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縣誌上的記載

字數:9008   加入書籤

A+A-


    &esp;眼前小家夥體形狹長,渾身長滿堅硬的鱗片,鱗片之間還夾雜著稀疏的皮毛。此刻麵對外地威脅,這家夥曲卷成一個球狀,模樣看上去很怪異。

    &esp;有那麽一瞬間,徐磊萌生將穿山甲放入空間裏邊保護起來的想法。空間得天獨厚,應該可以給穿山甲創造很好的生存環境。

    &esp;隨即打消念頭:僅養一隻穿山甲,隻能孤獨終老,還不如讓它繼續在野外生存呢。

    &esp;如果這玩意兒真是野生的,或許洞裏邊還有另外一隻。

    &esp;心中想著,徐磊放出神識,細細感應。

    &esp;隨著自然之力蔓延,他心頭升起玄妙的感覺。

    &esp;洞內情景,一點點在“眼前”浮現。

    &esp;裏邊一片漆黑,環境比較複雜,隧道彎彎曲曲朝著更深處蔓延,好像葫蘆形狀。每隔一段距離,都會有一道用土堆做成的土牆。

    &esp;咦……這是啥情況?徐磊陡然睜眼眼睛,扭頭看向四五米外。

    &esp;剛剛感應中,他“看到”了密密麻麻的小東西。

    &esp;帶著好奇,徐磊快速走到一處草叢,才發現地上倒著一株枯樹,下方很多白蟻來來回回爬動著。

    &esp;原來是白蟻窩……徐磊總算明白,自己剛才在穿山甲洞穴中感應到是什麽東西。

    &esp;說起白蟻,在徐家溝附近也並不少見。山上腐朽的樹木、竹根和雜草叢經常孳生這玩意兒。

    &esp;單單如此倒也罷了,關鍵白蟻又被人們稱為無牙老虎。它們分泌出的蟻酸帶有很強腐蝕性,連鋼筋混凝土都能腐蝕掉。

    &esp;而且這玩意兒喜歡靠近水源打洞,所以經常會在水庫堤壩附近看到。白蟻洞洞口看上去很小,如果對這玩意兒不了解,會想當然以為裏邊構造也不大。

    &esp;但是等你真正挖開,就會發現白蟻洞內別有洞天,空間非常大。

    &esp;一個成年白蟻巢穴,能在堤壩內挖空土方數立方米。很多地方河堤出問題,相當一部分都是白蟻導致的。

    &esp;看到眼前的白蟻窩,徐磊才想起,貌似穿山甲以白蟻為食物。

    &esp;這家夥也是厲害了,竟然把巢穴做在白蟻窩附近。

    &esp;探明真相後,徐磊繼續用自然之力感應。令他沒有想到,穿山甲挖出的藏身地遠比想象要深,足有七八米。

    &esp;而且盡頭非常寬敞,直徑差不多有兩米。如果沒猜錯,這裏應該算是穿山甲的臥室,裏邊還有一個生命氣息。

    &esp;這說明,剛才那隻穿山甲並不是孤立存在,大山深處很可能隱藏著一處穿山甲群體。

    &esp;這玩意兒屬於土生土長的,一直在山中繁衍生息。

    &esp;不過徐磊感到有點奇怪,為什麽以前沒聽大爺爺提起,村裏其他人好像也沒有講過。

    &esp;在青山鎮人口口相傳中,以前這片大山裏邊生存著各種稀奇古怪的動物,比如老猴精、白毛鹿、雞冠蛇、驢頭狼等等。

    &esp;尤其驢頭狼,更被人們傳的神乎其神。

    &esp;這種神秘生物又名山混子,據說它的模樣非常怪異,說驢不是驢,說狼不是狼,是一種長著驢頭狼身的怪物。

    &esp;它們體型和一般毛驢相仿,卻長有像狼一樣尖銳的四肢利爪,而且屬於食肉動物。

    &esp;在大爺爺講的趕山故事裏,也有很多關於驢頭狼的傳說。

    &esp;當然,他老人家並沒有親眼見過。

    &esp;但是各種稀奇古怪的動物傳說裏,都沒有提到穿山甲。

    &esp;自己不會是第一個發現者……這應該算顛覆生物學認知吧?

    &esp;拍了一段視頻後,徐磊喊住大毛。一人一犬朝後退去,離開穿山甲領地。

    &esp;當然,這個位置徐磊已經記下,打算過段時間再來探查。

    &esp;進山時因為要尋找各種藤蔓植物,再加上繞道,所以徐磊的速度很慢。出山則不同,他帶著大毛一路不停,不斷抄近路、

    &esp;僅僅兩個小時,就走到大山外圍。

    &esp;手機有了信號,短信提示聲不停。有幾個未接電話,是姐姐打來的,估計擔心他在山中的安慰。

    &esp;徐磊急忙回撥過去,告訴姐姐自己馬上出山,讓她別擔心。

    &esp;還有一條是張菲菲發來的,問他在幹什麽。

    &esp;徐磊回複:閑著沒事,進山逛了一圈。

    &esp;“你要記得每天準時給安安,還有糖果、鬧鬧它們喂食。別讓餓到……”很快,張菲菲又發過來信息。

    &esp;徐磊看過後很無語,這人啥意思,發信息不是問候自己,而是關心幾隻貓。

    &esp;“已經喂過了”他心虛的回複。

    &esp;上午走的匆忙,徐磊根本沒想起喂貓。如果不是張菲菲提,他現在還沒想起來呢。

    &esp;不過幾個家夥餓半天應該沒問題吧……心裏想著,徐磊禁不住加快速度。

    &esp;出了大山,他馬不停蹄趕到村裏。

    &esp;接著徐磊從家裏拿了兩個饅頭弄碎,倒上開水,再放入秘製蚯蚓段,提到前院喂食。

    &esp;安頓好大黃和四隻貓咪後,徐磊又琢磨起深山那兩隻穿山甲。

    &esp;如果不把這事兒弄明白,自己估計今晚都睡不著覺。

    &esp;要說徐家溝什麽人對山裏野生動物比較了解,徐磊第一個想到大爺爺。他當年是村裏的頭銃,對大山不能說了如指掌,卻也能夠講個七七八八。

    &esp;可惜老人家已經去世很多年,自然沒辦法詢問。

    &esp;至於第二個人,則是徐家溝現任的家長徐家德。

    &esp;這老爺子年輕的時候雖然沒有參與過狩獵,但是他曾經主持編纂《唐桐縣誌》,熟知風土人情、民間傳說,對這方麵應該有所了解。

    &esp;看現在距離天黑還早,徐磊立刻邁步朝老爺子家走去。

    &esp;說了幾句閑話,他表明來意,想借閱《唐桐縣誌》,查些資料。

    &esp;徐家德老爺子沒有推辭,直接回屋拿出一個紅布包,上邊還用紅絲帶緊緊纏繞。

    &esp;顯然,老爺子對這本縣誌非常珍惜。

    &esp;他小心翼翼將紅布包放在桌子上,解開上邊的絲帶,一冊棕色硬皮書顯露出來。封麵幾個厚重的大字——《唐桐縣誌》,也是徐家德老爺子的手跡。

    &esp;徐磊接過後打開,按照目錄檢索。

    &esp;目錄很詳細,分為畜屬、獸屬、禽屬、魚屬等等。

    &esp;徐磊查找相應頁碼,翻到獸屬那一頁。虎、豹、豺、狼、鹿、獺、兔、刺蝟……裏邊除了記載名字外,還有簡單的文字描述。

    &esp;他甚至從其中找到關於華南虎的介紹。

    &esp;虎,民間多稱“幹草黃”,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布滿黑色橫紋。

    &esp;解放前,唐桐縣山區常有老虎傷害人畜事件發生。

    &esp;1952年,山下鎮一山民出外趕集歸家,發現屋內有虎覓食,急於屋外將大門反鎖,困虎於屋內。

    &esp;而後此人召集村內獵手數名,持土槍從窗戶朝內射擊,將老虎射殺,重160餘公斤。

    &esp;1955年……

    &esp;從縣誌中記載看,大山中以前華南虎挺多的。可惜由於種種原因,現在早不複存在了。

    &esp;除了華南虎,還有金錢豹、猴、猿、狐、大靈貓,小靈貓。

    &esp;看到後麵三種,徐磊滿臉疑惑問:“老爺子,它們真在唐桐縣山裏存在?”

    &esp;在徐磊認知裏,像大靈貓、小靈貓這些生物,應該和穿山甲一樣,都生活在南方才對,怎麽可能存在溫帶山區。

    &esp;至少他進山那麽多次,從未見過。

    &esp;“這些動物以前應該都有的,大靈貓又叫麝香貓,我還見獵人捉到過。它頭上和尾巴有黑白相間的條紋。可惜那個時代沒有動物保護,人們大量捕殺,有幾十年我都沒聽說誰再捉到過了……”老爺子歎息道。

    &esp;聽對方說出大靈貓的體貌特征,徐磊有點相信,也許這些動物真的深山中存在過。

    &esp;不過將獸屬翻閱完畢,徐磊並沒有找到關於穿山甲的描述。

    &esp;他有些不甘心,出聲問道:“老爺子,咱們縣誌中記載有穿山甲嗎?”

    &esp;“有,在藥屬裏邊,第一個就是。”徐家德很肯定的回答。

    &esp;聞言,徐磊再次翻找目錄。

    &esp;還真有“藥屬:川(穿)山甲,其物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麵略隆起……。”

    &esp;看完後,徐磊不知道該怎麽形容心情。

    &esp;《唐桐縣誌》裏邊明確記載,以前山中的確有穿山甲出沒。

    &esp;“老爺,你親眼見過嗎?”徐磊再次問。

    &esp;“沒有”徐家德搖搖頭,“當時編纂縣誌時,我們參考了光緒年的老縣誌,裏邊就有穿山甲的記載。當時我也困惑,特意找了很多老獵人求證。其中一個人說自己抓到過,還拿了幾塊甲片給我看。”

    &esp;對於自己親手編撰的縣誌,老爺子非常熟悉,很多條目至今記憶猶新。

    &esp;說完,他好奇的詢問:“怎麽,磊子你在山中見到穿山甲了?”

    &esp;“嗯”徐磊點點頭。

    &esp;麵對徐家德老爺子,他沒打算撒謊。

    &esp;徐磊心裏明白,自己提那麽多問題,目的表現得很明確了。

    &esp;即使不說,老爺子也能猜到。

    &esp;當然,這件事情給老爺子說了也無妨。

    &esp;接著,徐磊把拍攝視頻打開,讓對方觀看。

    &esp;“還真有,看來當年記載沒有錯誤。”徐家德感慨一句,神情又變得凝重:“磊子,我從電視上看過,穿山甲在野外已經不多了。尤其咱們唐桐縣內,估計更加珍稀,否則也不會這麽多年沒人見到。這事兒你別告訴別人……萬一傳開,肯定會被惦記上。”

    &esp;“放心吧,老爺子,我也這麽想的。”徐磊忙點頭。

    &esp;他本來打算叮囑對方幾句,沒曾想老爺子覺悟比自己高多了。

    &esp;聊幾句閑話,看時間不早,徐磊起身告辭。

    &esp;剛出門走出不到二十米,正好碰到老牛頭趕著兩頭黃牛回村。

    &esp;對方高興的打招呼:“磊子,我還準備這兩天抽空去找你呢”

    &esp;“牛頭爺,有啥事兒?”徐磊反問。

    &esp;老牛頭本名叫徐善國,和徐磊爺爺一輩的。

    &esp;這人和牛打了一輩子交道,年輕時幫著大集體生產隊放牛,後來又當上牛經濟,現在六七十歲,還一直養牛。

    &esp;“這不是放假嗎,昨天有遊客到咱們村遊玩,看上我家那幾個竹筐,想掏錢買走。一個給五百塊錢,我心裏有點發毛,就想找你問問。”

    &esp;聽對方一說,徐磊才想起這老爺子除了和牛打一輩子交道,還有編織竹器的絕活兒。

    &esp;徐磊以前聽爺爺講過,早年老牛頭手藝在十裏八村很有名。

    &esp;經他手編織的竹器不但結實耐用,而且樣式獨特,非常漂亮。

    &esp;比如農村常見的竹筐,老牛頭也能做出新意。他單純用青竹篾在筐身上編出“福”、“吉祥”、“雙喜”等各種文字,不用任何顏料塗抹。甚至還可以編出魚、鳥類等各種圖案。

    &esp;每到逢集,老牛頭隻要把編織的竹器拉到街上,立刻就引來人們爭搶購買。

    &esp;往往半個小時,售賣一空。

    &esp;老牛頭每次和人說起這段經曆,臉上也是滿滿的自豪。他們家現在住的三間大瓦房,大部分錢是老牛頭當年搞竹編掙來的。

    &esp;說起來,青山鎮以前很多村子有大片竹林的,不少人祖祖輩輩是竹匠。

    &esp;當年唐桐河能夠行船,青山鎮的竹籃、篩子、簸箕、籮筐等竹製品曾經順著唐桐河賣遍豫楚兩省,相當紅火。

    &esp;另外青山鎮還有油坊,芝麻香油遠近聞名。

    &esp;可惜後來隨著唐桐河水運沒落,很多行當徹底沒落,竹器也算其中之一。

    &esp;如果按照現在的非遺劃分,老牛頭應該算青山鎮竹編傳承人。

    &esp;隻是生不逢時,如今人們生活條件好了,種莊稼逐漸實現機械化。各種農具、竹器都沒了市場,老牛頭也逐漸變得沉寂,開始以養牛為生。

    &esp;不過他們家裏遺留下的幾個竹筐,還能見證老牛頭往日的輝煌。

    &esp;農村人結婚前,男方需要送四色禮向女方家提親。

    &esp;四色禮一般用竹筐來裝……村裏人辦喜事兒,大多都會去老牛頭家借用。

    &esp;原因簡單,老爺子編織的竹筐帶著吉祥圖案,看著漂亮、喜慶,已經能夠稱得上工藝品了。

    &esp;如今被遊客看上,也純屬正常。

    &esp;五百一隻竹筐的價格,徐磊倒覺得不算貴。

    &esp;據他所知,現在很多竹製工藝品一件能夠賣幾千元。

    &esp;“磊子,這是真的?用竹子編的東西,真那麽貴?”聽徐磊說完,老牛頭簡直不敢相信。以他的老觀念,怎麽也想不通竹編器具能賣這麽高價格。

    &esp;為了讓對方接受這個事實,徐磊耐心講解到:“咱們就拿你之前在鎮上賣竹筐舉例子,別人一個竹筐賣三十,你為啥賣五十?”

    &esp;“哪能一樣嗎,其他人編的竹筐毛毛草草,竹篾都沒拾掇幹淨,用起來紮手。我這竹筐編的細密結實,用兩三年都不會壞,在咱們青山鎮是獨一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