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神童舉(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成為盟主)

字數:7139   加入書籤

A+A-




    章越聽到莊學究如此說後笑了笑,直接問道:“哦,那麽莊先生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

    莊學究聽章越之言,覺得有些太直白。

    但莊學究沒有明說,而是笑道:“三郎,好處先放在一邊不談,我先敢問一句三郎師孟否?”

    章越笑了笑,這莊學究還在探自己的底。

    當然章越明白自己若不拿出足夠的才學,肯定不足以讓對方相信這本《三字經》真是自己寫的。

    章越不由道:“我在三字詩裏說得很清楚了。人之初,性本善也,人生來即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也,自乃吾固有之,可謂善端,當然可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一直是儒家傳統,不需多言。

    主要是性善,性惡之說。

    孔子從未說過性惡和性善,隻是主張人要從小接受很好的教育。

    但他的再傳弟子荀子主性惡之說,這成為後來法家的根基,但孟子卻主張性善之說,這也是後來思孟學派,以及理學的根本主張。

    除了性善論,章越自己也不是照本宣科的穿越者,比如三字經裏講曆史的‘炎宋興,受周禪,下麵則是‘十八傳,南北混’一直至‘古今史,全在茲’這幾十句都是後人加的,是清末修的。

    而南宋原版的隻到‘炎宋興,受周禪’為止,章越自也篩掉了這部分直接接上了‘載治亂,知興衰’。

    章越自覺的還是很嚴謹的,故而問題不會很大。

    莊學究露出正色,然後道:“受教了,原來三郎真是師孟。”

    “不過這‘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是何意?這蘇老泉是誰?我讀了半輩子書,也不知他哪朝之人物啊?”

    章越聞言看看左手,又看看右手差點當場給自己兩個嘴巴。

    蘇老泉是誰?蘇軾他爹。

    蘇洵二十七歲才讀書不假,但他這年才剛剛攜二子進京,受歐陽修的舉薦而揚名京師。

    這也就是今年和明年的事,章越居然把他名字寫進三字經裏了?

    不嚴謹啊!

    但這時候章越也隻能將錯就錯了道:“嗬!先生竟不知蘇老泉?”

    莊學究訝異:“還真有這人?”

    章越微微笑道:“不知先生《衡論》讀過否?”

    “沒讀過啊,那《權書》讀過否?”

    “這也讀過,那《幾策》讀過否?”

    莊學究看著章越一臉懵逼地搖了搖頭,這連續三問令自己有些孤陋寡聞之感。

    你沒讀過我就放心了。我也沒讀過,隻記得書名而已。

    章越則滿是遺憾地道:“蘇老泉的文章縱使劉向,賈誼複生也不過如此,這不是我說的,而是歐陽先生所言。”

    “京師歐陽公?”

    “不錯,蘇老泉之名如今早已傳遍京師了,先生今日才讀到他的文章也已是遲了。不僅是他,依我看來三蘇之名遲早傳遍天下!”

    “三蘇?”

    章越一副‘你連這都不知道的表情’:“還有他二子,亦是人中龍鳳。”

    “受教了,未料到三郎未出縣城一步,竟能識得京師人物……著實……”

    章越聞此也隻好笑而不答了。

    “是了,三郎以‘大學,論語,中庸,孟子’為四書,不知有何依據,出自何典?”

    章越笑道:“不過吾試言矣,四書也稱四子書,大學出自曾子,論語出自孔子,中庸出自子思,孟子出自孟子,故而吾稱其為四子書也。”

    莊學究笑道:“這恐怕爭議太大,傳到朝廷去要有人爭論。”

    章越則道:“我早說過,此吾一家之言也。

    莊學究聞言笑道:“三郎有所不知,漢時‘孝廉試經者拜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本朝亦繼此統,有神童舉!”

    “真宗時有子六歲背易經,朝廷賜神童出身。經本朝神童舉,九歲,十歲,十二歲當官之神童可謂不乏其人。”

    莊學究笑了笑自感給章越指出一條光明大道。

    “三郎能寫出此詩,自是神童毋庸置疑。以我看來,三郎可借三字詩成名,獻上朝廷,朝廷必召汝至京師而後試之,若是得中即可授官。三字詩裏也曾說‘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這劉晏即是神童舉授官的。”

    唐朝專門有神童科是常科,限定十歲以下孩童參與,隻要能通一經即可授官,於是常有人高馬大的‘童子’考試及第。

    宋朝則改為製科,因天子下詔而設。

    製科與常科除了考試時間,考試方式不同,最重要是製科不是常科那樣隻要符合條件的考生都可以考。

    要參與製科考試,最重要一點就是必須有人舉薦。

    宋朝童子試必須是十五歲以下且‘有州升朝’,也就是由州縣官員推薦至朝廷,最後由天字親自策問。

    比如說大才子晏殊就是十四歲神童及第,經神童試授官。

    但晏殊罷了,神童試裏最玄幻的要屬蔡伯俙,年僅三歲即考中童子試,被宋真宗當場授官。

    蔡伯俙是福清人,宋真宗還賦詩一首‘七閩山水多靈秀,三歲奇童出盛時’。

    但神童舉問題也很多,神童的出現,讓很多人‘苦其子弟,次教之五經,爭作神童之風大興’。

    父母的拔苗助長,還有謊報年齡,請托揚名等等,令不少人對於神童舉有所反感,故從太宗真宗那崇尚神童的風氣,至仁宗時,特別是官場上有所衰退。

    一般神童科出身的官員,隻是授官,不授正式差遣。說白了就是朝廷給你官員的俸祿,但不給你事情幹。

    如浦城楊家的楊億,由江南轉運使張去華舉薦,由宋太宗欽此策問,十一歲時即授官。可是他在淳化三年又考了一次進士,這才真正開始宦途。

    但是莊學究確確實實給章越指出了一條出路,一部《三字經》獻到州縣裏,對於州縣官員而言當然是有益文教的事,同時對官家而言能有這樣的經籍,也是盛世祥瑞。

    而章越可以為己揚名,同時還能授官。

    但章越自家知道自事,自己的學問這才到哪?書止背至詩經,九經之中還有六經未誦,這樣的才學若是被推薦上去,一試就露出馬腳來。

    對方是莊學究尚可糊弄一二,但是朝廷其他官員,一方大佬可就沒那麽好忽悠了。好飯不怕晚,自己再讀一兩年書,若真要參加神童舉,自己還有兩年的功夫。

    於是章越道:“多謝先生好意,三字詩乃吾之家學,暫時不便外透。不如如此,我書信一封問過二哥後再回複先生如何?”

    “若是二哥答允,那麽到時候就一切有勞先生了。”

    莊學究聞言也是沉思,章越給了一個既不是同意,也不是拒絕的說法。

    莊學究笑著道:“三郎不肯出名,可是擔心他人不信服這三字詩是汝所作?”

    “確實如此,三郎小小年紀考慮周詳。這三字詩雖言辭淺白,但在外人看來絕非十二歲孩童能寫出的。我說幾句還好,若外人有此疑問,那麽懷疑之人更多,豈非令三郎的神童之名有所白璧微瑕,如此實在不美。”

    “那麽依先生之見呢?”

    莊學究撫著胡子嗬嗬笑道:“故而吾有一拙見,也算是不情之請,如果三郎能拜入吾的門下,讓吾為三郎的三字詩潤色一二,那麽有些不合情理之處,也合乎情理了。”

    章越心想,這算是你真正來意了?

    “先生是說合作此三字詩?”

    莊學究笑了笑,擺手道:“不敢當,但求三郎分些薄名即可,還有一事我必須坦誠相告,吾與州學李學正可謂相熟至極,平日常在一起吟詩作對。將來要保舉三郎為神童,那可是李學正一句話的事。”

    蒙學先生能與州學學正相交?此人說話可信也是有限。

    莊學究亦是笑道:“三郎不急著答我,再思慮則個。”

    說完莊學究起身離去。

    送至下樓,章實已提著食盒歸來,連忙道:“先生說好留下吃飯,何必著急要走呢?三哥,快於我留下先生。”

    莊學究笑道:“還有要事,不敢久留,三郎,過些日子我再來拜訪。”

    “好的。”

    說完莊學究急匆匆離去,臨行之時心不在焉,腳還踢到了門上。

    章越見此微微一笑。

    章實送了郭學究走遠後,回屋道:“三哥,先生到底與你說了何事?”

    章越笑道:“近來我作了首詩教給阿溪給莊先生知道了,他說要將此詩上報至州學正去。”

    章實聞言大吃一驚:“竟有這等好事。”

    “但我沒答允他?”

    “為何?如此大好良機……”

    章越摸著肚子道:“哥哥,我是餓了,咱們邊用飯邊說吧。”

    章實搖頭道:“你從小到大吃最要緊。幫我擺盤子,阿溪你樓上去喚娘來吃飯。三哥你再與我仔細說說……”

    “好吧,”章越沒心思地答道,然後猛一抬頭望向窗外,但見雪已是落了下來。

    此刻北風一刮,風更是呼呼地吹來。

    街上的行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裏趕,這馬上就要到了飯食。

    “哥哥,今日的天怪冷得咧。”章越搓著手言道。

    “是啊,過年能不能冷嗎?是啊,這都下雪了。下雪好啊,瑞雪兆豐年麽!”章實一邊將食盒裏的飯菜倒入碗中一邊言道。

    一旁章丘已是蹦蹦跳跳地下樓道:“爹爹,為啥說瑞雪兆豐年呢?”

    “問你三哥!”

    “三叔?”

    章越擺著盤子道:“因為雪一大即把地裏吃稻穀的蟲啊都凍死了,故而來年莊稼長得特好。”

    “三叔知道得真多。”

    “別賣口乖,你娘請下來了嗎?”

    章丘搖了搖頭道:“爹,娘說她不吃。”

    “不吃怎麽能行?”章實放下手頭的事道,“三哥你給張羅下,我上樓將你嫂嫂請下來,也不是哪來的脾氣?是了,莊先生的事你要記得與我說。”

    “是,哥哥,你還是小心說話,給嫂嫂賠個不是吧!”章越張羅起飯菜,順手扣了塊切好的鵝肉,悄悄塞進章丘的嘴裏。

    章丘眉開眼笑地啃了起來。

    章越也將手指上的油水放在嘴裏嘬了嘬。

    “娘子可算出來了。三哥,飯菜備好了嗎?”

    “好咧!”章越大聲喊道,而章丘拿起袖子擦去嘴邊的油星。

    當章越端著飯菜上桌時,此刻風雪更大了。

    縣城四周的山丘頂上都覆了雪,山下則依舊蒼翠。

    天寒地凍裏家家戶戶都亮起了燈,這風雪將人都趕到了屋子裏,一家人同聚桌上過著佳節。推杯換盞時的吆喝聲遠遠地傳來,逐漸有了過年的氣氛。

    ps:感謝我愛怪仔盈盈書友成為本書第四位盟主!

    (www.101novel.com)