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吳三桂明告天下討虜繳

字數:4736   加入書籤

A+A-


    &esp;在入關之後,清廷上下便迅速墮落到了極致!

    &esp;而墮落的內部體現,就是排斥異己。

    &esp;或者說,一個政權失去了包容進取,轉而為了權力而排斥“非同”團體時,就是腐化、墮落的外在形式了。

    &esp;為了薅奪勝利果實,宗室大臣們就連順治都給排擠的隻能出家避禍了,更何況是別的“臣子?”

    &esp;三藩之亂,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esp;……

    &esp;在這個時空裏,縱然康熙昏迷,然而一眾宗室勳貴,對三藩的不滿,並不曾消減了分毫!

    &esp;政治從來都不會因為一個人而左右,自古以來政治代表的就是“一撥人”的利益!

    &esp;……

    &esp;吳三桂毫無形象的坐在偌大王宮的門檻上,目光卻看向了不遠處的新王府。

    &esp;平西王府原本以永曆帝的五華山故宮為藩府。

    &esp;此宮坐落在昆明西北部的五華山上,原為明黔國公沐氏府邸,永曆帝朱由榔遷居雲南後,此宅便成為這位落魄皇帝的宮殿。

    &esp;吳三桂奪得昆明之後,便以此地做為自己的王府藩鎮畢節所在。

    &esp;這府邸畢竟是明朝皇帝居住了十幾年的宮殿,而滇人無不感念明室的恩德。

    &esp;對於打敗明廷的吳三桂自然沒有好感。

    &esp;要知道,清軍大舉進入雲南之前,滇人還在慶祝豐收。

    &esp;而等到清軍大舉入滇之後,卻是四處拷掠百姓,致使罹難而死者,遠達數百萬。

    &esp;深仇大恨已經中下,不單單是百姓們對清軍有意見,甚至就連土司一樣對清廷不滿的。

    &esp;三年前的水西大起義,可是席卷數個州府之地!

    &esp;雖然吳三桂鎮壓了下來,但是他每每進出,總感覺有人在戳自己的脊梁筋。

    &esp;是以,他早早就打算修建新的王府了。

    &esp;前年,吳三桂剛剛自征討水西土司的戰場上返回雲南,隨即大興土木。

    &esp;這次,他選中了方圓數十裏的翠湖為新府地址,於是命人“填菜海子(翠湖)之半作新府”。

    &esp;史稱:新府完全仿造帝居,“千門萬戶,極土木之盛”。

    &esp;這座占地數十裏的新王府,不僅可以以其獨特的秀麗,與北京的紫禁城媲美。

    &esp;而且其千門萬戶,重樓複道,也無不強烈地顯示著主人的權勢與地位,暴露出其世鎮雲南的野心。

    &esp;不過,吳三桂花精力最多、費力最大的,是他在蓮花池一帶興建的第三座宮殿——安阜園,又稱“野園”。

    &esp;這是吳三桂專為他的寵妾陳圓圓修建的別墅,坐落於新府的左側。

    &esp;陳圓圓生長於蘇杭,跟著他顛簸半生,雖然容顏已經不在,但是,吳三桂依舊不惜重金,修建了這個園子。

    &esp;此地頗為奢華,卉木之奇運自兩粵,器玩之麗購自八閩,而管絃錦綺以及書畫之屬,則必取之三吳,這座宮殿曆時三年,直到前些時日,才剛剛修建完畢。

    &esp;“野園”堪稱超凡脫俗,豪華與優雅並著。

    &esp;僅園中的花草樹木就多達千種以上,其中不乏花中極品。

    &esp;有一種酷似芙蓉的“神女花”,一天能六次改變顏色,子醜為白色,寅卯為綠色,辰已為黃色,午未為紅色,申酉為橙色,到了戌亥時又變成紫色,每年春季開花,花期長達數十天。

    &esp;此花最得陳圓圓喜愛。

    &esp;【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esp;園中的珍寶器玩也是琳琅滿目,其中尤以吳三桂的三件寶物:虎皮、大理石屏和帽頂為奇。

    &esp;虎皮和帽頂得自寧遠,“虎皮白章黑紋”,世所罕見;“帽頂大紅寶石徑寸,長二寸許,光照數丈,炎炎如火”;大理石屏則是沐氏舊物,屏高六尺左右,屏上花紋酷似山水土石,渾然天成,出自元代名畫家倪瓚之手。

    &esp;園中還有書屋一所,名為“萬卷樓”,各種書籍齊備,有些可稱孤本。

    &esp;為了盡情享樂,吳三桂還把三座宮苑連在一起,自“新府”可以乘輦去野園,也可以坐船到五華山的故宮。

    &esp;如果興起,還可以由新府乘船直入五百裏的滇池遊覽。因此有人戲稱,半個昆明成了吳三桂的府邸和私人花園。

    &esp;……

    &esp;麵前的景色依舊是那麽怡人,而吳三桂的心裏卻是冰冷的比當年寧錦的冬天,還要寒冷!

    &esp;甚至,溫暖如春的昆明,隻是穿著單衣都還要出汗,而吳三桂卻止不住生生打了一個冷戰。

    &esp;就在昨天,他再次接到了夏心水的密報:

    &esp;因為朱慈炯造反,而焦頭爛額的鼇拜,給宗室大臣找了一個泄憤的目標——三藩。

    &esp;清廷分封漢人五王,實質性建立藩地的隻有四個——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友德。

    &esp;而孔友德早已被李定國逼死,他的定南王府隻剩下一眾舊臣,卻已經不足為慮。

    &esp;鼇拜遂將宗室的目光,引到了三藩頭上。

    &esp;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吳三桂的平西王府。

    &esp;夏國相匆匆而來,急切道:“王爺,家父再次來了消息,說是靖南王已經上疏請撤藩鎮了!”

    &esp;“什麽?”

    &esp;吳三桂大驚。

    &esp;雖然三個漢人王藩自身也矛盾重重,但是,因為滿臣的逼迫,倒使得三家一枝具榮辱。

    &esp;“王爺,當乘著耿家還沒有做出決斷,速速拿個主意啊!”

    &esp;夏國相眉頭緊皺。

    &esp;他是平西王府諸將中,最具有戰略眼光的重臣,自然能看出若是耿精忠請辭之後的局麵。

    &esp;吳三桂眉頭深鎖,他思索了半響,緩緩將已經思量了兩年的話語說出:

    &esp;“國相,擬旨!”

    &esp;夏國相急忙跪下聆聽。

    &esp;隻聽吳三桂緩緩道:

    &esp;“大明兵馬大元帥吳三桂明告天下討虜繳!

    &esp;本鎮深叨明朝世爵,統鎮山海關。一時李逆倡亂,聚眾百萬,橫行天下,旋寇京師。痛哉……。

    &esp;普天之下,竟無仗義興師勤王討賊,傷哉!

    &esp;國運夫曷可言?

    &esp;本鎮獨居關外,矢盡兵窮,淚幹有血,心痛無聲。

    &esp;不得已歃血訂盟,許虜藩封,暫借夷兵十萬,身為前驅,斬將入關,李賊逃遁……

    &esp;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esp;……

    &esp;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親擒賊帥,斬首太廟,以謝先帝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