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際象棋故事
字數:5103 加入書籤
第七百八十七章國際象棋故事
帕布洛·尼魯達有一段名言:什麽是國際象棋?國際象棋就是人類自我超越的見證。對某些人而言,國際象棋是音樂,而對另一些人而言,它是回話;在我看來,國際象棋是一首詩,一首充滿戰鬥激情、智慧和意誌力的詩篇。
每當我們被國際象棋無與倫比的內在魅力深深感動,情不自禁地思索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時,我們總會提出一個問題———國際象棋究竟起源於何處?國際象棋自問世以來,已經存在了很多個世紀,征服了新舊大陸,它把全世界連接在一起。
在古印度有一個國王,他擁有超人的權力和巨大的財富。但權力和財富最終讓他對生活到厭倦。他渴望著新鮮的刺激。有一天,來了一位老人,他帶著自己的發明“國際象棋”來朝見國王。國王見了這新奇的玩意兒非常喜歡,就和老人對下起來。但是一下上了手,就舍不得放下了,竟留著老人一連下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早上,國王感到非常滿足,就對老人說道:
“你給了我無窮的樂趣。為了獎賞你,我現在決定,你可以在我這兒得到你所要的任何東西。”
的確,這位國王是如此富有,難道還有什麽要求不能滿足嗎?但是老人卻回答說:
“萬能的王啊,你雖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恐怕也滿足不了我的要求。”
國王不高興了,他皺起了眉頭,嚴厲地說道:
“說吧,哪怕你要的是半個王國。”
“請王上下令在棋盤的第一格上放一粒小麥,在第二格上放兩粒小麥,在第三格上放四粒,第四格上放八粒,就這樣每次增加一倍,一直到第六十四格為止。”
“可憐的老人,你的要求就這麽一點點嗎?”
國王不禁笑了起來。他立即命人去取一袋小麥來,按照老人的要求數給他。但是一袋小麥很就完了。國王覺得有點奇怪,就命人再去取一袋來,接著是第三袋、第四袋……小麥堆積如山,但是離第六十四格還遠得很呐。隻見國王的臉色由驚奇逐漸轉為陰沉,最後竟勃然大怒。原來,他國庫裏的小麥已經搬光了,還到不了棋盤上的第五十格。國王認為老人是在戲弄他,就下令把老人殺了。
老人的話沒有錯,他的要求的確是滿足不了的。根據計算,棋盤上六十四個格子小麥的總數將是一個十九位數,折算為重量,大約是兩千多億噸。而當時全世界小麥的年產量也不過是數億噸而已。有關人士計算,這個數字竟然超出了他們的計算單位和範圍。
許多學國際象棋的人都以為,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這源於英國人威廉·瓊斯1790發表在《亞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學者大多讚成他的觀點。因為那時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國文化。
2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後情況才發生了變化。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遊戲——六博與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係,他說:“隻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遊戲。”接著陸續有蘇聯學者發表文章,批駁印度起源說。1972年南斯拉夫曆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
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號的《蘇聯棋藝》上發表文章,根據他的研究,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的思想:64格,對應八八、六十四卦,黑白對應陰陽。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專家學者的反駁文章。可以認為,切列夫考博士“國際象棋起源於易經思想”的觀點,在世界上已經站住了腳。
大約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國出現了8x8的線圖「甘肅永昌鴛鴦池遺址出土彩陶繪圖」。在公元前10世紀以前可以斷定已經有了“六博”這種古棋。公元前5世紀六博經過改革而成“塞戲”。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論語》」這句話裏,博弈即指六博和圍棋。史料記載公元6世紀「南北朝後期」北周武帝發明的“象戲”「公元569年」和唐代於地下發現的“百寶象棋”基本相同:8x8盤「64格」,立體子,棋子擺在格子上麵,也就是現代國際象棋的格局。
至遲於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象戲進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戲”和“類象戲”進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圖朗茲”,進入中東形成了“沙特蘭茲”。恰圖朗茲和沙特蘭茲譯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實物根據是8世紀以後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關於“四色棋”的文字記載是公元九世紀的克什米爾史詩《拉特納卡爾》。“沙特蘭茲”後來演變成“波斯象棋”並傳入歐洲。大約在15世紀木定型為今天的現代國際象棋。
“印度起源說”產生於英國人,最好也是由英國人來否定“印度起源說”。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上,關於國際象棋的起源,還說是印度或中國,而且重點介紹印度起源說。但是,2003年在英國出版《國際象棋中國學派》英文版時,在英國最大出版集團編輯撰寫的簡介中,一上來就已經有了這樣一句話:“雖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國際象棋是在遠古的中國被發現”。要讓英國學者改變觀點可不是簡單的事情啊。
今天人們探討國際象棋的起源,是通過傳說、假說、考古和邏輯這四種方式,來作出各種各樣的結論。假說指明考古論證之方向,傳說補充考古邏輯之不足。畢竟國際象棋產生的年代太古老了,象最古老的曆史一樣,真實的再現要經過極為漫長的過程。不過,從整體方麵看,關於起源問題,有兩點得到世界的公認:1、國際象棋起源於亞洲,後來傳入歐洲。2、最初的規則是擲骰子來決定誰走棋。
此外,專家學者在起源邏輯上有幾點似乎已經達到共識:第一,國際象棋是人造物。本質上是模型。第二,國際象棋是人類思想、意識的物化。本質上是模擬。第三,現代國際象棋是古代棋不斷演變的結果。第四,演變的影響來自各個方麵「包括各種棋相互之間的影響」。第五,演變的模式是漸變和突變。第六,演變和連續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應從國際象棋結構三要素——棋盤、棋子、棋規——入手。第八,對於國際象棋的起源、演變和定型來說,棋盤、棋子、棋規擔當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盤、棋子、棋規這三者未必是同時出現的。第十,沒有“最初的發明者”。對此可以這樣來解釋:在現實世界中,時間是不可逆的。因此,時間可以創造曆史,時間也可以消滅曆史。從這種邏輯出發,我們永遠不可能找到“最初的發明者”。隻好無奈地滿足於“社會的產物,智慧的結晶。”實際上,從許多方麵看,國際象棋更象電影。
關於國際象棋起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國際象棋是由阿拉伯人發明的。因為人們今天熟悉的國際象棋是在波斯發展起來的。國際象棋裏“戰車”一詞就源自波斯語。
國際象棋是藝術的體操,是集藝術、智慧、娛樂為一體的結晶,國際象棋中的每一個棋子,都被創造者賦予了其意義,每一個棋子都代表這一種精神、或者說是一種態度。這些被賦予了意義的棋子對於我們來說,是告誡、是警示,也是我們需要的精神食糧。小兵,就是執著的代名詞,兵經曆艱難險阻、不斷殺敵突破,衝至最後的橫線,為了嘉獎小兵的執著,規則賦予了其升變的權力——他可以選擇升變成後、車、馬、象,對於小兵來說,這的確就是最好的獎勵。如今的社會,有很多想要果實而不勞動的人,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實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想要收獲,我們就得學習小兵,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有一顆執著、永不停息的心。馬,天馬行空,不拘一格。不同與其他棋子隻能橫著、斜著、豎著走,馬是跳“日”字,馬的走法不被常規走法所局限,而是標新立異,有著自己特有的、獨一無二的走法,不受拘束的馬告訴我們,想問題時思維不能被束縛,要勇於打破思維的枷鎖,我們想要在某些領域有所建樹,用常規的方法雖然穩,但卻很難有所突破,我們學習馬不拘束於常規的方法雖有些風險,但是你卻能夠得到自己所想要的。象,雙象合力才能將威力發揮至最大。國際象棋的棋盤是黑白相間的,當雙象在戰場上時,不僅可以讓你的防守更加穩固,而且還可以對對方進行攻擊,可謂是一舉兩得。這又告訴我們什麽呢?團結合作很重要,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隻有合作,才能將有限的個人力量凝聚起來,發揮出最大力量。車,正直,說一不二。車在國際象棋中,威力僅次於後,車的走法是橫著、豎著走,條理分明。車的走法“正直”,它告訴我們做人要正直,不能隨波逐流,
要堅守自己的立場。後,是國際象棋中威力最大的棋子,可以說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後是女性,可以說是國際象棋尊重女性,重視女性的體現。後的威力大,是因為它的能力強,後注重全麵發展。所以我們也要像後一樣,全麵發展,做一個“十字型人才”,當今社會,隻有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生存,俗話說的好,“技多不壓身”嘛!王,國際象棋的勝負就是取決於它,我認為國際象棋中的王肯定有它獨特的個人魅力,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棋子為它賣命呢?一個管理者,也應該要有國際象棋中王的魅力,讓自己的手下對自己十分信服,隻有這樣凝成一體的團隊,辦事才會高效。兵、象、馬、車、後、王,六中棋子,如何用他們走出精彩的棋局就取決於你自己了。
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後queen。這是站在王旁邊的棋子,它最初的走法僅相當於象棋中的士,到了1475年,我們上麵提到過,浪漫的法國人將它威力驟增,橫、豎、斜均可以走,最多可以控製1/3的戰場。性別也變了,成了王的妻子。意大利稱它為robioso「狂暴的棋子」,指其威力巨大。由此可見資產階級文藝複興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在古西方的曆史上,女權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女王的統治屢見不鮮,著名的就有埃及女王、英國女王、丹麥女王、瑞典女王等等。但是盡管它是威力最大的棋子,說到底仍沒有王重要。
國際象棋的馬與中國象棋中的馬最大的區別是在行棋中不被蹩馬腳。在走法上,國際象棋的要求比中國象棋的要求鬆得多,大概是西方當時的社會製度比中國封建的社會製度要寬鬆許多的緣故吧。中國的封建社會,朝廷忠奸難辨,官場**,勾心鬥角,常常使用“絆馬腳”的伎倆,縱使你是一匹良駒俊馬,誌在千裏,但一旦被人使壞“絆了馬腳”就動彈不得,隻得老驥伏櫪,無可奈何了,這種現象在中國象棋可是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本大人的觀點始終還是國際象棋是根據中國象棋演化而來,在這一點上,本大人覺得是毋庸置疑的!「未完待續」
「本章完」(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