑娘,正一手拎著個盆,站在地中間。

    “晴雯,是我啊。為何拿水潑我啊。”

    小姑娘愣了愣神,咣當一聲,手裏的盆就掉到了地上。

    “瑉四爺?你回來了!”

    一個柔軟溫熱的身子,就撲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