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攜手中洋集團

字數:5217   加入書籤

A+A-


    149 攜手中洋集團

    6月中旬,席卷全國的**風暴終於漸漸平息,而顧遠也終於迎來了中洋集團的訪問隊伍。

    此次中洋集團的訪問隊伍規格很高,帶隊的正是中洋集團的董事長季建軍。

    為了表達對此次訪問的重視,顧遠這天特意拉著顧建國一起接待了對方。

    再次見到顧遠,季建軍依舊感慨於他的年輕。

    這是他們第二次見麵,氣氛比第一次融洽不少,主要是雙方已經就之前的小衝突達成和解,而中洋集團此來更是衝著合作去的。

    對於這兩家企業間的反轉劇情,外界都沒怎麽看明白,關注兩家公司的,紛紛都想知道,到底顧遠開出了什麽樣的條件,讓季建軍願意摒棄前嫌,甚至和他攜手並進。

    實際上中洋集團此次的訪問內容很簡單,遠東飼料廠一共就那麽點大的地方,一圈走下來最多也不會超過半小時。

    即便顧遠期間參雜了大量的講解,全程下來也沒有超過一小時,接下來的時間就是雙方閉門會議時間,具體內容外界無從得知。

    不過這次會議結束後,中洋集團聯合遠東飼料廠發表了一個聯合聲明。

    “中洋集團將與遠東飼料廠結為戰略合作夥伴,中洋集團所需的魚飼料將全部由遠東飼料廠供應。”

    這個消息在業內可謂是爆炸性的。

    要知道中洋集團的養殖魚可是大量出口國外的,而國外對於食品安全的檢測可謂嚴厲之極。而現在中洋集團決定使用遠東飼料,這就表示中洋集團十分認可遠東飼料廠的產品質量。

    這個消息比任何的廣告都要來得更有效果,當天遠東飼料廠的訂單再次增加了一大截,而且顧遠第一次接到了外省的訂單。遠東飼料廠的影響力終於輻射到了蘇省之外,雖然此時範圍還很小。

    而蘇省範圍內,更是幾乎所有水產養殖大市,都被遠東飼料廠的經銷代理商所覆蓋。

    實際上季建軍之所以如此肯幫忙,和顧遠給對方透露的幾個消息有關。

    首先,顧遠向季建軍透露,今年粵省正在籌建一家羅非魚公司,而該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國外出口羅非魚。

    實際上此時羅非魚的出口還沒引起國內的重視,一直等到2004年羅非魚公司成立之後,這種魚才一舉成為國內出口最多的魚類。

    而且該種魚類大多被加工成罐頭出口,附加價值很高。加上羅非魚在國內養殖成本很低,所以中國一度成為全球羅非魚最大出口國。

    然而隨著歐美的食品安檢標準日漸提高,中國羅非魚市場本身又因為過於分散,惡意競爭太多,質量控製不嚴等原因,慢慢被淘汰出世界主流市場。

    而顧遠向季建軍提前透露了這種魚在歐美市場大收歡迎的消息,季建軍找人確認之後,便有了這次訪問。

    在確認了羅非魚的巨大市場潛力之後,顧遠又向對方分析了一番這種魚在國內養殖基數大,但卻普遍不成規模,而且普遍質量監管不嚴的現實。

    尤其是隨著近年國內自然環境極具惡化,農藥,化學等物質殘留問題日益嚴重。是以顧遠建議季建軍自行飼養羅非魚,同時開辦加工廠。抓住時機及早占據市場份額。

    實際上對於顧遠的這番分析,季建軍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然而看著顧遠一副篤定不已的樣子,他才將信將疑的打聽了一番。

    然而這一打聽,他才發現顧遠說得居然全是真的,這一下他才算是對顧遠有些信服了。

    隨後兩人又交換了一些關於國內養殖魚以及出口魚的看法。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顧遠從一個未來人的角度去看此時的養殖業,各種觀點自然一針見血,畢竟不知道多少專家都曾就國內養殖業做過研究報道了。

    那些報道擱在當時最多也就是個經驗總結,甚至有些馬後炮嫌疑,可是時間一下前推二十年,這些馬後炮的價值可就大了去了。要知道那些幾乎總結了中國養殖業走過的所有彎路。此時顧遠一番複述可謂是高屋建瓴。如何不叫季建軍心悅誠服?

    就這樣,憑借前世做冷鮮魚配送時聽來的一些業內消息,顧遠成功唬住了季建軍。

    而後雙方又在歐美食品安全檢測方麵取得了一致意見,顧遠此時又順勢推銷了一番自己純綠色飼料的新穎概念,於是他便順理成章的拿下了中洋集團這個大單子。

    最重要的是,季建軍在上次回去之後,經過一番分析研究,完全確認了羅非魚的巨大出口潛力,當即就著手上馬羅非魚養殖,而且為了搶占國際市場,他此次養殖規模極大,飼養標準也極其之高。

    顧遠也曾和他分析過這個問題,實際上以國內此時這種無序競爭的狀況發展下去,低端羅非魚價格必然大受影響,為此顧遠建議他主作高端市場。

    將產品等級提升上去,才能免於惡性競爭的苦楚。

    畢竟那些惡意壓價,賠本生產的人,肯定不可能做到精養,也就無法對高端市場形成衝擊。

    實際上前世中國羅非魚出口就遇到了這樣的尷尬,由於國內無序競爭,壓低報價屢見不鮮,最終為了壓縮成本,眾多加工廠紛紛選擇摻冰等造假行為,然而這樣做的結果無異於自毀長城,自此中國羅非魚口碑一落千丈。高端市場更是完全被爪哇等國占據。

    而顧遠此時給季建軍的建議,正是針對後世這一局麵而給出的。而對顧遠的建議季建軍也十分認同。

    如此一來,中洋集團的養殖數量大幅增加,連帶遠東飼料廠的訂單也大幅提升,可謂是一個雙贏局麵。

    隨著中洋集團和遠東飼料廠的合作曝光,飼料廠的訂單就一路飆升,顧遠之前定下的,年底完全占有省內市場的目標大有提前完成的趨勢。

    而這時,朱正信找到顧遠,飼料廠的產能又開始出現不足了。

    對此顧遠並沒有急著繼續增加生產線,而是穩定發展,與此同時他又著手增加運輸車隊。

    說到運輸車隊,鑒於遠東物流已經和遠東飼料廠拆分,顧遠最終決定收回外包給遠東物流的飼料運輸。而遠東物流也正式更名為遠東快遞。

    之前顧遠給遠東物流的定位是物流與快遞的結合體,但經過冷鮮魚運輸的觸動後,他意識到物流和快遞之間的差異很大,其實並不適合整合在一起,為此他便徹底將兩者分離。

    物流部分全部交由飼料廠自行處理,而快遞則交給李雲龍單獨負責。

    和中洋集團的合作帶來的另一項福利就是顧建國的冷鮮魚貨源有了著落,經過一番聯係,顧建國已經向滬上的幾家生鮮超市配送過一趟海鮮。

    一趟跑下來,顧建國算了算賬,淨利潤竟然達到了40%,但生鮮超市的需求並不算大,一年總營業額也就400萬左右,當然這也和顧建國開發的下遊客戶還少有關。

    不過就這也大大超過了前世顧遠的規模了,畢竟兩者起步時間差著好多年,市場供需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隨著顧建國再次忙碌起來,碧水華庭的別墅不禁越加冷清起來。

    王芳最近一段時間一度,無所事事的隻能對著電視發呆。

    就在這天,她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接通之後才知道,居然是徐黎黎打來的。

    電話裏徐黎黎先是和她寒暄了一番家常,隨後才提醒她晚上就要高考查分了。

    因為周邊基本沒什麽鄰居,王芳還真沒記住今天就是查分日。

    接完電話,她當即就給顧遠去了個電話,催著他趕緊回家。

    正在飼料廠裏忙著的顧遠接到電話一時有些哭笑不得。

    高考查分這事他還是記得的,不過查分熱線要到晚上八點才開通,王芳這會就催他回去,簡直就是急過頭了。

    不過顧遠也知道最近一段時間王芳因為在家待得無聊,正是怒氣值旺盛的時候,輕易他真不敢招惹。於是他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結果王芳給他打了電話還不滿意,又給顧建國打了一個電話,正從滬上往回趕的顧建國也是一陣哭笑不得,不過對於查分這事他也重視的很,當即就吩咐司機稍稍加快點速度。

    雖然顧遠答應了王芳立即趕回去,可等他真正到家時,時間也已經是六點之後了。

    巧的是顧遠這邊剛剛踏進家門,顧建國也風風火火的趕了回來。

    在家裏著急了半天的王芳見他們兩人這會才回來當即就是一通劈頭蓋臉的數落。

    兩人對於王芳的狀態都是理解的,因此也就低眉順眼的任她訓斥。

    好不容易等她氣消了,顧遠和顧建國才被允許去廚房吃飯。

    就這,吃完飯兩人還被要求把碗刷了。

    父子兩人心知得罪不起,隻能默默分工一起動手把廚房收拾了個幹淨。

    做完一切,顧建國轉頭對顧遠說道:“給你媽找個事幹吧。”

    對此顧遠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