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六章 周胤(2)

字數:5614   加入書籤

A+A-




    當黃尋進入裏屋之後,發現屋內布設有草席一方。席中正有一名青年臥於其上,一手端起酒樽,另一隻手的手肘立靠於席上,手掌撐住臉頰,正望著門扉之處。
    見黃尋進屋之後,這名青年遂起身正坐,以目相視於黃尋。
    黃尋見到此間主人之後,遂躬身作揖見禮道:“末學後生黃尋,見過周公子。周公子如今原本乃是韜晦之身,不便見客。而卻依然邀約黃尋,前來相見。
    黃尋念及周公子之盛情,實在是感激涕零!一時失態之下,萬望周公子請勿見罪!”
    黃尋的這番話說完之後,那周公子瞬間就對黃尋的印象甚佳,於是出言說道:“方才聽我家門人言,黃都尉今日來此,是想招錄我家管事周淵,去擔任廬陵南部都尉府的長史一職。
    而且黃都尉還言道,今逢此亂世,一切成就皆由自身奮爭而得。若如水流緩行,則無所進益也!
    黃都尉分析在下貶徙之原因,亦是無有功業在身,而為陛下所輕視。
    故在下想請教黃都尉一個問題。若在下欲再登仕途,則該如何行事焉?”
    黃尋見周公子問出此問題,遂回答道:“昔太史公有名言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如此來看,古來聖賢亦有落魄之時也!
    然雖處於晦境之內,但聖賢亦自強不息。文王於羑裏檻阱之中,遍查易數,推衍八卦,終成《周易》。孔子為季氏所迫,不得已離開魯國,而遍遊諸國。
    其間孔子為陳、蔡兩國所不容,被困於道途之內,無有吃食。後雖得赦,然孔子意卻未息,仍然周遊列國。從而獲知列國之政俗,後終修成《春秋》。
    此兩位聖賢皆受困厄之害,然卻自強不息,終有不朽之文章,遺傳後世!
    周公子,古來聖賢之所以能忍受困厄之害,非是因有偉大氣度也!畢竟聖賢所在的當世之時,聖賢亦不知自身能成就非凡之功業也!
    當世之時,商紂之於文王,季氏之於孔子,猶如猛虎與狡兔之別也!猛虎之威,狡兔不能擋,故隻能避之矣!但聖賢之所以為聖賢者,在於其有宏遠之誌也!
    文王有顧念天下百姓之心,故願苟全性命於檻阱之內。孔子有克己複禮之誌向,故能忍受陳、蔡二國之奇恥大辱。此便是所謂之‘心有大誌,無懼沉淪’之堅毅品性也!
    周公子,如今你既然有再登仕途之意願!那便應該時時誦讀聖賢的經典文章,以有淵博之知識。而更應該廢止飲酒無度的生活作風,每日以‘耕讀’為己身之生活準則,以度時晝。
    我嚐憶蜀丞相諸葛亮前半生便是‘躬耕於隴畝之內,然卻手不釋卷,致有才學藏於心腹之中’。
    而今周公子居於荒僻之地,不該有傾頹之舉,而更應該有再登仕途之雄心壯誌。
    我相信隻要周公子能做到‘外耕其田,內耘其書’。養成‘耕讀’的良好之生活習慣,隨後再遣周淵先生出外任事,為周公子攢取名聲。
    繼而再結合周公子的家世背景,則必有士大夫能得聞周公子的勤奮之舉。
    到時候自然會有士人深慕周公子之‘耕讀’良行,可為周公子之良行往朝廷報備,以向陛下陳情矣!”
    聽完了黃尋的這番話之後,周公子當即站立起身,對黃尋鞠躬作揖行禮道:“今日聽得黃都尉一番良言,在下真是如茅塞頓開一般。黃都尉,請容在
    下鄭重的向你道謝!
    黃都尉,在下姓周名胤,表字‘元繼’。日後黃都尉便是在下之師友也,所以請黃都尉以後呼我表字‘元繼’可也!”
    黃尋見周胤如此鄭重地向自己行大禮致謝,遂連忙扶起周胤,說道:“元繼,你言重了!我隻不過是將我的一些淺見給講了出來而已。你用不著如此的鄭重行禮,這反倒讓我不好意思了。
    元繼,你我乃是同輩,既然你讓我以表字相稱,那你也稱呼我之表字‘遠達’即可”。
    周胤聞言之後,當即說道:“遠達之學識,真是讓我佩服!想先父之名聲冠絕於天下,而我如今卻蹉跎至此,實在是愧對先父之英名也!
    我受此困厄之害,遂有傾頹之舉,整日以酒度日,不願再想別事。幸賴遠達今日的一席雄壯之言,讓我迷途知返,得以振作己身!
    如此說來,遠達真是我之伯樂矣!周齊,你速拿酒樽過來,我要與黃都尉暢飲一番”。
    周齊得令之後,當即應承下來,然後退下去辦理此事。
    而這時在院內守候的周淵見到周齊出來之後,遂攔路相問道:“齊叔,主人與那狂徒談論了些什麽?”
    周齊聞言之後,先瞥了一眼裏屋,隨後拉住周淵往廚屋裏走,邊走邊說道:“子懋,黃尋此人雖是在之前說了主人的不堪往事。但是方才黃尋給主人出了一個十分好的主意,我聽了之後,也覺得可行之!
    如今主人已經將黃尋當做師友來對待了。所以子懋,你以後不可再以‘狂徒’來稱呼黃尋了,不然會徒惹主人不悅啊!”
    周淵聞聽此言之後,當即大驚道:“什麽,竟有此事!齊叔,還請你將此事的具體情況告知於我”。
    周齊聞言之後,回道:“我剛得了主人的命令,要去拿酒樽給黃尋。主人要與黃尋好好地暢飲一番,待我將酒樽拿去之後,再來與你詳說此事。至於現在,你就稍待一會兒吧!”
    與此同時,在周齊和周淵說話的這會兒,周胤與黃尋又暢聊了起來。
    隻聽黃尋說道:“今時之世,三國鼎立。曹氏之所以能代漢者,非是天命所致,全賴人力也!
    漢祚曾亡於王莽之手,而後光武皇帝殄滅王莽,興複漢室,是以漢祚中興延繼也!
    其後張角引發黃巾之禍,而大亂於天下。漢室經此一役,傷筋動骨,無複再有控製天下之大勢,遂使地方豪傑,紛紛有窺伺神器之心。
    彼時袁紹袁術兄弟,廣植親信,黨羽繁多,可謂一時之盛也!可惜袁氏兄弟不和,致有裂斷宗族之權勢也!
    袁紹製霸河北之地,袁術掌控江淮之地。若使袁氏兄弟同心協力,則曹操尚有何能爾?然曹操最後能除滅二袁,征服北方,此卻是人力所定也!
    若真如天命所言,那袁術信奉‘代漢者,當塗高’之讖言而稱帝。為何最後之下場,卻是落得個被眾諸侯圍攻而亡。由是可知,天命之說不過是人所相傳也!”
    黃尋正說到此處之時,周齊拿著酒樽過來對黃尋說道:“黃都尉,酒樽已至,我來給黃都尉斟滿此杯”。
    黃尋聞言之後,急忙謙虛回謝道:“怎敢勞煩老丈為尋斟酒,此舉可是有違敬老尊長之規製,這萬萬使不得啊!老丈,斟酒之事,且讓尋自來可矣!”
    周齊聽完黃尋的這番話之後,對黃尋的好感是立馬加深。而這時周胤也出言說道:“周齊,此間
    無事矣,你且退下吧!”
    周齊聞言之後,遂回答道:“是,主人!請黃都尉和主人盡請暢飲,小老兒這就告退了”。
    周齊說完此言之後,便闔門而去。
    待周齊走後,周胤遂出言說道:“方才遠達說了漢祚之興亡。那我想請問遠達,如今我朝初立,陛下與蜀國結盟,共抗曹魏。而我日後若再登仕途,到底是做文官好,還是當武將好?”
    黃尋聽到這個問題之後,思慮一番,然後說道:“元繼,你既然問我此問題,那我便說說當今三國之形勢,而後再來為你分析文官和武將之優劣”。
    周胤聞言之後,拱手說道:“遠達請說,我必洗耳恭聽之”。
    於是黃尋慨然說道:“曹丕雖篡漢建立魏朝,但畢竟這是漢獻帝親自登壇祭天,在百官臣僚的眾目睽睽之下,禪讓帝位於曹丕的。
    既然魏朝是以禪讓之形式來代替漢朝的,那從法理上來說,曹魏就是漢朝的繼任者,此為實承也!
    而劉備在得知曹丕篡漢之後,於西川之地重新舉起漢室的大旗。劉備自認為漢室之正統,要討伐篡漢之曹丕,以再延續大漢之國祚,此乃名繼也!
    曹魏為漢朝之實承,蜀漢為漢朝之名繼,此二國從正統上來說,都有漢朝之血脈也!
    說完此二國之後,再來說我朝。我朝若從肇建之時論起,應該是長沙桓王平定江東之時,就算是我朝的開創之基。
    其後長沙桓王為刺客所弑,陛下繼承其業,夙興夜寐,秉守江東之基業。其後曹操挾百萬之眾,欲吞噬江東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