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漢室複興

字數:5602   加入書籤

A+A-


    許氏兄弟的爭執以許靖大獲全勝而結束,許劭的江湖地位出現了明顯的動搖,但由於陳飛及時安撫,也沒有造成太過消極的影響。

    許劭、許靖對陳飛的處置方式都還算滿意,麾下官員也領略到了陳飛對於吏治政風的總體態度,無論是士族大家,還是寒門子弟,都逐漸開始主動歸附。

    為了表示公允,許靖並沒有參與對許劭舉薦士人的考核之中,而是全權交給了荀攸負責,袁徽、郭嘉從旁輔佐。

    經過近十天的考核之後,荀攸給出了最終的判斷:

    “許治中所舉十一人中,皆有才幹。

    董昭雖然未至陽夏,然書信之中深有謀略,不在荀某之下,可為軍師之選;

    黃就政務熟練,為官廉潔,可複為郡丞、一縣令長;

    郭鵬資兼文武,又家傳小杜律,可為律令師、一縣令長、郡國都尉;

    範浩熟讀經史,以孝聞名,才智中庸,可使其為縣丞、郡曹;

    朱零剛烈直率,聞惡必糾,可為郡督郵;

    應瑒年未加冠,文采斐然,儒學傳家,可為郡文學,亦可隨侍君侯左右”

    陳飛看完了他的考核報告,整體十分滿意。

    荀攸對十一人裏評價最高的當然是董昭,其次則是趙儼、杜襲,按照他的建議,這三人都可以直接擔任一縣主官,其餘人則以輔佐官職為主。

    荀攸又道:

    “避亂荊州的數名士人,目前都已經返回,隻有董昭一人因為道路不通滯留河內。”

    陳飛有些奇怪:

    “道路不通?河內距離河南隻不過隔河相望,該不會是他推托之詞吧?”

    郭嘉解釋了一句:

    “袁術部將萇奴率領殘兵一直扼守黃河渡口,想要攜家帶口渡河確實不易。”

    陳飛這才想起這件事情,摩挲著下巴,對郭壽吩咐道:

    “傳令河南,讓陳到嚐試攻打這個萇奴,如果兵力不足,再從陳留派遣典韋支援。”

    郭壽剛剛點頭,就被郭嘉伸手製止:

    “袁術遠在千裏之外,萇奴所守不過一座孤城而已,其已深陷重重包圍之中,隻需一封書信即可招降,何須勞動數千士卒?”

    陳飛微微搖頭:

    “我軍半年之前就占據了洛陽,此人如果想要歸附,何至於等到今天?”

    郭嘉笑了笑,罕見地拱手一禮:

    “君侯如果信任,郭某願意請纓。”

    陳飛忍不住一愣,連忙眨了眨眼睛:

    “奉孝,我沒有聽錯吧?你竟然會主動替我分憂?!”

    何止是他一人,就連郭嘉最親近的堂弟郭壽也目瞪口呆。

    荀攸也有些無法接受郭嘉的轉變,甚至直接揣測:

    “難道是許氏兄弟先後立功,讓奉孝有了爭強好勝之心?”

    郭嘉哈哈而笑:

    “公達不知我心!此次請纓,並非隻去河南,我要代表君侯,前往長安覲見陛下!讓陛下看一看,雖然漢室衰微,但山東之地仍有忠臣!”

    荀攸沒有說話,隻是死死盯著他,想要從他的眉眼之中看出一些端倪。

    良久之後,荀攸還是搖了搖頭:

    “奉孝,你不會又有什麽奇謀了吧?”

    郭嘉依然一臉笑容:

    “不可說,不可說啊!還請君侯、公達靜候佳音!”

    -

    征東將軍司馬郭嘉於四月十二日動身離開陽夏。

    他的最終目的地,當然是漢帝劉協所在之處。

    但如今的劉協,卻處於隨時都會崩潰的狀態!

    距離劉協離開長安,已經超過五十天,而他的位置依然在距離長安五十裏之外的霸陵縣!

    手握大軍的郭汜拒絕向東進軍,劉協和公卿百官就不得再走一步!

    如果不是張濟、楊奉、楊定、段煨等人同樣擁有兵權,郭汜早就將劉協重新劫持、返回長安!

    “吱”的一聲,廳門被人推開,幾名宮女端著食盤走了進來:

    “陛下、皇後、貴人,用晚膳吧。”

    劉協神色木然地點了點頭,從榻上挪到了案幾之前。

    他坐下之後,皇後伏壽、貴人董姬才依次坐在兩側。

    如今寄人籬下,他們早就顧不得什麽高貴身份和傳統的分餐製了,畢竟,在絕大多數時候,他們三個人一頓飯都吃不到兩個菜,還分什麽餐?!

    食盤裏有四道主菜,分別是黃瓜炒雞蛋、胡蘿卜炒臘肉、蒜蓉油麥菜、清炒芥菜絲,除此之外,還有一道白菜豆腐湯,以及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

    劉協目光明顯一愣,忍不住問道:

    “今天的飯菜怎麽這麽豐盛?”

    一名宮女小臉含笑,躬身答道:

    “回陛下,這些新鮮菜蔬,都是楊侍中今天剛剛進獻的。”

    等到皇帝和皇後們吃完,鍋裏剩下的飯菜自己也能吃上兩筷,忍饑挨餓大半年的她當然開心了。

    劉協並不滿足這個答案:

    “楊侍中進獻的?往日郭汜兵馬把守甚嚴,他怎麽可能進獻?”

    小宮女這就隻能搖頭了。

    好在劉協不需要等待太久,他剛剛風卷殘雲一般吃完晚飯,侍中楊琦就興衝衝地前來求見:

    “陛下,郭汜棄眾而逃了!”

    劉協驚喜交加,一把拉住他的老手:

    “楊侍中,這是真的嗎?”

    楊琦也握緊了他的小手,兩個人都顫抖了起來:

    “千真萬確!此賊一心想要劫持陛下重返長安,但楊奉、楊定、韓暹、張濟、段煨都不同意,就連他的部下都竭力反對,再加上我等忠臣的抵製,他察覺到自己大勢已去,隻能帶著兩千親兵,逃亡山林老臣這才聯係上了弘農本家,從弘農快馬送來新鮮菜蔬,以供陛下享用。”

    劉協閉上了眼睛,仰天長歎:

    “天不絕我劉氏江山!”

    歎完之後,他又問道:

    “郭汜既然已經逃遁,我們是否可以出發?”

    楊琦重重點頭:

    “明日一早,我等便護送陛下上路!”

    劉協這才真正地露出了笑容:

    “楊卿忠心耿耿,朕若能逃出生天,楊氏必當滿門榮光!”

    楊琦伏地行禮:

    “老臣世受國恩,隻願能夠輔佐陛下再興漢室,個人榮辱實在不值一提。”

    劉協親手將他扶起:

    “漢室若是真能在朕的手中複興,朕願與楊氏共有天下!”

    這一聲許諾差點把楊琦樂瘋,當即俯身連連叩頭:

    “陛下折煞楊氏,楊氏必當竭盡全力,護佑陛下平安返回洛陽!”

    送走楊琦之後,劉協第一時間派遣親信,喚來了自己的兩名老丈人——伏完、董承:

    伏完擔任的職務是負責京城禁衛的執金吾,但他手中隻有數百衛士。

    身為安集將軍的董承情況則稍好一些,由於他做過牛輔的部下,所以算是涼州軍閥的自己人,故而手下還保留了兩千左右的兵馬,這也是劉協選中他的女兒入宮為妃的重要原因。

    劉協穩定了心神,首先向他們確認:

    “兩位愛卿,楊侍中剛剛告訴我,郭汜棄眾而逃,可是真事?”

    伏完、董承一起點頭:

    “我等也是剛剛得到消息,不想陛下已經知道了。”

    劉協目光微微一縮,沉聲道:

    “這是個機會,兩位愛卿速速持天子節仗,前去接收郭汜所棄兵馬,無論多少,隻要能夠為我所用,就算是楊氏一族也不得與我搶奪!”

    伏完、董承對視了一眼,分別從對方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絲欽佩:

    “臣等遵命!”

    他們又一次感覺到,自己當初把女兒嫁給皇帝的選擇真的十分正確。

    如今的劉協隻不過剛剛度過十四歲的生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