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你可知道發生了一件大事

字數:4456   加入書籤

A+A-


    北方的冬季,張貼小廣告哪裏需要用到漿糊喲!

    隻需要將熱水朝牆壁上一淋,然後將紙張按上去,頃刻之間就凍在了上麵。

    甚至,若是氣溫在低一點,隻需要將紙張藏在懷裏,保持一定的溫度,直接將紙張按在牆上,就能粘住了!

    甚至,這樣張貼的紙張,比漿糊張貼的都牢固,哪怕是用鏟子都撕不下來!

    乞丐們也不識字,幸好這些紙張倒也容易分辯,圓頭的那一麵向上就可以了。

    為了肉食,為了吃的,乞丐們爭先恐後的拿起紙張和熱水,各自分了一條小巷子,紛紛鑽了進去。

    ……

    第二天一大早,人們剛剛出門,就見到牆頭上張貼了很多小紙條。

    仔細一看,這些紙條上還有字呢!

    老百姓們對於有字的紙張都是很稀奇的,自古以來,隻要是帶字的紙,百姓們都舍不得扔。

    甚至就連九十年代,在一些偏遠地區,使用寫了字的紙張擦屁股,還被認為是大逆不道。

    起早的百姓們見到這些紙張,頓時很是稀奇,於是紛紛圍觀起來。

    有識字之人,已經臉色大變。

    牆上的竟然是反文!

    當即就有人急忙去撕,哪知道寒冷的冬季,經曆了一晚上寒凍的紙張,早就變成了與牆壁粘在一起的堅冰,哪裏撕的下來喲!

    “劉先生,這上麵,究竟寫的什麽啊?”

    有人好奇的詢問道。

    見到那以給人寫信為生的劉先生,滿臉的驚慌,有人止不住詢問道。

    “不可說,不可說,諸位老少爺們,你們都聽我一句勸,趕緊去拿了鐵鏟,將這玩意給鏟除了,若不然,怕是朝廷會追究的!”

    眾人見到劉先生這麽焦急,卻是更加好奇了。

    有正在蒙學的孩童,見到有人圍成了一個圈,好奇心大作,不由得鑽了進來。

    一見到人們圍觀的竟然是像是官府的布告一樣的玩意,不由得輕聲讀了起來:

    “甲申之變國家喪,而今華夏便虜夷,可憐天下漢人骨,至今不肯安心眠。

    大明皇帝已經在南陽建立朝廷,正在恢複失地,重建大明,恢複我漢家江山,諸地兒郎當共同推翻韃虜,共創美好家園。”

    一聽到小男孩的話語,眾人不由得臉色大變。

    “這裏也有!”

    有人驚呼起來。

    眾人急忙看去,隻見另一個牆頭也張貼了一張巴掌大的紙條,上麵也寫滿了文字。

    “可憐四川三千萬,而今隻剩五十萬,若問他人去哪了,全被韃子斬殺了。

    大明初創,天下待定,朕告天下有識之士,當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大明皇帝朱慈炯布告四方繳!”

    “快來,李二家這裏也有!”

    有人又叫嚷起來。

    眾人急忙過去一看,果然,這裏也張貼了一張紙條。

    劉先生也忍不住讀了起來:

    “可笑賊酋做賊虛,妄圖將朕千萬刀,朕乃大明真天子,皇宮之內殺四方,酋虜昏迷已三年,順治更是也難逃!

    朕乃大明皇帝朱慈炯,崇禎三太子是也!

    前歲賊酋捉拿朕,欲要菜市口魚鱗刮,朕略施小計,毒倒康麻子小兒,活捉順治狗賊,更是南陽建立大明。

    京師的兒郎,朕回來了,速速跟隨朕驅除韃虜,恢複中華!”

    ……

    京師之內沸騰了!

    若是說前幾天的告示,還隻是局限於幾個小胡同,那麽今天的紙條張貼的更多,也更廣!

    甚至整個外城,幾乎每個街頭都張貼了一張這樣的紙條。

    颶風,開始在京師之內蔓延。

    ……

    往日裏,行事緩慢的官府,今日卻是出奇的高效率,衙役們四出,驅散百姓,手持鐵鍁就要鏟平這些牛皮膏藥。

    但是,這東西在後世那個科技發達時代,都是難以除去的東西,更何況是這個時代呢!

    寒冷的冬季,讓這玩意幾乎是凍成了冰塊,與牆體變作了一體,又怎麽容易鏟下來呢!

    況且城內的小紙條實在是太多了,甚至就連衙門後牆,不知道什麽時候,都被人貼了十幾張……

    兵馬司的官兵,在半柱香之後,傾巢而出,紛紛驅散了街道上圍觀的百姓,然後手持刀劍,拚命的鏟除著。

    隻是,寒冷的冬季,讓這種狗皮膏藥,幾乎變成了狗骨膏藥,兵卒們廢了九牛二虎,也不過才弄掉了一小半……

    ……

    當跨越數百年的牛皮癬,在清廷老巢作威作福的時候,始作俑者的蒲鬆齡,卻是已經穿上了厚厚的棉衣,開始坐在茶樓裏說書了。

    然而今天的聽眾,明顯的不在線。

    往日那讓他們如癡如醉的故事,今日卻就像是聽膩了一般,竟然不能吸引了他們分毫。

    眾人都在竊竊私語,都在訴說著小紙條的事情。

    若是說前幾天那個消息,還隻是在有限的人群裏流傳,更是幾乎被清廷殘酷的手段,即將打壓下去的話,那麽昨晚的一把火,就徹底的將這個秘密燃爆了!

    甚至,若是清廷當初不是選擇了隱瞞,而是將南陽有人造反的事情公之於眾的話,那麽影響還沒有這麽大!

    隻可惜,堵不如疏的道理,顯然清廷不敢嚐試……

    蒲鬆齡心中心中冷笑,臉上卻是不動於色,他敲了敲桌子:

    “老少爺們,怎麽今天大家都不配合啊?”

    “難道,你們昨晚集體被老娘們榨汁了?”

    “蒲先生,你可知道牆頭紙條的事情?”有人當即站了出來。

    “慎言!”

    茶樓掌櫃臉色大變!

    早上他起床的時候,看到自家茶樓這裏也有兩張紙條。

    還算是初通文墨的他,一看到紙條上的內容,當即連神色大變。

    他急忙從爐子上拿下一壺開水,直接將那紙條燙化了,然後扣了下來。

    蒲鬆齡臉色大變,心中卻是冷笑,他一臉急切道:“掌櫃的,我今天早上起的晚了,隻顧著給崽子收拾飯菜,匆忙扒了一碗早飯就趕緊過來了,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呢?”

    “哎吆我的蒲先生啊!慎言,慎言!”

    掌櫃一把將蒲鬆齡拉到一邊,附耳低語道:

    “老先生,你可知道城內昨晚發生了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