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購第一彈(上)

字數:3981   加入書籤

A+A-




    別人看不上港島日報,不代表霍文峻看不上,在他看來,港島日報還是很有價值的,且對他的後續動作有助力。

    首先,港島日報的資曆夠老,在港島報界可以說是一份元老級報紙了,不管以後如何變化,這個資曆都會記錄在報社的發展曆史上,也算是有點底蘊。

    其次,也是因為港島日報的資曆足夠老,盡管現在已經沒落了,之前的渠道也消失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認,港島日報還是有一些渠道的,對於鋪貨依舊很有幫助。至少比他費時費力地從零開始要容易的多。

    再者,港島日報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報社自身有印刷廠,不需要把報紙交到其他印刷廠印刷,可以降低成本,且加快效率。

    盡管霍文峻與馬六甲的印刷廠有合作,但一來那隻是一家中小型的印刷廠,每日印刷量有限,僅僅風情等三本雜誌便已經占據了其中的大部分,再想兼顧報紙就難免有些捉襟見肘。

    而且霍文峻野心勃勃,對他來說要麽不做,要做就要做不遜於星島日報的第一流報紙,如此一來,數十萬份的印刷量必然需要一家大型印刷廠才能滿足。

    二來那家印刷廠終究不屬於霍文峻名下,隨著雜誌社越做越大,再加上以後的報紙,為了避免有可能的麻煩,霍文峻必須未雨綢繆,將掌控一家完全屬於自己的印刷廠提上日程,再說如今他也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這一目標。

    港島日報的這家印刷廠雖然許多機子停用了,但隻要再次啟用即可,一點點維護費用對於如今的霍文峻而言不過九牛一毛。而且印刷廠附近有著足夠的土地,完全夠後期的擴張之用。

    最後,也是霍文峻最看重的一點,那就是人!在他眼中,港島日報裏麵的員工很有價值!

    港島日報銷量不好,不說員工完全沒有責任,但在霍文峻看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歸結於報社的掌舵者。沒有一個好的領頭人,一份報紙的發展上限注定高不了。

    而港島日報就是如此,霍文峻仔細分析過,發現這份報紙之所以無法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於掌舵人不行,和員工的關係其實並不大。

    恰恰相反,作為一家老牌報社,裏麵的員工都算是業內的老資格,普遍具有相當的經驗和能力,這一點甚為難得。

    既然如此,那就好辦了,霍文峻有十足的自信,比起港島日報之前的經營者,他必然能夠做的更好。

    而且現在雜誌社的經營已經步入正軌,完全可以讓黃沾兼任報社主編,以他的能力足以勝任。

    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麽員工的價值就能發揮出來了,無論任何行業,一群從業多年的老手,都是一筆難得的財富。

    經驗豐富,又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自己的命令,這便是霍文峻最看重的,其他的並沒有那麽重要。他不需要他們幹主編、幹老板的活,隻要能夠各司其職,對霍文峻來說就k了。

    再加上這些老資格所積累下來的人脈,當報社以後擴張的時候,他們的價值便能發揮出來,能夠快速地幫報社挖人,能夠跟得上報紙的擴張速度,盡可能降低擴張導致報社根基不穩的風險。

    所以在霍文峻看來,收購港島日報好處多多!

    當然,他不信這麽多年沒人看出來港島日報的優點,但是為何沒人買呢?

    無外乎在於沒人有信心買下港島日報後能夠保證它崛起!

    既然不能保證港島日報可以崛起,那麽上述的這些潛在優勢就完全發揮不出來,想了也等於白想,隻能幹看著,空有一座寶山在麵前而無可奈何。

    但是!

    別人沒信心,霍文峻卻完全有信心!

    無論是獨一無二的金手指還是超越時代的眼光見識,都能夠給予他其他人無法比擬的底牌,而這些底牌便是他的底氣所在,足以令他充分地挖掘出港島日報的潛在價值。

    而且,據霍文峻計算,包括印刷廠的土地和機器,現在港島日報的整體價值大概在300萬左右,再考慮到老板急著想要賣掉,不需要溢價,霍文峻有把握可以砍到250萬的價值買下來。

    一樣東西,在擁有不同的資源的人眼中,價值是完全不同的,港島日報就是如此。

    正所謂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劉博韜是港島日報的第三任老板,也就小學文化,早早就出來打拚了。

    憑借著敢打敢拚的性格和一點點運氣,做生意賺了點小錢,便想著往更高的層次爬,經人指點後收購了港島日報,希望通過報紙來提升自己的層次。

    這一點倒是與霍文峻的想法如出一轍,但可惜他不是主角,可悲的是偏偏有著自己是主角的錯覺。

    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劉博韜一開始還自信滿滿,幻想著港島日報能夠在他手中重新崛起,繼而他名聲大噪,實現自己的目標,成功踏入社會上層,拓展自己的人脈圈,然後生意越做越大,成為一代大亨。

    隻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掙紮了幾年,他發現事實的發展與自己所想大相徑庭,最後也隻能慢慢接受了現實,港島日報在他手中並不能幫他實現人生目標。

    但是因為麵子原因,再加上港島日報雖然沒讓他大賺,但是至少能夠經營下去,因此便任由報紙在他手中繼續苟延殘喘。

    隻可惜兩年前的金融危機對港島造成了巨大衝擊,導致港股劇烈波動,許多公司紛紛倒閉,他的生意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牽連出了問題,大虧了一波,不得不變賣資產來填補窟窿,從那時起他就放出了想要出售港島日報的消息。

    剛開始劉博韜為了籌錢急昏了頭,還指望宰一下肥羊,把價錢報的很高,連續嚇退了好幾個想要買報紙的人,非但如此,反倒還把名聲給弄臭了。

    在這之後,別人逼債逼的緊,無奈之下他不得不降價,可是這個時候別人也已經了解清楚了港島日報的真實情況,以致他想賣都沒人要了,畢竟誰都不是傻子。

    此時的港島日報在許多人眼中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為此,劉博韜倍感無奈。

    不過幸好,今天一早他突然接到了某個朋友的電話,告訴他有人想要和他商談一下港島日報的收購問題,劉博韜登時歡喜萬分,忙不迭地答應了下來。

    此刻他正坐在辦公司裏焦急地等待著對方上門,茶水都喝了三四杯,目光總是忍不住瞥向門外,可謂是望眼欲穿。

    咚咚咚!

    突然,辦公室的門被敲響。

    劉博韜臉色一喜,跟著連忙收斂住表情,咳嗽一聲,沉著聲音道:“進來!”

    下一刻,秘書進來,走在其身後的是一個氣質獨特、身材挺拔的英俊少年。

    “劉生,幸會。”少年走到劉博韜麵前,露出淡然笑容,聲音清朗溫潤,令人心生好感。

    視線落在對方略顯青澀的俊朗麵龐之上,劉博韜忍不住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