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1 返回大明
字數:3862 加入書籤
林風一行人的出現完全是在預料之中,李芳果淡然一笑,現在的身體狀況根本無法完婚,因為不是簡單的行了大禮那麽簡單的事,不要忘了,對方是大明的公主,很多禮節上的事都要做足,而且在那種事上麵也要盡心盡力,此時的李芳果絕地是有心無力。
“公子,並非林風無情,公主乃皇室之體千金之軀,此次奉旨而來,不敢有絲毫大意。”林風說完看著李芳果,對方的身體雖有好轉,還是無法和正常人相比。
李芳果苦笑,“林大人一路上為了芳果做了那麽多事,心中感激,可惜一直沒有機會報答,此次雖不能與公主結緣,此生能得大明皇帝如此眷顧,足矣。”
“公子不必因此介懷,想想大王,公子這個年紀還隻是默默無聞,五十有餘方立國為王,隻望公子養好身體,若有緣,還當與公子相見。”
“謝林大人一番吉言。”
林風、方孝孺帶人離開,李芳果緩緩坐下,借助大明之手助自己登上王位的計劃徹底泡湯,好在鄭道傳之流已經在那場動亂中清除,不再擔心性命之憂,李芳遠畢竟是同母兄弟,而且私下裏兩兄弟感情也是不錯。
“感謝王多日款待,回去之後自會稟明聖上。”
“有勞二位大人,特意為二位大人準備了一些禮物。”李成桂擺手,有人從裏麵抬出兩個箱子,箱子不輕,裏麵有這裏盛產的珍珠串成的鏈子,還有不少當地的特產。
兩人也不客氣,算是有來有回,身後有禦林軍過來,抬上之前備好的馬車,一行人出王城返回別館,朝鮮王李成桂還有不少大臣前來相送,公主嫣精心打扮一番,從裏麵出來登上馬車。
一路無話,傍晚時分到達碼頭,來時的大船還在,經過修繕,上麵同樣準備足夠的飲水和幹糧還有不少的幹肉鹹魚,根本不用擔心在水上這幾天。
大船駛離,最高興的莫過於公主嫣,索性將身上的華服脫下,隻穿了一件薄薄的衣衫,臉上紅紅的,想著就可以回到皇城,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不僅公主嫣高興,隨行的幾個貼身丫環同樣滿心歡喜。
“方大人,到大明境內之後當立刻派人快馬加鞭回去,把事情經過向皇上稟明。”林風和方孝孺坐在其中一間船艙裏,上麵擺著從朝鮮拿來的清酒,這種酒的味道很淡,略微帶著一股清甜,很好喝,特意用馬車運了不少留作路上飲用。
“林大人說的極是,隻要把事情說清楚,加上又有朝鮮王的國書,皇上肯定不會怪罪。”方孝孺說完端起酒杯,兩人舉杯對飲。
“方大人是否想過以後?”林風酒杯放下看著方孝孺,這個人有學識,日後必然大有作為。
“以後?”方孝孺放下酒杯看著林風,“不知林大說的以後指的是什麽?”
林風淡然一笑,“方大人心裏清楚,何必在林風麵前裝糊塗。”方孝孺聽完也是嗬嗬一樂,“什麽都騙不了林大人。”
“方大人年長,若不嫌,叫一聲林老弟,林風也好多一個兄長。”
“哦,如此求之不得。”方孝孺滿心歡喜,林風是誰,錦衣衛指揮使,大權在握,同樣是新皇眼中的紅人,方孝孺雖然得到重用,在朝堂上的勢力極為薄弱,京城裏魚蛇混雜,不是光靠些學識就能混下去,這些事方孝孺同樣有過考慮,如果能拉攏林風最好不過。
“好,你我再幹一杯,隻為兄弟之義。”
“幹。”
方孝孺哈哈大笑,“痛快,不瞞林老弟,早年一直鬱鬱不得誌,原本以為報國無門,此次得皇上器重,自當盡心竭力輔佐皇上成就一代明君。”
林風點頭,這一點不用擔心,方孝孺的忠心史冊流傳,著名的屠十族就是從這個人身上而來,這一段曆史林風恰好看到過,所以十分清楚,朱棣謀反之後,擔心天下人不服,所以讓當時的方孝孺起草文章,細數朱允炆的罪行,說白了就是為自己謀反作亂弄一個好的名聲,不想方孝孺寧死不從。
朱棣身邊有一個能人,此人極為了得,風水玄學布陣無一不通,朱棣能得天下此人有極大的功勞,就是妖僧道衍,道衍曾告誡朱棣,若破京城,兩個人不能殺,一個是當時的皇帝朱允炆,如果殺了,天下的人都會罵朱棣,奪了侄兒的皇位還要殺了他,第二個就是方孝孺,這個人一死等於斷了天下讀書人的根基。
足以看出方孝孺的才學,可惜方孝孺就是不從,而且還破口大罵朱棣,朱棣盛怒之下,殺了方孝孺還有他的家人,甚至連親友和學生都不放過,這就是著名的誅十族。
林風是穿越而來,清楚這段曆史,此時這位大儒就在自己的麵前,“先生以為大明之害在哪裏?”
方孝孺眉頭一皺,多半沒有想到林風會問這樣的問題,考慮了一下說道,“施政太過嚴苛,導致朝臣不敢輕言,一些好的主見同樣不敢上奏,如此下去,所有人隻想著明哲保身,如何發展!”
方孝孺說完,林風點頭,確實如此,朱元璋時殺人實在太多,光大臣就殺了幾千人,因為那些案子受到牽連的更是不在少數,因此弄得人心惶惶,所有人隻想著怎麽不掉腦袋,一些地方的政事受到影響,一旦出了事,隻會想著法的去隱瞞,那樣隻會對百姓和國家造成更多的傷害。
“林風以為,當今聖上聰慧仁慈,或許可以改變這一頑疾。”
方孝孺嗬嗬一樂,“但願如此,不要忘了,朝堂上的很多法度都是先皇所留,就算是聖上也不敢輕易改動,否則就會被人指責為忘恩負義。”
朱元璋是大明開國之君,太祖之身,在天下的百姓的心中地位極高,就算當年大興冤獄,私下裏沒有人敢說朱元璋的不是,方孝孺的擔心不無道理,就算朱允炆有心改變,也不是幾年或者十幾年可以輕易改變的事,朱元璋留下的太祖遺訓就是讓後繼之君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治國之法走下去。
“除了這些?”
方孝孺手捋胡須,“林老弟認為呢?”
“水患,若真想強盛必要廣開水運,方大人已經見識到水上的危險,如果那些抱有禍心的賊人不除,水上將永無寧日。”林風指的是日本的那些忍者,當然水上的隱患還有那些水賊。
大明邊地的水賊是由幾部分組成,當年元打敗的時候,有一大股兵馬乘船逃走,那些元兵無處可去,索性占據荒島為生,當時跑的時候搶了不少女人過去在島上麵繁殖,這是水賊的主力,還有一些犯了事逃到這裏的人,加上邊地無事可做的賊,所以,大明邊地上一直鬧得凶的倭寇並非都是日本人,其中有絕大部分都是這些人組成。
方孝孺點頭,“此為大患,可惜,水上變化太多,大明水軍駐紮已久,還是無法徹底解決。”
林風淡然一笑,“方兄所謂的解決是指?”
“平定水賊。”
林風搖頭,“水域太廣,想要盡數鏟除根本做不到,唯一的辦法就是震懾,建立一支反應快能打仗的水軍給予對手致命打擊,如此,那些水賊必然不敢在大明境內出沒,同時加強邊地貿易和防禦,如此水賊之患可盡除。”
“倒也是個辦法,林老弟見識廣博,方某人佩服。”
“方兄客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