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秘製蚯蚓出爐

字數:6887   加入書籤

A+A-


    “沒事,我們上高中時是上下鋪,關係很好。這草莓本來人家都不要錢,還是我硬給,最後按一斤十塊錢收。而且他說了,以後想吃隨時打電話”徐磊忙到。

    “那也不行,人家是情意,咱不能不知足”徐青山再次拒絕。

    “對,磊子,人窮誌不窮,不能占便宜”徐媽也回答道。

    他們兩口子勤勤懇懇做人一輩子,即使再窮沒占過其他人便宜。

    “媽,我知道”徐磊點頭,跟著問,“爸,你覺得咱家種些這樣的草莓,能賣出去嗎?”

    兩口子頓時沉默,片刻,徐爸才問:“磊子,你想種草莓,咱們現在沒本錢呀”

    如果沒有見到草莓之前,徐青山絕對不同意。

    品嚐之後,也覺得這草莓銷路會很好……關鍵家裏經不起折騰了。

    搞果園養殖前,其實徐爸考慮過大棚草莓。聽到一畝地投入需要幾萬塊,果斷打消念頭。

    “放心吧,我準備在菜園旁邊那片荒地上種半畝試驗一下,如果成功咱們再扣大棚……”徐磊把想法說出。

    “這倒可以”徐媽立刻支持。

    “你看著辦”徐爸沒有反對。

    ……

    得到父母支持,徐磊更加忙碌起來。

    轉天先把菜園邊荒地清理幹淨,播撒草莓種子。

    種子來源簡單,一顆成熟的草莓有二百多粒種子,足夠半畝地使用。

    徐磊還特意在橡樹分身空間內開辟半畝新土地(從外界挖熟土),同樣種植草莓,打算做對比試驗。

    他想知道脫離了德魯伊蟲的改造和加持,變異攀援草莓在外界生長結果情況如何,會不會出現品質急速退化。

    草莓種子播撒完畢,徐磊又打開手機,登錄抖手賬號拍攝視頻,記錄變異攀援草莓二代的生長情況。

    徐磊玩抖手賬號有段時間,名稱就叫徐家溝小農夫。他沒打算當網紅,主要一個人待在山上無聊,拍攝視頻打發時間而已。平時記錄農村日常生活,平平淡淡,也沒啥人看,幾個月積攢不到一百粉絲。

    每次發布小視頻十幾個瀏覽量,兩三個點讚,正常連個回複都沒有。

    小視頻標題為“攀援草莓種植第一天”,發布完畢,徐磊也沒再管。趁著有空閑,他還在某寶注冊了一家網店,名字依然是“徐家溝小農夫”,打算等草莓試種成功後在網上售賣。

    沒辦法,幾十塊錢一斤的水果在鎮上根本沒銷路,甚至縣城也很難賣動,實在太貴了。

    網上有錢人多,比如在某乎上,號稱人均985,年薪過百萬。

    也隻有這種人,才是銷售對象。

    星期六,姐姐徐燕早早打來電話,中午帶著女兒回家吃飯。

    得到消息,徐媽很高興,忙吩咐兒子上鎮裏買些排骨燉上。雖然是外孫女,徐媽兩口子疼起來沒的說,有啥好吃的絕對給留著。

    比如上次的草莓,徐磊勸了幾次,他們都沒舍得吃。到現在三天時間,草莓依然香味如初,表麵沒有任何腐爛變質。

    這儲存保鮮時間,讓徐磊對網上銷售更加有信心。

    得了母親的命令,他推出電車上街……話說自從父親摔傷後,姐姐沒少為這個家操心。今年更是沒外出打工,隻在鎮上幼兒園找了份幼師的工作,方便隨時回娘家。

    徐家溝距離鎮上不遠,一來一回半個小時功夫。

    回來路上,徐磊進入橡樹分身空間。

    兩天時間,田裏又有不少草莓成熟。

    吃幾顆後,他采摘滿滿一大兜子返回。

    到家,徐磊把排骨遞給母親,跟著拿出草莓。

    理由和上次沒啥區別,同學到臨市辦事,恰好路過鎮上,給他帶了些草莓。

    聽到兒子已經給過錢,加上今天閨女帶著外孫女回來,徐媽就沒多說啥,隻是把家裏原本存的草莓一起洗好裝盤子裏。

    清洗的時候,她忍不住拿了一顆品嚐,順便遞給丈夫一枚。

    盡管吃過一次,兩口子依然覺得味道太好了,讓人食欲大開。

    徐媽張羅著做飯,徐磊看時間還早,從屋裏翻出魚竿,打算去村後水庫溜一圈,看能不能釣幾條中午炸著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徐家溝靠近大水庫,村裏人捉魚釣魚本領幾乎是天生的,徐磊也不例外。

    他手中魚竿能算古董了……大三那年過寒假,徐磊在家閑著無聊跟村裏老牛頭學做魚竿。為了找到上好的原料,兩人進山繞二十多裏路,砍了一根當地特有的硬竹做成。

    這魚竿賣相不佳,但是釣起十斤重的大魚一點問題都沒有。

    說起徐家溝水庫,很有些年頭了,是六七十年代興修水利的產物。水域麵積不大,大概有八九十畝水麵。

    當時公社打算修建水力發電站,後來季節變化大,水流量小,發電成倍太高被遺棄。

    早幾年有城裏人來這裏承包水庫養魚,因為下遊灌溉泄洪問題不斷產生糾紛。另外有部分庫底使用原有河道,地形複雜,雜石林立,養魚後很難捕獲。

    承包幾年後,養魚人一直虧本,無奈放棄。

    如今再沒有人承包,徹底成了野庫,也是釣魚人的天堂。附近十裏八村,臨近四五個鄉鎮,甚至縣城市裏邊也經常有人開車過來垂釣。

    徐磊到時,岸邊石壩上坐了十幾個人,對麵同樣有不少釣友揚竿。這水庫夏秋兩季經常放水存不住魚,再加上有電工出沒,即使這個季節魚口也很稀少。徐磊從旁邊走一圈,岸邊基本都空軍,隻有一個戴眼鏡的老爺子魚護裏有兩條板鯽。

    問了下,老爺子已經來個把小時。

    徐磊釣魚不喜歡和人紮堆湊熱鬧,特意在遠處選了個靠近蘆葦叢的位置。剛準備下杆,才發現出來的匆忙,忘記拿麵食。

    沒有麵食好辦,在蘆葦叢中挖幾條蚯蚓也能釣。

    徐磊釣魚向來沒那麽多講究,找根樹枝開挖。

    哪知道今天邪門,連挖四五處愣是一根蚯蚓都沒找到。他正打算重新換個地方開挖,想起剛才在空間裏采摘草莓,發現泥土裏有不少蚯蚓糞。空間內原本沒有其他昆蟲,那些應該是十來天前移植土壤時帶進去的。

    徐磊快步走進蘆葦叢深處,借著茂密的蘆葦葉遮擋,心神微動,進入空間,出現在草莓田邊。

    隨便用樹枝撅了兩下,果然找到一條麵線粗細的蚯蚓,顏色通紅發亮,帶著股潮濕泥土特有的腥味兒。

    平常沒注意,現在他才注意到草莓田裏蚯蚓真多。

    兩分鍾後,挖了二十多條蚯蚓。

    估摸著差不多夠用,徐磊返回。

    蚯蚓一分為二掛在雙勾上,扔出十幾米遠釣底。

    今天沒撒窩料,按照以往的經驗,最好情況十幾分鍾才能有口。

    趁著有時間,徐磊準備在旁邊找幾塊石頭做釣椅。哪知道剛起身的功夫,突然一個黑漂。

    啥情況……他眼疾手快急忙提竿。

    嘩啦啦,水麵微動,一條金黃色大板鯽出水。

    真給麵子……徐磊也沒有想到這麽快上魚。

    好兆頭,今天至少不空軍了。

    鯽魚放入網兜,拋竿,沒等釣椅壘好,再次黑漂……又是大板鯽。

    這是找到魚窩了?!徐磊興奮起來。

    經常釣魚的人都知道,自然水域環境複雜多變,水裏的魚也會根據地形、流水等情況群居遊動。所以能否找到魚窩、魚道,對出釣的影響非常大。

    有時候明明相差兩三米遠,同樣餌料有人能爆護,有人空軍。

    而且根據季節不同,魚類所聚集的位置各不相同。

    總之,用李大盆的話來說就是“釣無定律”。

    徐磊沒想到今天運氣這麽好,上來就找到魚窩。

    不出所料,第三杆扔下去沒多久,又一條鯽魚上岸。這條小,屬於麻將鯽,直接扔掉。

    緊接著第四條、第五條……短短十幾分鍾時間,連杆上了七八條,將近二斤。

    對徐磊而言,絕對破紀錄了。

    事實上,他也覺得今天順利的不可思議。鯽魚好像趕趟一樣,放鉤就咬,甚至還沒等鉛墜落底,就在水中接口。

    正想著,又一個頓口,跟著黑漂。

    徐磊剛提竿,立刻發覺手感不對,好像掛在石頭上了,非常沉。

    不對,不是石頭,魚線在抖動切水,是大魚!

    嘩啦啦……水麵晃動,一條微紅發亮的魚尾顯露出來。

    鯉魚……看個頭絕對不小。

    徐磊緊張起來,急忙起身溜魚。

    因為來之前準備釣鯽魚,他沒換大線組,隻用了雜牌子2號主線,3號伊勢尼鉤子。

    這套組合釣鯉魚有些勉強,稍不留神就會切線,竹籃打水一場空。

    徐磊剛才釣鯽魚時不顯眼,如今水麵鬧出那麽大動靜,很快引起遠處釣友注意。

    對方驚訝衝旁邊同伴喊了句:“那邊好像上大物了……”

    岸邊釣友紛紛被驚動,拋下魚竿,快速湊過來。

    兩分鍾時間,徐磊身邊聚集七八個人。

    “哥們行呀,你這好像剛來吧,一會兒工夫釣這麽多,用啥牌子的麵食?”有一個瘦高釣友忍不住出聲問。

    他記得很清楚,這人剛才扛著魚竿從旁邊路過時,自己看了幾眼,心裏覺得搞笑,啥年代還有人用竹竿。

    沒有想不到半個小時有這樣的收獲,比打黑坑還離譜。

    “沒買餌料,直接蚯蚓釣”徐磊一邊控魚一邊回答。

    “蚯蚓……真的假的”釣友不信的探頭朝周圍看幾眼,隻在旁邊塑料袋中發現幾條蚯蚓。

    “我一鉤麵食,一鉤蚯蚓,咋不上魚呢?”另一個釣友疑惑的問。

    “這蚯蚓顏色鮮紅,是不是從網上買的太湖紅蚯蚓?”有人帶著疑問接口。

    基本上釣魚人都對太湖紅蚯蚓熟悉,它是專門針對魚類改良而成的,體色柴紅,在水下很顯眼。

    “太湖紅蚯蚓沒這個顏色好”又有釣友反駁。

    “是我自己養的。”徐磊回答一句,感覺魚竿上力道漸漸減小,開始控魚往岸邊拉。

    “哥們,你沒帶抄網呀,我回去拿。”最先開口的瘦高個釣友是熱心腸,立刻原路跑回,手提抄網站在岸邊。

    鯉魚出水,嘩啦啦濺出不少浪花。

    徐磊拎在手中感受一下,足有七斤重。

    “哥們,能不能把秘製蚯蚓給我兩條試試?”瘦高個開口試探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