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字數:10195   加入書籤

A+A-


    &esp;鄭家的船隻,斬濤劈浪,一路朝著南方而去。

    &esp;占據了呂宋等地的荷蘭人,頓時大驚。

    &esp;甚至,更是派人詢問鄭家意欲何為……

    &esp;爪哇島在呂宋的南方,是一個有一百多座火山組成的狹長島嶼。

    &esp;此地的地形是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間間隔盆地,爪哇島河流短小且急促。

    &esp;絕大多數河流向北流,因為形成河流分水嶺的中央山脈距南部海岸比距北部海岸稍近一些。

    &esp;不過,也有若幹河流是向南流的。

    &esp;島上最大的河流是位於爪哇東部的梭羅河和布蘭塔斯河。

    &esp;這兩條河以及許多較小的河都可用於灌溉,但隻能在雨季通航,而且隻有小船可以航行。

    &esp;順塔國在爪哇島上所占的麵積並不大,最鼎盛時候,隻是占據了北部三百餘裏方圓。

    &esp;《明史》有載:“其國一名莆家龍,又曰下港,曰順塔。

    &esp;萬曆時,紅毛番築土庫於大澗東,佛郎機築於大澗西,歲歲互市。

    &esp;中國商旅亦往來不絕。

    &esp;其國有新村,最號饒富。中華及諸番商舶,輻輳其地,寶貨填溢。

    &esp;其村主即廣東人,永樂九年自遣使表貢方物”。

    &esp;此外,梁啟超的《中國殖民偉人傳》,也有記述:

    &esp;“新村主某,逸其姓名。亦廣東人也,爪哇島與蘇門答臘島隔巽他海峽。

    &esp;島之北境以西有地名巴達維亞,亦稱葛剌巴,向為爪哇大都會。

    &esp;元史世祖遣史弼征爪哇有葛郎鄰國來拒,即此。

    &esp;爪哇國在元明時,雄於諸番,久握南洋霸權,其北濱海有地名杜板,即古闍婆國,亦名杜薄曰杜婆,又名訶陵,劉宋元嘉時始通中國,唐宋皆嚐入貢。

    &esp;明太祖時爪哇者婆並時入貢,蓋本二國也。者婆亦名莆家龍,又曰下港曰順塔,流寓多廣東及漳泉人。”

    &esp;……

    &esp;當得知鄭家隻是例行慰問的時候,荷蘭總督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

    &esp;別看他在南洋行事凶狠,實則此時的荷蘭人,在南洋並沒有多少人。

    &esp;再加上這個時候,這個海上馬車夫內部的矛盾也是重重,使得對於南洋的支持,可就弱了很多。

    &esp;整個南洋一代,荷蘭人也不過數千大兵,配以三四萬武裝商人罷了。

    &esp;鄭家的船隻,越國呂宋,繼續朝著南方駛去,這讓心中警惕的荷蘭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esp;而其他西方人,一來沒有荷蘭人勢大,二來,此時的他們,在南洋諸地,隻是占據了一些邊角料罷了,並沒有像荷蘭那樣,在南洋的牽扯太深。

    &esp;西方人傳統的冒險區域,還是美洲兩地……

    &esp;鄭家的船隊在下港也就是順塔國所屬的地方停靠下來,木柵欄內,早已暗中控製了此地的荷蘭人,頓時心中大驚。

    &esp;好在鄭家倒也沒有與他們為難,隻是觀察了一番之後,鄭家的士兵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留在當地補充淡水等物,一部分卻是沿著道路,朝著內陸行去。

    &esp;“這些明人卻是要幹什麽?”

    &esp;下港城內,一個絡腮胡子的紅毛蕃人皺緊了眉頭。

    &esp;“爵爺,我剛才打聽了一下,鄭家人說他們是奉了命令,要出使順塔陸家。”

    &esp;“陸家?”

    &esp;絡腮胡子的男人眉頭一挑,這可不是好事啊!

    &esp;“你趕緊派人,前往總督府,將鄭家人的打算告訴總督!”

    &esp;前些年,他們在鄭家手上吃了虧,就連戰船都被鄭成功給吞了,隻是將他們的人員,給丟在船上,配以少量物資,他們在大員島的劫掠,都被鄭家吃得一幹二淨!

    &esp;明廷的變故,他們也是知道的。

    &esp;原本以為必死無疑,甚至整個境內都已經被北方的韃靼人給占據了的明廷,竟然在清國統治下死灰複燃了。

    &esp;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啊!

    &esp;要知道這個大明,實在是太可惡了!

    &esp;這個國家,縱然隻剩下了一隅之地,還要與他們作對。

    &esp;一點都沒有清廷好打交往。

    &esp;當初為了對付明人,清廷可是許給了他們很多好處呢!

    &esp;若不是鄭家從中作梗,怕是此時的大員島,早已成為了皇帝頭上皇冠上的又一顆珍珠了!

    &esp;鄭經派來的人叫做劉國軒。

    &esp;劉國軒出生於福建汀州長汀,他從小就受客家文化熏陶與山區艱苦環境的磨煉,從小養成了果敢堅定頑強的品格。

    &esp;隆武二年、順治三年,清軍大舉攻入福建,劉國軒因家庭變故往投清軍,在漳州開始了他的行伍生涯。

    &esp;剛剛到漳州時僅僅作為一個門卒,後來升任為守備千總,把守漳州北門。

    &esp;在為清軍效力期間,劉國軒曾受到原明鄭將領,當時作為他頂頭上司的清軍總兵施琅的賞識,但畢竟職卑人微,盡管他在軍事上有所表現,也始終隻是一個下級將領,聲名也不顯著。

    &esp;在這一時期,鄭成功已經在廈門、金門建立了抗清的基地,而且聲勢日大。劉國軒十分欽佩鄭成功的義舉,早就產生了投奔鄭成功的意思。

    &esp;永曆八年、順治十一年,鄭成功圍攻漳州,劉國軒積極策反清軍守將獻城投降。

    &esp;十二月初一日,劉國軒在晚上引導鄭軍兵不血刃的攻入了漳州城,迫使清廷漳州守將張世耀等降鄭。

    &esp;事情完成後,初四日劉國軒被授予都督僉事,掌管護衛後鎮的事務。

    &esp;然而鄭成功謀略自任,馭兵用將以勇武為先,劉國軒依然未受重用。

    &esp;鄭軍號令嚴明,劉國軒曾經有幾次戰敗的情況,陳永華深知他非常有謀略,所以免其死罪。

    &esp;永曆十年、順治十三年,鄭成功北伐南京時,劉國軒僅僅是一個右虎衛隨征營副領兵。

    &esp;後來鄭軍將領出現缺員,劉國軒被推為候選之一,但是最終因為資曆不深而未能獲任。

    &esp;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率軍收複台灣,劉國軒身先士卒,與都督馬信等親率弓箭手擊退荷蘭軍隊的反撲,為收複台灣立下汗馬功勞。

    &esp;永曆十六年、康熙元年,鄭成功去世,鄭氏台灣出現繼承人的內亂,鄭成功之弟鄭襲策劃自立。

    &esp;劉國軒曾經和他一起謀事,被授為管鎮兵。

    &esp;後來鄭經靖難後鄭襲失敗,劉國軒因為不是鄭襲的心腹,鄭經沒有深究其責。

    &esp;鄭經嗣位後,命劉國軒駐守雞籠山。

    &esp;這一時期,劉國軒指揮軍隊多次進剿台灣高山族部落,滅沙轆等部落,並且擊敗鬥尾、龍岸等番社。

    &esp;自從鄭經入台後,逐漸顯露才能的他,步步高升,劉國軒能夠逐漸地掌握了台灣的軍事大權。

    &esp;朱慈炯恢複大明複漢二年,康熙八年,鄭經反攻大陸,劉國軒作為鄭經的管鎮兵,擔任了左、右武衛,與陳近南(陳永華)、馮錫範鼎足而三,成為鄭氏政權的頂梁柱。

    &esp;這一次,陳近南力主讓他率軍遠征,正是看中了他能夠獨當一麵的軍事才能。

    &esp;“將軍,荷蘭人對順塔國的滲透,日益嚴重啊!”

    &esp;從下港購買的馬車上,副將陳偉雄皺緊了眉頭。

    &esp;“是啊,我看下港,與其說還在順塔國手上,倒不如說已經被荷蘭人奪走了!”

    &esp;劉國軒眉頭深鎖。

    &esp;王爺對他的任命,他很是欣喜的。

    &esp;能夠這樣獨當一麵的機會,可不多呢!

    &esp;原本他以為這一次出使,隻是宣揚鄭家,宣揚大明的威嚴,好使的荷蘭人能夠知難而退。

    &esp;此時看來,怕是短時間之內,是休想達到的了!

    &esp;不過……

    &esp;劉國軒攥緊了拳頭:“陳兄,國家危難,正是你我效忠國家,報效朝廷之時,你我可不能退縮啊!”

    &esp;陳偉雄點頭:“將軍放心就是,不說陛下原班封命了你我,單單是為了大明的旗幟飄揚,末將就必然死戰!”

    &esp;“死戰倒是不必!”

    &esp;劉國軒搖頭:“陳先生與我分說的很是清楚,包括遠在南陽的陛下也是清楚,我們暫時無法將手伸到了南洋!”

    &esp;“將軍的意思是我們出麵隻是為了讓順塔國獲得喘息之機?”

    &esp;陳偉雄疑惑道。

    &esp;“正是!”

    &esp;劉國軒點頭:“那位陛下的眼光,你卻是也知道的,能夠在大明隻有一省之地的時候,都胸懷天下,將來的成就又豈能弱了!”

    &esp;“我們暫時屈辱一些,待得將來,加倍拿回來便是!”

    &esp;劉國軒撫摸著自己的佩劍:“早晚有一天,它要喝飽了紅毛人的血!”

    &esp;陳偉雄咬著牙,使勁點頭:“將軍,你隻管放心便是,末將曉得如何做了!”

    &esp;……

    &esp;已經丟棄九成土地,不得不帶著一眾上層龜縮在一處高地上的陸向北,正站在火山上遙望北方。

    &esp;江山動蕩,母國的遭遇,他早已聽說。

    &esp;奈何順塔國國小兵寡,自保都困難,更別提是幫助明廷了。

    &esp;甚至,前些時日讓自己的親妹子前往清廷求救,也是迫不得已之舉。

    &esp;而荷蘭人想要阻攔陸盈盈的船隊,卻是搜尋不到之後,隻得放緩了對他們的軍事行動……

    &esp;前些年大明隻剩下邊角一隅之地,都還要與荷蘭決一死戰,現今的清廷,究竟是一個什麽態度,荷蘭人也不知道啊!

    &esp;他們害怕這個奪取了天下的韃靼人,會不會走向像大明一樣的老路。

    &esp;若是北方那個龐然大物真的因為順塔國的事情,與他們兵戎相見……

    &esp;內部矛盾重重的荷蘭人,可擋不住!

    &esp;曆史上的南洋人,正是因為清廷的不管不顧態度,而飽受折磨。

    &esp;甚至,這一份遺毒,直到後世都沒有清除幹淨!

    &esp;華人就是海外猩猩嘴邊的糧食,浪完了,搶奪就是……

    &esp;“王,你也不要太擔心了,公主她吉人自有天相,想來應該能夠返回大陸的。”

    &esp;丞相王思宇在一邊勸解道:“公主北行,已經過去了三個月之久,按照路途推算,此時早該返回了,興許明天一早,王上就看到了小公主呢!”

    &esp;王思宇話音未落,卻見一個身穿寬袍,頭戴進賢冠的官吏匆匆而來:

    &esp;“王上,大喜啊!大喜!”

    &esp;“可是小公主回來了?”

    &esp;“她有沒有帶來朝廷大軍?”

    &esp;陸向北連聲追問道,一張憂愁不解的臉上,布滿了希翼。

    &esp;“不是,公主卻不曾回來,而是朝廷的大軍來了!”

    &esp;小吏不顧山上頑石處處,提著襦裙瘋跑,甚至就連絆倒了,卻也不檢查自己有沒有受傷,一股風的朝著陸向北衝來。

    &esp;“此言當真,清國朝廷真的發兵了?”

    &esp;“沒有,不是他們……”

    &esp;小吏話都沒有說完,就被陸向北嗬斥起來:

    &esp;“你這廝,平白說的什麽胡話,一會有,一會沒的,感情這是在尋孤開心?”

    &esp;小吏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來,仔細解釋道:

    &esp;“王上,丞相,不是清國發兵了,而是我大明朝廷發兵了!”

    &esp;“大明?”

    &esp;一邊的丞相聽的是稀裏糊塗的:“什麽大明?朝廷不是幾年前就沒了嗎?”

    &esp;“是鄭家,思宗皇帝的三太子在南陽重建了大明,命令鄭家來幫助咱們啊!”

    &esp;小吏喘著粗氣,解釋道。

    &esp;陸向北還待再問,卻是被丞相給打斷了:

    &esp;“王上,我們還是趕緊回去看看吧,隻有回去了,才能知道事情的經過啊!”

    &esp;……

    &esp;山腳下的一處村落裏,劉國軒正站在吊腳樓前打量。

    &esp;隻見這吊腳樓,卻是與西南那邊的模樣差不多,都是用竹子、木杆在地上立了柱子,然後上層住人,下層作為躲避蟻蛇之類的畜生居住之所。

    &esp;在熱帶雨林裏,這樣的建築最是合算。

    &esp;當被向導一路帶到了這裏的時候,劉國軒憤怒了!

    &esp;雖然陸家在海外,但是,卻也是華夏一員,況且這陸家曾經是南洋華人的頭領,勢力可是不小呢!

    &esp;早前的時候,這陸家,甚至成為了南洋朝廷藩屬的頭等之地。

    &esp;卻不想竟然短短的百十年時間,就衰敗到了這等地步!

    &esp;當然始作俑者,卻是那荷蘭人!

    &esp;他正在觀看,忽然聽到身後有人跑來,劉國軒還不待扭頭,卻見來人已經跪拜在地:

    &esp;“海外華人陸向北,參見朝廷天使,小臣三生有幸,竟然再次得見……”

    &esp;#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esp;那人一句話都沒有說完,已經凝噎的無法言語了。

    &esp;劉國軒急忙扭頭,卻見來人身著一身大紅衣衫,衣服上繡著一隻盤蟒,隻是在服飾上卻有宋人衣衫式樣的遺留。

    &esp;“順塔國主快快請起,某乃大明延平王麾下劉國軒是也,國主萬萬不可如此!”

    &esp;劉國軒伸手將陸向北拉了起來。

    &esp;陸向北淚流滿麵:“陸某本是海外遺民,卻不想有生之年竟然能夠再次得見朝廷來使,縱死無憾,縱死無憾啊!”

    &esp;劉國軒歎息一聲:“陸家的事情,我卻是也有耳聞,奈何國家被韃靼占據,我家王爺也是有心無力啊!”

    &esp;丞相王思宇在一邊陪著笑:“國主,將軍遠來,舟旅勞頓,還是先請將軍一行入內敘話。”

    &esp;“是是是!”

    &esp;陸向北急忙伸手邀請:“將軍海涵,陸某無能,隻剩下十幾個寨子還在手上,卻是沒有像樣的地方招待將軍一行,還望將軍萬萬不要嫌棄!”

    &esp;劉國軒哈哈一笑:“你我本是同根而生,與這海濤萬裏之外,能夠相逢便是三生有幸,莫說是有了遮身之所了,便算是天地為爐,卻也是甘之如飴的!”

    &esp;陸向北看著軍紀嚴明的鄭家軍隊,已經忙著安營紮寨了,心中不由得大動。

    &esp;南洋一代都言鄭家軍隊厲害,便是凶神惡煞的西洋人也是不敵的,此時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esp;看來,順塔國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